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我有嘉賓: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紀要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91037
- 條形碼:9787208191037 ; 978-7-208-19103-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有嘉賓: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紀要 本書特色
匯聚青年學者智慧,展現學術前沿思考。紀要詳實生動,促進學術交流,是學界寶貴資料。閱讀此書,共享學術喜悅,共鳴思想火花。
我有嘉賓: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紀要 內容簡介
本稿基于“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系列活動,活動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主辦,旨在整合青年教師的研究興趣與方向,形成獨特的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自2016年5月開始,截至2023年底,總活動場次超過七十回,促進了中外學術交流、學術批評和學術氣氛的活躍,贏得了學界及公眾的廣泛關注。本稿執行主編為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戴海濱。戴海斌,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政治外交史,對地方(地域)社會文化史、民國學術史亦有興趣。著有《晚清人物叢考》初、二編,并在《歷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清史研究》、《民族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 書稿從現存紀要整理文本中精選高質量能反映學術前沿的內容,并按時間排序。書稿涉及晚清史、近代外交史、概念史、史學史、思想史等方面,因所選文本多是基于“嘉賓”新書展開的講座或評議,使得書稿不僅反映了學術前沿,還可看到不同觀點的碰撞,以及相同研究領域的不同研究方法,啟發性較大。
我有嘉賓: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紀要 目錄
鴉片戰爭中有關割讓香港談判的翻譯問題王宏志/22
解讀“虛弱史”:近代中國的身體、疾病與荷爾蒙藥品皮國立/28
社科院近代史所的“十七年”檔案與舊人摭憶趙慶云/37
北洋時期民意調查中的軍閥形象楊天宏/49
戰后大東北——國民政府如何收復東北工業平田康治/62
清韓關系與近世東亞王元崇/82
民國時期東北大學的創辦與流亡王春林/101
“小學”“經典”與“思想”:《齊物論釋》的三個世界孟琢/117
從《天津條約》《煙臺條約》看外交談判中的“翻譯”屈文生/137
思想史與史學史: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范文瀾前傳葉毅均/149
駐英使館與晚清外交轉型皇甫崢崢/164
客居美國的民國史家對美國漢學的影響吳原元/186
“二重證據法”如何“拿證據來”王剛/207
重讀《仁學》:譚嗣同其人其學新研張玉亮張維欣/224
一本書與一個時代——李大釗遺著出版背后的故事楊琥/239
《大清帝國憲法》的吉光片羽彭劍/263
概念史研究的數字轉向邱偉云/284
晚清史的另一種寫法——《盛宣懷的晚清四十年》的未竟之思朱滸/296
在上海發現“五四”與另起的“新文化運動”陳以愛袁一丹/317
“日記百年萬口傳”——李慈銘的交游和閱讀張桂麗/351
國際通信網是如何構建與運用的——從近代中國與電報的相遇談起薛軼群/369
戊戌變法的“社會”面八百谷晃義/391
“曇花一現”?——抗戰時期溫州的“繁榮”與統制馮筱才/419
附錄: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青年讀書班系列活動一覽表427
編后記435
我有嘉賓:復旦大學中國近現代史青年學者讀書班紀要 作者簡介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創建于1925年,時稱史學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后,名家云集,陣容鼎盛,復旦歷史學研究特色也由此逐步形成。改革開放以來,歷史學系獲得了新的、更大的發展。一代代學人以艱苦卓絕的學術工作,領研究風氣之先,也奠定了復旦歷史學系在中國史學界的學術地位。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