中图网(原中国图书网):网上书店,尾货特色书店,30万种特价书低至2折!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高校新文科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包郵 高校新文科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作者:孟翊編 著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時間:2025-01-01
開本: 其他 頁數: 296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54.9(5.6折) 定價  ¥9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高校新文科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81785
  • 條形碼:9787511581785 ; 978-7-5115-817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校新文科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內容簡介

2018年,教育部提出推進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新文科是相對于傳統文科進行學科重組和文理交叉,即把新技術融入哲學、文學、語言等諸如此類的課程中,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在三亞學院“學科專業建設年”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的基礎上,本書聚焦高等教育新文科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這一主題,從產教融合、人才培養、課程設計、學科建設等方面展開論述,用教學實踐中的大量案例幫助讀者進一步理解高校新文科建設的重點和難點,為今后開展新文科建設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議。

高校新文科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目錄

目錄 CONTENTS



上篇


跨學科教育在新文科人才培養中的調節效應研究 倪小小

新文科建設對教師隊伍結構和管理模式的影響研究 劉美辰

崗位場與教學場結合的實踐探索 盧建偉

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在廉潔文化建設中的發揮途徑研究 周禹彤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下的中文教育國際傳播策略 郭曉玲

新聞與傳播專業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李雅楠

海南自貿港國際中文教育與新聞業協同發展研究 曹麗紅

產教融合視域下新文科人才培養創新路徑探討 鄒悅

產品思維背景下的高校學生學業評價體系研究 寇軍強

基于項目式學習的新文科學生能力培養 麥葳



中篇


跨學科視野下有效溝通課程建設研究 席曉麗

高校網絡文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王宇

全媒體人才創新培養模式探索 鄭丹

產業內需導向對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 申素樣

數智化背景下全媒型新聞人才培養的困境與路徑探析 劉琴

數智技術革新對廣告影視傳播人才培養模式的效應研究 楊洋

高校與企業一體化辦學模式在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中的應用探析 張玲

產教融合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實踐教學路徑探索 曾遲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教育的文化傳播實踐研究 梁明子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校行政管理的創新與實踐探析 劉美辰



下篇


傳播倫理與法規類課程思政案例庫建設探賾 高晨

全媒體時代新聞采編課程轉型路徑的思考 潘嫻

基于產品思維導向的品牌傳播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孟陽

行業場景模擬中的企業形象設計課程的創新性教學實踐研究 楊雅霓

以學科交叉提升國際視野為路徑的語言類課程構建模式探索 張浩

基于新文科理念的中國現當代文學課程改革探究 曾加

數字時代新文科建設背景下文學理論課的創新探索 王椿升

外國文學課程數字化教學資源的建設研究 張耀春

劇本寫作課程與海南自貿港形象建構的產教融合聯動 陳文強

新媒體語境中華語媒體語言傳播課程的創新探索 賈鈞舒

展開全部

高校新文科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相關資料


上篇


跨學科教育在新文科人才
培養中的調節效應研究人文與傳播學院助教 倪小小


一、引言
當前,以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為代表的前沿技術正在重塑人們的生產生活與交往方式,這為師生具備相應的素養和能力提出要求。其中,人工智能素養是指人們能夠批判性理解、評估和使用人工智能系統工具,以安全有效地參與到日益數字化世界中的知識技能,它不僅包括利用人工智能解決問題、創新思維的實踐能力,還涵蓋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批判性思考和倫理評判。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技術的突破,使機器從過去替代體力勞動向替代腦力勞動轉變,對學生未來應當擁有怎樣的基本素質和核心能力,教育如何培養出這樣的基本素質和核心能力等提出了全新要求,需要在教學和評價上從注重知識傳授轉向能力素質培養,讓學生有更全面的發展,更強的綜合素質和數字素養,更具有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以及更具有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為一種跨學科的教育模式,新文科教育旨在培養既具備人文底蘊又掌握現代科技的復合型人才。在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素養的培養成為新文科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跨學科學習,學生可以將人工智能知識與人文思維相融合,在解決復雜問題的過程中展示技術應用能力和人文關懷精神。

上篇



跨學科教育在新文科人才

培養中的調節效應研究人文與傳播學院助教 倪小小



一、引言

當前,以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等為代表的前沿技術正在重塑人們的生產生活與交往方式,這為師生具備相應的素養和能力提出要求。其中,人工智能素養是指人們能夠批判性理解、評估和使用人工智能系統工具,以安全有效地參與到日益數字化世界中的知識技能,它不僅包括利用人工智能解決問題、創新思維的實踐能力,還涵蓋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批判性思考和倫理評判。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前沿技術的突破,使機器從過去替代體力勞動向替代腦力勞動轉變,對學生未來應當擁有怎樣的基本素質和核心能力,教育如何培養出這樣的基本素質和核心能力等提出了全新要求,需要在教學和評價上從注重知識傳授轉向能力素質培養,讓學生有更全面的發展,更強的綜合素質和數字素養,更具有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以及更具有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為一種跨學科的教育模式,新文科教育旨在培養既具備人文底蘊又掌握現代科技的復合型人才。在這一背景下,人工智能素養的培養成為新文科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跨學科學習,學生可以將人工智能知識與人文思維相融合,在解決復雜問題的過程中展示技術應用能力和人文關懷精神。

目前,關于新文科教育跨學科學習在人工智能素養培育中的作用機制,特別是其對認知吸收與人工智能素養關系的調節效應,仍缺乏實證研究。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習者,其知識儲備和學習方式存在差異,可能導致他們在人工智能學習過程中展現出不同的認知吸收狀態,進而影響人工智能素養的習得效果。理清跨學科學習如何影響認知吸收與人工智能素養的關系,對于優化新文科人才培養模式具有一定意義。

本文以新文科方向的大學生群體為研究對象,從認知吸收的理論視角出發,探討跨學科學習是否會影響認知吸收與人工智能素養的關系。筆者構建包含調節變量跨學科學習、自變量認知吸收以及因變量人工智能素養在內的調節效應模型,并使用問卷調查數據進行實證檢驗。

研究結果表明,認知吸收始終是影響人工智能素養習得的關鍵因素之一,無論跨學科學習處于何種水平,高水平的認知吸收都能顯著促進人工智能素養的提升。相比之下,跨學科學習對認知吸收與人工智能素養關系的調節作用較為有限。這提示我們,跨學科教育經歷促進人工智能素養提升可能有賴于更為復雜和多元的作用機制,未來還需要從知識整合、實踐應用等視角進一步探究其內在路徑。

研究結果雖然沒有支持跨學科學習的調節作用假設,但仍然深化了新文科環境中人工智能素養形成機制的認識,凸顯了發展學生認知吸收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的關鍵地位。在新文科人才培養中,我們應更加重視提升學生的認知吸收水平,激發其在人工智能學習中的興趣、投入和主動性,而不能簡單地依賴于跨學科教學形式的變革。同時,不同跨學科學習形式在促進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可能存在差異,項目實踐相比課程和活動,似乎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有利于能力提升的學習體驗,值得在教學設計中予以側重。


二、理論框架

(一)人工智能素養

人工智能是計算機學科的一個分支,旨在開發能夠模擬和擴展人類智能的技術工具,是作為一個包含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深度學習等多個子領域的綜合性概念。現如今,人工智能已經廣泛嵌入我們日常使用的技術硬件和軟件中,如語法檢查、導航應用、社交平臺、聊天機器人和清潔機器人等。

科技在滲透生活與生產的同時不斷拓展素養的內涵。在信息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素養的概念已延伸到包括人工智能素養在內的新興領域。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培養公眾的人工智能素養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這一背景下,有學者提出一個較為全面的人工智能素養框架。他們將人工智能素養定義為在考慮倫理道德原則的前提下,適當地識別、使用和評估基于人工智能的技術的能力。這個框架包含四個關鍵維度:意識、使用、評估和道德。

意識維度強調的是識別和理解人工智能的能力,這是在實際使用人工智能之前的一個重要認知過程。使用維度則聚焦于熟練操作人工智能工具并在日常生活中與之互動的能力。評估維度尤為重要,因為它涉及選擇合適的人工智能工具并批判性地審視其決策結果的能力。研究者認為,由于人工智能決策過程往往復雜且不透明,用戶不應盲目接受結果,而是需要主動評估。道德維度強調認識到使用人工智能所帶來的責任和風險,確保其被正確和適當使用的重要性。

這個框架的價值在于它涵蓋從認知到實踐、從技術到倫理的多個方面,旨在培養人們的人工智能素養。其實,人工智能素養是信息技術時代一種集認知、技能、態度于一體的綜合素養,既包括用戶與人工智能系統交互的實踐能力,又涵蓋對人工智能應用中道德問題的反思與判斷。跨學科學習為人工智能素養的培育提供重要路徑,它所倡導的知識融合、批判思考、多元探究等,有望顯著促進學習者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認知發展和能力提升。


(二)認知吸收

認知吸收理論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個理論框架,旨在解釋個人在使用某項特定技術時的參與狀態。該理論由Agarwal和Karahanna提出,他們將個體使用技術時的認知狀態概括為五個核心維度:時間失去感、專注沉浸、高度享受、控制感和好奇心[1]。

時間失去感指個體在使用技術時難以估計時間流逝,完全沉浸于當下的交互體驗中。專注沉浸則表現為個體對技術的專注集中,能夠忽視其他外界刺激,達到心流狀態。高度享受反映了個體在使用技術過程中獲得的樂趣和滿足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控制感指個體對技術互動過程的掌控能力,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自如地操作和探索技術。好奇心則反映了個體對新事物的探索欲望,是驅動其主動學習和使用新技術的內在動機。這五個維度共同構成認知吸收的高度參與心理狀態,反映了個體在使用新技術時的最佳認知體驗。

近年來,認知吸收理論在不同領域得到廣泛的實證檢驗和應用研究,展現出其良好的解釋力和指導意義。在使用多媒體培訓和交互式體驗時,學習者認知吸收水平越高,他們的學習動機和投入度就越高。同樣,認知吸收理論也被用于解釋個體對新技術的接納和持續使用意愿:個體的認知吸收水平越高,其持續使用新技術(比如在線學習技術)的意愿就越強[2]。


在人工智能素養的培養過程中,認知吸收理論為理解學生如何有效學習和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提供理論視角。高水平的認知吸收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提高他們在數字環境中的綜合素養。尤其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時,認知吸收的五個核心維度(時間失去感、專注沉浸、高度享受、控制感和好奇心)對于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技能掌握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認知吸收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情境支持。相關研究發現,打造有利于認知吸收的情境條件,如設計有趣的任務、優化技術交互、營造創新氛圍等,是提升用戶對新技術投入程度的重要途徑 [3]。這對于理解跨學科學習如何為人工智能素養培育創造良好情境具有一定的啟示。跨學科學習所提供的多元化知識、實踐機會、探索空間等,恰恰為認知吸收的發生創造理想條件。跨學科環境中的知識融合和協同創新,能夠充分激發學習者的好奇心和掌控感;而真實問題驅動的項目實踐,則為學習者提供了沉浸式的體驗和高度享受的機會。由此可見,跨學科學習有望在多個維度上促進學習者對人工智能技術的認知吸收,提升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學習動機和投入程度。


(三)跨學科學習的調節作用

跨學科學習是一種打破傳統學科邊界,促進不同領域知識交叉融合的學習模式。相關研究從課程修讀、項目參與、活動參與三個維度對跨學科學習進行了測量 [4]。課程修讀是指學生選修不同學科領域的課程,接觸多樣化的知識和視角。項目參與強調學生參與跨學科的研究項目或實踐活動,綜合運用不同學科知識解決問題。活動參與包括學生參加跨學科的講座、研討會、學術會議等活動,與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思想。這三類學習形式雖有不同側重,但都體現跨學科教育的核心理念,即通過學科交叉融合來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在人工智能素養的培育過程中,這三類跨學科學習形式都可能通過影響認知吸收的不同維度,發揮不同的調節作用。

跨學科課程修讀為學生提供系統性的知識融合機會。通過修讀計算機科學、數學、哲學、社會學等不同學科的課程,學生能夠從技術、認知、社會、倫理等多元視角理解人工智能的復雜性。這種多學科知識的融合有助于學生建構起更加豐富和均衡的人工智能認知圖式,為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學習奠定扎實的知識基礎。同時,跨學科課程所倡導的批判性思維和比較性思考,也能夠提升學生對人工智能社會影響的深度認識,培養其獨立思考和理性判斷的能力。在認知吸收的五個維度中,跨學科課程修讀主要通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增強其掌控感,來促進其在人工智能學習中的認知投入。廣博的知識視野能夠引發學生對人工智能問題的多角度思考和探究欲望,而融會貫通的能力則賦予學生一種對知識的掌控感。由此,跨學科課程修讀可能進一步調節認知吸收中的好奇心和掌控感維度,正向影響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習得效果。

跨學科項目參與為學生提供真實情境下知識運用和問題解決的機會。通過參與綜合性的人工智能項目,學生將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創造性地解決現實問題。這一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在復雜任務情境下的認知靈活性,也能夠讓他們體會到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社會價值,由此獲得更加積極和持久的認知投入。在認知吸收的五個維度中,跨學科項目參與主要通過營造沉浸式體驗和促進高度享受,來提升學生在人工智能學習中的投入程度。項目情境能夠帶給學生身臨其境的專注體驗,讓其全身心地投入到人工智能問題的探索中;而成功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成就感,則能夠激發學生高度的學習樂趣和滿足感。由此,跨學科項目參與可以進一步調節認知吸收中的專注沉浸和高度享受維度,正向影響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習得效果。

跨學科活動參與為學生提供探索性學習和同伴交流的機會。通過參加人工智能領域的講座、研討會、競賽等活動,學生能夠接觸到不同學科背景的思想觀點,啟發思維的多元性和批判性。這種跨學科視野的拓展有助于學生反思自身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局限,進而產生更加綜合和均衡的理解。同時,活動中的同伴互動和頭腦風暴也能夠激發學生對人工智能問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其在協作交流中獲得更加深入和持久的認知吸收體驗。在認知吸收的五個維度中,跨學科活動主要通過營造愉悅的情感體驗和徹底的時間沉浸,來促進學生對人工智能學習的全情投入。有趣的活動內容和形式能夠帶給學生一種學習的快樂和滿足,而頻繁的互動交流則使其忽略時間的流逝,徹底沉浸在人工智能問題的探究中。由此,跨學科活動參與可以進一步調節認知吸收中的高度享受和時間失去感維度,從而正向影響學生的人工智能素養習得效果。

跨學科課程修讀、項目參與、活動參與作為跨學科學習的三種主要形式,可以通過影響認知吸收的不同維度,調節學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學習效果。其中,跨學科課程修讀主要通過激發好奇心和增強掌控感來發揮作用;跨學科項目參與主要通過營造沉浸式體驗和高度享受來發揮作用;而跨學科活動參與則主要通過營造愉悅體驗和時間沉浸來發揮作用。這三種形式所提供的獨特體驗,共同構成跨學科學習的調節機制,為學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認知吸收和素養提升提供多樣化的情境支持。



三、研究假設

研究提出的三個假設分別聚焦跨學科學習的三種主要形式(課程修讀、項目參與、活動參與)對認知吸收不同維度的影響,以及由此產生的對人工智能素養習得的調節作用。這些假設的提出,一方面基于前文對人工智能素養內涵、認知吸收理論、跨學科學習特征的系統梳理;另一方面也呼應跨學科學習的多維測量,體現對其調節機制的細致分析,具有較強的邏輯一致性。

H1: 跨學科課程修讀正向調節大學生認知吸收水平與人工智能素養習得效果之間的關系。

H2: 跨學科項目參與正向調節大學生認知吸收水平與人工智能素養習得效果之間的關系。

H3: 跨學科活動參與正向調節大學生認知吸收水平與人工智能素養習得效果之間的關系。

通過對這三個假設的實證檢驗,筆者有望揭示跨學科學習在人工智能素養培育中的作用路徑,為相關教育實踐提供有針對性的啟示。具體而言,假設驗證的結果將為教育工作者設計跨學科人工智能課程、組織跨學科人工智能項目、開展跨學科人工智能活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幫助其創設有利于學生認知吸收和人工智能素養提升的學習情境。

本研究的假設驗證也將豐富跨學科學習和人工智能教育的理論認識。通過細致探討跨學科學習的不同形式如何調節認知吸收與人工智能素養的關系,本研究能夠深化學界對跨學科教育在人工智能時代人才培養中價值的理解,為跨學科人工智能教育模式的構建提供實證支撐和理論闡釋。


四、研究方法與設計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目標群體為高校新文科方向在校本科生,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根據G*Power 3.1.9.6軟件計算,在中等效應量(f2=0.15)、顯著性水平α=0.05、統計效力(1-β)=0.8、預測變量數為3的條件下,多元回歸分析所需的最小樣本量為77。考慮到可能的無效問卷和樣本流失,本研究共發放問卷300份,最終回收有效問卷136份。樣本量超過最低要求,增強調查研究變量之間復雜相互作用的能力。


(二)數據收集工具

數據收集將考慮人工智能素養量表、認知吸收量表和跨學科學習經歷量表,這三者形成一個整體的測量工具體系。其中,人工智能素養量表直接對應研究的因變量,是整個研究的落腳點;認知吸收量表對應研究的自變量,是理解人工智能素養形成機制的關鍵;跨學科學習經歷量表則對應研究的調節變量。三個工具相互支撐、緊密關聯,共同服務于揭示跨學科學習如何影響大學生人工智能素養發展的研究目標。


人工智能素養量表

本研究采用Wang等人開發的人工智能素養量表。該量表基于文獻綜述和理論分析,從意識、使用、評估和道德四個維度概念化人工智能素養的內涵,并通過多階段的實證檢驗確定12個測量題項。該量表所測量的人工智能素養內容與本研究的核心變量之一高度契合,使用該量表能夠準確、有效地獲取所需數據。量表經過了扎實的理論論證和嚴謹的實證開發過程,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盡管Wang等人的研究已經證實該量表的良好心理測量學特性,但本研究仍將在正式施測前對調適后的量表進行預測試,并在正式施測后使用本研究的數據對量表的信度、效度進行再次驗證,以確保測量結果的穩健性和可解釋性。通智能素養量表直接測量因變量,旨在評估學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揭示學生在數字環境中的綜合素養水平。


認知吸收量表

研究采用Agarwal和Karahanna開發的認知吸收量表。該量表基于心流理論和認知參與理論,從時間失去感、專注沉浸、高度享受、控制感和好奇心五個維度測量個體使用信息技術時的最佳體驗狀態。認知吸收量表將采用Likert 5點計分(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總分越高表明個體在人工智能學習中的認知吸收水平越高。在正式施測后,研究者使用收集到的數據對量表的信度、效度、因子結構等進行檢驗,以驗證其心理測量學特性是否符合理論預期和研究需要。認知吸收量表測量自變量,旨在評估學生在學習和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過程中的專注程度和情感體驗,為理解人工智能素養的形成機制提供關鍵數據。


跨學科學習量表

為測量跨學科學習經歷這一調節變量,本研究改編了Lattuca等人的跨學科學習調查問卷。考慮到原問卷針對工程專業學生設計,可能與文科學生的學習背景不完全契合,本研究對原問卷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在保留核心內容和基本框架的基礎上,刪減部分針對性不強或工科特色明顯的題項,增加一些反映人文社科背景與人工智能技術交叉的內容,并對個別題項表述進行微調,以更好地契合文科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

改編后的跨學科學習經歷量表依然保留包括跨學科課程修讀、項目參與、活動參與三個維度,采用Likert 5點計分(1=完全不同意,5=完全同意)。這一量表旨在評估學生參與跨學科學習的廣度、深度以及主觀感受,以探討跨學科學習對認知吸收與人工智能素養關系的調節作用,體現研究視角的創新性。

高校新文科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

孟翊(1979—),碩士,三亞學院人文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副教授,從事新聞傳播學教學及管理工作近20年,海南省高層次人才。發表論文10余篇,出版著作及教材多部,主持參與各級項目10余項。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圳展厅设计_企业展馆设计_展厅设计公司_数字展厅设计_深圳百艺堂 | 硅胶制品-硅橡胶制品-东莞硅胶制品厂家-广东帝博科技有限公司 | 变频器维修公司_plc维修_伺服驱动器维修_工控机维修 - 夫唯科技 变位机,焊接变位机,焊接变位器,小型变位机,小型焊接变位机-济南上弘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钾冰晶石」氟铝酸钾_冰晶石_氟铝酸钠「价格用途」-亚铝氟化物厂家 | 湖南专升本-湖南省专升本报名-湖南统招专升本考试网 | 环氧乙烷灭菌器_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过氧化氢灭菌器 _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_清洗工作站_医用干燥柜_灭菌耗材-环氧乙烷灭菌器_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_低温等离子灭菌设备_河南省三强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 搪瓷搅拌器,搪玻璃搅拌器,搪玻璃冷凝器_厂家-淄博越宏化工设备 | 在线钠离子分析仪-硅酸根离子浓度测定仪-油液水分测定仪价格-北京时代新维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 钢格板|镀锌钢格板|热镀锌钢格板|格栅板|钢格板|钢格栅板|热浸锌钢格板|平台钢格板|镀锌钢格栅板|热镀锌钢格栅板|平台钢格栅板|不锈钢钢格栅板 - 专业钢格板厂家 | 胃口福饺子加盟官网_新鲜现包饺子云吞加盟 - 【胃口福唯一官网】 | 青岛代理记账_青岛李沧代理记账公司_青岛崂山代理记账一个月多少钱_青岛德辉财税事务所官网 | 塑胶地板-商用PVC地板-pvc地板革-安耐宝pvc塑胶地板厂家 | 热缩管切管机-超声波切带机-织带切带机-无纺布切布机-深圳市宸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 代办建筑资质升级-建筑资质延期就找上海国信启航 | 窖井盖锯圆机_锯圆机金刚石锯片-无锡茂达金刚石有限公司 | 润滑脂-高温润滑脂-轴承润滑脂-食品级润滑油-索科润滑油脂厂家 | 粉末冶金注射成型厂家|MIM厂家|粉末冶金齿轮|MIM零件-深圳市新泰兴精密科技 | 上海乾拓贸易有限公司-日本SMC电磁阀_德国FESTO电磁阀_德国FESTO气缸 | 重庆波纹管|重庆钢带管|重庆塑钢管|重庆联进管道有限公司 | 我爱古诗词_古诗词名句赏析学习平台| 洁净化验室净化工程_成都实验室装修设计施工_四川华锐净化公司 | 台式恒温摇床价格_大容量恒温摇床厂家-上海量壹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托利多电子平台秤-高精度接线盒-托利多高精度电子秤|百科 | 河南空气能热水器-洛阳空气能采暖-洛阳太阳能热水工程-洛阳润达高科空气能商行 | 防火窗_耐火窗_防火门厂家_防火卷帘门-重庆三乐门业有限公司 | 安徽合肥项目申报咨询公司_安徽合肥高新企业项目申报_安徽省科技项目申报代理 | 北京企业宣传片拍摄_公司宣传片制作-广告短视频制作_北京宣传片拍摄公司 | 广州市哲铭油墨涂料有限公司,水性漆生产研发基地 | 万家财经_财经新闻_在线财经资讯网 | 吸音板,隔音板,吸音材料,吸音板价格,声学材料 - 佛山诺声吸音板厂家 | 四川成都干燥设备_回转筒干燥机_脉冲除尘器_输送设备_热风炉_成都川工星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尚为传动-专业高精密蜗轮蜗杆,双导程蜗轮蜗杆,蜗轮蜗杆减速机,蜗杆减速机生产厂家 | 赛尔特智能移动阳光房-阳光房厂家-赛尔特建筑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 药品仓库用除湿机-变电站用防爆空调-油漆房用防爆空调-杭州特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阴离子_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厂家_聚合氯化铝价格_水处理絮凝剂_巩义市江源净水材料有限公司 | 比士亚-专业恒温恒湿酒窖,酒柜,雪茄柜的设计定制 | 阻垢剂-反渗透缓蚀阻垢剂厂家-山东鲁东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哲力实业_专注汽车涂料汽车漆研发生产_汽车漆|修补油漆品牌厂家 长沙一级消防工程公司_智能化弱电_机电安装_亮化工程专业施工承包_湖南公共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电解抛光加工_不锈钢电解抛光_常州安谱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首页-恒温恒湿试验箱_恒温恒湿箱_高低温试验箱_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_苏州正合 | 破碎机锤头_耐磨锤头_合金锤头-鼎成机械一站式耐磨铸件定制服务 微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