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方言的共時分類與歷史層次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31866
- 條形碼:9787301331866 ; 978-7-301-33186-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方言的共時分類與歷史層次 本書特色
這是一部很有深度的著作,不僅展現出獨到的理論眼光,對學理的重視程度更是超乎尋常。尤為重要的是,作者能從具體問題(特別是一些學術熱點問題)入手,運用精細的分析技巧,如同熟練的玉匠精心磨礪寶石一般,將問題層層剖解,直至抓住其精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領略到理論之光與實證之韻所交織出的學術之美,宛如進入一片璀璨的知識海洋。誠可謂漢語方言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佳作。
漢語方言的共時分類與歷史層次 內容簡介
方言分類和歷史層次都是多年來爭論未休的問題,本書是作者近十年來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分上、下兩編。上編為“方言分區”,包括對漢語方言分區方法的再認識、現代漢語方言的歷史鳥瞰,具體討論了兩廣地區漢語方言和平話的歸屬問題。下編為“歷史層次”,討論了“歷史層次”的含義、爭議問題、學術淵源、分析框架和文白異讀問題,深入論述了蘇州話、杭州話、閩南話入聲尾韻、粵方言古全濁聲母的文白異讀和歷史層次,并對徽州方言古全濁聲母無條件分化的成因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漢語方言的共時分類與歷史層次 目錄
前 言 1上編:方言分區一、漢語方言分區方法再認識 31.1 引言 31.2 事物分類和方言分區 31.3 漢語方言分區的兩個步驟:劃類和鑒別 51.4 漢語方言分區的兩類標準:劃類標準和鑒別標準 9二、現代漢語方言的歷史鳥瞰 162.1 漢語方言的分區 162.2 漢語方言的共時分布 182.3 漢語方言的歷史鳥瞰 21三、兩廣毗連地區漢語方言的歸屬 37四、平話的歸屬和漢語方言分類 484.1 引言 48前 言 1上編:方言分區一、漢語方言分區方法再認識 31.1 引言 31.2 事物分類和方言分區 31.3 漢語方言分區的兩個步驟:劃類和鑒別 51.4 漢語方言分區的兩類標準:劃類標準和鑒別標準 9二、現代漢語方言的歷史鳥瞰 162.1 漢語方言的分區 162.2 漢語方言的共時分布 182.3 漢語方言的歷史鳥瞰 21三、兩廣毗連地區漢語方言的歸屬 37四、平話的歸屬和漢語方言分類 484.1 引言 484.2 平話的中古全濁聲母今讀類型有別于漢語各大方言 494.3 勾漏粵語和平話是同一種方言 524.4 現代漢語方言的整體分類 57下編:歷史層次一、歷史層次的含義 651.1 “層次”的普通詞義和語言學意義 651.2 “層次”的共時含義和歷時含義 67二、歷史層次的爭議問題 702.1 語言層次和音韻層次 702.2 移借層次和演變層次 722.3 微觀層次和宏觀層次 77三、歷史層次理論的學術淵源 803.1 描寫語言學對異讀現象和例外音變的思考 803.2 歷史語言學重建原始漢語的嘗試 85四、文白異讀和文白層次的糾纏 87五、歷史層次分析框架 89六、蘇州話的文白異讀及其歷史層次分析 956.1 中古照三字聲母 956.2 中古蟹攝一二等字韻母 976.3 中古止攝合口三等字韻母 986.4 中古果攝開口一等字韻母 996.5 其他文白異讀 100七、杭州話的文白異讀及其相關的歷史層次分析問題 1027.1 引言 1027.2 新老兩派文白異讀的異同 1037.3 文白異讀的消長與歷史層次的興衰 113八、蘇州話連讀變調的共時層面和歷史層次 1208.1 連調式及其類型 1208.2 兩類連調的不同性質及其共時層面 1268.3 連調式的漂移及其對單字調的影響 1278.4 兩類連讀變調的歷史層次及其成因 130九、閩南話入聲韻尾的文白讀音和歷史層次 1349.1 四地入聲韻尾的對應關系 1359.2 文白異讀入聲字的韻尾分析 1369.3 無異讀入聲字的韻尾分析 1439.4 閩南話入聲韻尾的歷史層次問題 144十、王力《漢越語研究》對歷史層次的探索和啟示 14810.1 《漢越語研究》對歷史層次的探索 14810.2 《漢越語研究》歷史層次觀的啟示 152十一、閩粵方言古全濁聲母的文白異讀和歷史層次 15811.1 引言 15811.2 粵語古全濁聲母的文白異讀和歷史層次 15911.3 閩語古全濁聲母的文白異讀和歷史層次 16511.4 余論 178十二、徽州方言古全濁聲母無條件分化成因新探 18112.1 引言 18112.2 徽州方言古全濁聲母今讀狀況 18212.3 徽州方言古全濁聲母無條件分化成因諸說 18312.4 區域分化模型簡介 18512.5 徽州方言古全濁聲母無條件分化成因之我見 186附 錄 195校后記 197
展開全部
漢語方言的共時分類與歷史層次 作者簡介
李小凡,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方言學教學帶頭人,常年講授“漢語方言學”“現代漢語、“漢語方言研究”等10門本科、研究生課程,主持編著了《現代漢語專題教程》《漢語方言學基礎教程》兩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