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禁毒防艾通識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94114
- 條形碼:9787303294114 ; 978-7-303-29411-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生禁毒防艾通識教育 本書特色
《大學生禁毒防艾通識教育》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北京師范大學“十四五”規劃教材的重點成果。
大學生禁毒防艾通識教育 內容簡介
本書以艾滋病防治為脈絡,融合毒品預防、心理健康、道德與法治教育,共分為七章,內容豐富,跨法學、醫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以“識毒、防毒、拒毒”和“知艾防艾、懂艾幫艾”的理念,培養大學生健康的 生活態度和習慣。
大學生禁毒防艾通識教育 目錄
**章 概論
**節 禁毒防艾工作的基本范疇
一、禁毒的概念與發展
二、防艾的概念與發展
三、禁毒防艾的概念與運用
第二節 禁毒防艾通識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一、禁毒防艾通識教育的目標
二、與全面性教育的協同
三、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協同
四、與道德、法治教育的協同
第二章 吸毒等物質濫用行為與傳染病的流行
**節 毒品與相關概念的聯系、區別
一、毒品的概念與分類
二、毒品與癮品、精神活性物質、新精神活性物質
三、毒品與毒物、毒藥
第二節 吸毒與相關概念的聯系、區別
一、物質依賴
二、物質濫用
三、物質使用障礙
四、成癮行為
五、吸毒成癮與認定
第三節 吸毒等物質濫用的方式與傳染病的流行
一、吸毒等物質濫用的方式與變化
二、吸毒等物質濫用的危害
三、吸毒與性病、艾滋病等傳染病傳播的關系
第四節 藥物促成的性侵害與艾漲病感染
一、藥物促成的性侵害的概念
二、藥物促成的性侵害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關系
第三章 艾滋病病毒的由來、感染與防治
**節 艾滋病病毒的由來
一、艾滋病的發現
二、艾滋病病毒的發現
三、艾滋病的流行狀況
第二節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傳播條件
一、艾滋病的主要傳播途徑
二、艾滋病的傳播條件
第三節 定時體檢、科學檢測與及時阻斷
一、高危人群的界定
二、檢測途徑與方法
三、暴露后預防和及時阻斷
第四節 治療手段與治療效果評估
一、常見的抗病毒治療與其他相關治療方法
二、治療效果的評估
第五節 職業暴露處置與安全事故預防
一、艾滋病職業暴露的界定和分級
二、安全事故預防
三、職業暴露后處理的原則與程序
第四章 禁毒防艾工作的基本理念與原則
**節 健康優先
一、健康優先與禁毒防艾工作
二、“四早”機制與“發現即治療”原則
第二節 法定主義
一、罪刑法定原則
二、程序法定原則
第三節 平等與反歧視
一、平等的概念與本質
二、反歧視的概念與要求
三、對特殊群體的保護
第四節 主體參與
一、主體參與的概念
二、政府主導、部門協同
三、全社會參與
第五章 全球戰略與中國道路、中國經驗
**節 全球戰略
一、世界艾滋病日
二、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
第二節 中國道路與中國經驗
一、踐行總體國家安全觀
二、“四免一關懷”政策
三、遏制艾滋病傳播的“六大工程”
第六章 新時代法治建設與公共法律服務
**節 毒品犯罪案件的刑事法規制
一、毒品犯罪的概念
二、涉及毒品罪名的具體認定
第二節 涉艾犯罪的刑事法規制
一、涉艾犯罪的概念
二、涉艾犯罪的認定標準
第三節 基本權利的傾斜式保護
一、傾斜式保護概述
二、保護隱私權
三、保護受教育權
四、保護勞動就業權
五、保護婚姻自主權與生育權
第四節 公共法律服務
一、公共法律服務概述
二、禁毒防艾中的法律援助
第七章 大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節 健康的生活方式與預防為先的教育理念
一、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
二、預防為先的教育理念
第二節 休閑娛樂場所的風險識別與自我保護
一、休閑娛樂場所的傳播風險
二、安全指南
第三節 使用社交軟件時的風險識別與自我保護
一、社交軟件使用中的風險因素
二、安全指南
第四節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健康生活指南
一、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和心態
二、踐行健康生活方式
三、貫徹“艾滋病感染到我為止”的原則
附錄
附錄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2013年修正)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
附錄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年修訂)
附錄四 艾滋病防治條例(2019年修訂)
主要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大學生禁毒防艾通識教育 作者簡介
雷小政,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后,北京師范大學 法學院暨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未成年人檢察研究 中心研究員,首都高端智庫研究員,浙江省紹興市人民檢察院“互聯網法治 與少年司法教授工作室”負責人,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與山西臨汾紅絲帶學 校共建“法艾少年”專家工作室負責人;兼任北京信用學會青少年誠信培養專 家委員會主任、北京企業法律風險防控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法大學國家 法律援助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行為法學會理事、中國法學會檢察學研究會未 成年人檢察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少年司法專業委員會 委員、國家檢察官學院廣東分院檢察教師等職務;美國紐約維拉司法研究 所、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訪問學者。榮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 目、特別資助項目,中國法學會刑事訴訟法學會第三屆中青年優秀科研成果 獎,最高人民檢察院優秀科研成果獎等獎項。出版教材、專著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