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信仰與利益之網:僧侶、海商與中日交流(839—1403)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57651
- 條形碼:9787301357651 ; 978-7-301-35765-1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仰與利益之網:僧侶、海商與中日交流(839—1403) 本書特色
當中日官方外交闕如,僧侶、海商和權勢精英共同構建了信仰與利益之網,活躍在東亞海域的歷史舞臺上。本書獨辟蹊徑,運用文字、圖像和考古發現等多種史料,描繪了9-14世紀中日海上貿易生動多彩的圖像。
信仰與利益之網:僧侶、海商與中日交流(839—1403) 內容簡介
從公元839年*后一次日本遣唐使歸國,到1403年日本足利幕府與明朝正式恢復官方朝貢貿易,中日兩國的官方外交中斷了近六個世紀。但在此期間,隨著海商和佛教僧侶建立起日益密切的聯系,一個充滿活力的中日海上貿易網絡蓬勃發展。基于對寺院記錄、詩歌、書信、傳世圖像和實物以及考古發現等多類史料的細致研究,本書描繪了當時東亞海域世界生動多彩的景象,展示了海商與僧侶兩個群體如何利用彼此的資源并密切合作,共同促進貿易網絡與宗教網絡的融合,聯合構建了中日之間“宗教-商業”交流網絡,以及這一網絡如何在朝貢體系的框架之外運作。同時,本書以新穎的手法詮釋佛教記錄,為佛教與商業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解讀。
信仰與利益之網:僧侶、海商與中日交流(839—1403) 目錄
信仰與利益之網:僧侶、海商與中日交流(839—1403) 作者簡介
李怡文---------------------------- 黑龍江省哈爾濱人,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與歷史學系副教授,兼任美國宋元學會秘書長。研究興趣為東亞海域史及物質文化史。曾在日本京都大學、德國柏林馬克普朗克科技史研究所進行學術訪問,獲得來自美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多地學術基金支持。另著有《遣唐使之后:聯結東亞城市的人與物》(香港:中華書局,2024),發表中英文論文多篇。馮立君----------------------------李怡文---------------------------- 黑龍江省哈爾濱人,北京大學歷史學學士、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與歷史學系副教授,兼任美國宋元學會秘書長。研究興趣為東亞海域史及物質文化史。曾在日本京都大學、德國柏林馬克普朗克科技史研究所進行學術訪問,獲得來自美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多地學術基金支持。另著有《遣唐使之后:聯結東亞城市的人與物》(香港:中華書局,2024),發表中英文論文多篇。馮立君---------------------------- 1984年生,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陜西師范大學學報》主編,兼任唐代文化史學會會長、中國武則天研究會會長等。專攻唐史和東亞交流史研究。著有《唐朝與東亞》《百濟集史》等,譯著有羅漢《武曌:中國唯.一的女皇帝》、堀敏一《中國古代與東亞世界》、樸漢濟《中國中世胡漢體制研究》、唐納德·洛佩茲《慧超的旅行》等,合作翻譯《劍橋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古代東亞交流史譯文集》等。主編《中國與域外》集刊。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民委研究項目、中央高校研究項目等多項。傅亭?u---------------------------- 傅亭?u,陜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外關系史方向碩士研究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