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碳中和經濟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74375
- 條形碼:9787302674375 ; 978-7-302-67437-5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碳中和經濟學 本書特色
文本翔實,兼具學術嚴謹性與大眾可讀性,對于碳中和相關研究領域的讀者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探索碳中和經濟學理論,助力碳中和創新人才培養。
碳中和經濟學 內容簡介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僅事關人類共同命運和代際利益平衡,事關國民經濟發展與增長動力切換,也事關地方經濟轉型及產業結構調整,事關企業生產方式升級和個人生活觀念優化。本書立足經濟,聚焦政策,兼具學術嚴謹性與大眾可讀性,對于公共政策、實體經濟、金融投資等領域的讀者都有較強的參考價值。本書從總量和結構兩個方面,就中國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有效路徑、具體措施和影響進行了系統性分析。 本書是國內**部有關碳中和經濟學的本科生教材,文本翔實,兼具學術嚴謹性與大眾可讀性,對于公共政策、實體經濟、金融投資等領域的讀者有較強的參考價值。
碳中和經濟學碳中和經濟學 前言
進入21世紀以來,低碳經濟一直是國際社會*大的熱點問題之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低碳化發展也在主導著全球經濟的戰略走向,并有持續引領世界未來社會經濟格局的發展趨勢。“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的實施,更是把這場經濟社會變革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新高度。國內諸多高校和研究院所相繼成立了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以及相應的研究院所,搭建了碳中和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而編寫出版碳中和相關教材則是碳中和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體系*基礎工作之一。基于碳中和學科屬性,碳中和經濟學已然成為時代需求且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但如何開展碳中和經濟學學科建設,以及如何有效開展碳中和經濟學教學及實踐活動,目前仍是一個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碳中和經濟學 目錄
**章 如何認知碳循環
**節 “碳”的基本知識 2
一、碳 2
二、碳的分布 3
三、碳的用途 5
第二節 碳循環的基本原理 6
一、碳循環 6
二、碳循環的基本形式與屬性特征 7
三、碳循環類別及層次劃分 8
四、碳循環對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10
第三節 碳循環的科學認知 11
一、碳循環的生物學認知 11
二、碳循環的地球化學認知 12
三、碳循環的古地理學認知 13
四、碳循環的物理學認知 13
第四節 碳循環失衡原因及不利影響 15
一、碳循環失衡原因及機制 16
二、碳循環失衡自然環境及社會影響 17
第二章 碳中和經濟學基礎知識
**節 低碳經濟知識回顧 22
一、低碳 22
二、低碳能源 24
三、低碳產業 26
四、低碳經濟 27
第二節 碳中和相關概念 29
一、碳源與碳匯 29
二、碳排放與碳吸收 30
三、碳達峰與碳中和 31
四、碳抵消、凈零排放與氣候中性 33
第三節 碳中和經濟(學)基本內涵 34
一、從低碳經濟到碳中和經濟 34
二、碳中和經濟學內涵演化及發展脈絡 36
三、碳中和經濟(學)屬性特征 37
四、碳中和經濟行為主體 39
第四節 碳中和經濟學發展歷程 43
一、碳中和經濟學的誕生 43
二、碳中和經濟學的演進 44
三、碳中和經濟學的逐漸完善 45
第三章 碳中和經濟學理論體系
**節 碳中和經濟理論淵源 50
一、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經濟理論 50
二、中國古代文化樸素哲學思想 52
三、當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 53
第二節 碳中和經濟基礎理論 55
一、碳中和經濟理論核心要素 55
二、碳中和經濟與相關學科理論關聯 59
第三節 碳中和經濟系統運行解析 63
一、碳中和經濟系統概述 63
二、碳中和經濟系統構成 66
三、碳中和經濟系統運行機制 70
第四節 碳中和經濟專業認知及學科研究 72
一、碳中和經濟學科定位及經濟學專業新認識 73
二、碳中和經濟研究問題及研究展望 74
第五節 碳中和經濟學研究熱點案例 77
一、國內外碳中和經濟學術研究熱點 77
二、碳減排研究熱點檢索分析 79
第四章 碳中和經濟政策演化及市場體系
**節 碳中和經濟制度演化和政策工具 84
一、國際碳中和經濟制度變遷 84
二、碳中和經濟政策利益主體需求 85
三、碳中和經濟政策理論工具 87
第二節 世界碳中和經濟政策體系 89
一、技術促進政策 89
二、稅收價格激勵和管制政策 91
三、信貸政策 93
四、政府管制政策 95
五、國際社會低碳政策歸納 96
第三節 碳排放權交易 97
一、碳排放權交易概念及發展 97
二、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及市場體系 98
三、碳配額和CCER 101
第四節 碳稅和碳定價 104
一、碳稅 104
二、碳定價 109
第五節 碳金融及衍生體系 112
一、碳金融體系 112
二、碳市場融資工具 115
三、碳金融衍生品 116
四、碳市場支持工具 119
第五章 碳中和經濟核算及管理模式
**節 碳排放核算標準 124
一、何謂碳核算 124
二、碳盤查、碳核查及預核查 125
三、不同范圍的碳核算標準 126
四、不同尺度的碳核算標準 129
五、不同視角的碳排放核算 131
第二節 碳足跡和碳標簽 133
一、碳足跡 133
二、碳標簽 137
第三節 綠色溢價 140
一、綠色溢價的產生 140
二、綠色溢價的分析框架 142
三、綠色溢價的應用 144
第四節 合同能源管理 146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概念 146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特點和分類 146
三、合同能源管理流程 148
四、合同能源管理的發展 148
第五節 綠色供應鏈管理 150
一、綠色供應鏈管理概念 151
二、碳中和視角下綠色供應鏈管理途徑 151
三、綠色供應鏈管理步驟 152
四、碳中和綠色供應鏈管理創新趨勢 154
第六章 碳中和經濟發展形態
**節 碳中和政治經濟發展形態 160
一、碳中和經濟引發政治“碳博弈” 160
二、碳中和引發全球經濟發展新形態 161
三、碳中和經濟引發行政契約式管理 162
四、碳中和時代的技術經濟發展形態 163
第二節 碳中和產業經濟發展形態 164
一、碳中和產業體系 164
二、零碳工業 166
三、零碳電力和零碳非電能源產業 168
四、零碳服務業 169
五、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產業 170
六、碳匯、生態恢復和保護產業 172
第三節 碳中和區域經濟發展形態 173
一、零碳城市建設 173
二、零碳產業園區 175
三、零碳生活社區 178
四、零碳建筑建設 180
五、零碳鄉村發展 183
第四節 碳中和社會—經濟—生活形態 185
一、零碳社會 185
二、零碳生活 187
三、低碳消費 189
四、低碳旅游 190
五、低碳環保 191
第五節 碳中和人文道德發展形態 191
一、低碳文化的發展形態 192
二、國際低碳道德的發展形態 192
三、碳中和引發低碳學術的思考 194
第七章 碳中和經濟學數學模型及應用
**節 碳預測模型 198
一、線性回歸模型 198
二、Logistic方程 200
三、灰色預測模型 202
第二節 碳評估與優化模型 205
一、產品生命周期評價 205
二、投入產出模型 209
三、線性規劃模型 212
第三節 碳金融模型 215
一、PSO-BP神經網絡模型 215
二、GED-GARCH模型和VAR模型 220
第四節 綜合計算模型 226
一、CGE模型 226
二、綜合評估模型 237
第八章 碳中和經濟實踐教學
**節 碳中和經濟實踐教學簡介 246
一、實踐教學培養目標 246
二、實踐教學過程及方式 246
三、實踐教學的“教”與“學” 248
第二節 課程實踐教學為何與科技競賽關聯 250
一、課程實踐教學與科技競賽認知 250
二、大學生為何參加科技競賽 250
三、大學生科技競賽類別 251
第三節 與碳中和經濟有關的科技競賽 252
一、“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 252
二、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 253
三、全國青少年零碳科技競賽 254
四、全國大學生能源經濟學術創意大賽 255
五、與碳中和經濟學相關的大學生競賽 255
第四節 碳中和經濟實踐教學常用數據庫 256
參 考 文 獻
專業名詞釋義索引
碳中和經濟學 作者簡介
穆獻中,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兼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碳中和與清潔能源專委會理事、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技術經濟學會理事等,曾在石油部門從事油氣勘探開發和經濟研究工作多年。截至2023年,共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40余項;獨立獲得第六屆高等學校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經濟學)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獲得北京市科學技術獎1項、全國石油石化企業管理現代化優秀成果獎3項、中國技術經濟年度優秀成果獎2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10余篇,其中SCI、SSCI、CSSCI、CSCD等檢索60余篇,獲批軟件著作權10項,申報技術發明專利4項,以第一作(譯)者(含獨著)出版學術著作6部,譯著1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2部。
胡廣文,北京工業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長期從事能源系統模擬仿真、碳中和技術評估等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北京市社科計劃一般項目、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等,發表論文30余篇。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