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第三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48550
- 條形碼:9787301348550 ; 978-7-301-34855-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第三版) 本書特色
這本書會讓記者若有所思,想到自己的職業和職業良心,好看、中肯而深刻。
——陳力丹(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經典新聞理念的集大成之作,新聞人的書,自媒體時代公眾新聞素養的教科書。
——郭慶光(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這本書有助于我們了解新聞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有助于我們領悟新聞職業的責任和使命,有助于我們知曉新聞工作的原則和方法。當我們能夠充滿自信地汲取來自世界各方的智慧之際,我們就一定會擁有更強大的貢獻于祖國和人民的專業力量。
——高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淺顯生動而又不乏思想,給人啟發、引人思考,是了解美國新聞專業主義實踐和理念的絕好入門書。
——黃旦(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第三版) 內容簡介
20世紀90年代末,“熱心新聞工作委員會”把美國一些影響力很大的新聞人召集在一起,提出了一個問題:“新聞工作的目的是什么?”通過詳盡的文獻搜索、抽樣調查、訪談和公共論壇研討,他們確定了定義新聞工作及其社會角色的核心要素。研究結果就呈現在《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中。書中提出的新聞工作的十大基本原則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豐富和完善,引人深思。本書是媒體人的必讀書,也適合普通讀者閱讀。
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第三版) 目錄
中譯本第二版譯者前言:從默會知識到公共知識
第三版譯者前言:數字時代那些不死的新聞基本原則
前言
導論
第1章 新聞工作的目的是什么?
求知的本能
新聞事業的誕生
網絡時代的新聞自由
新聞是有組織的合作性信息
新聞工作者關于民主的理論
連鎖公眾理論
新的挑戰
第2章 真實:首要且*令人困惑的原則
新聞真實
第3章 新聞工作者為誰服務
從獨立到孤立
對超然原則的強烈反彈
公民而非顧客
防火墻
第4章 經過核實的新聞
被誤解的客觀性
斷言的新聞還是確證式新聞
數字時代核實面臨的挑戰
偏見
核實的技巧
真相的多重來源
第5章 保持獨立
獨立思考
獨立性的演化
行動獨立
重估獨立性
獨立于階層和經濟地位
獨立于種族、民族、宗教和性別
第6章 監督權力并為無聲者發聲
傳統的調查性報道
解釋性調查性報道
對調查的報道
監督者角色遭到削弱
作為訴訟行為的調查性報道
第7章 作為公共論壇的新聞
*早的社交媒體
第8章 引人入勝且息息相關
娛信和煽情的誘惑
一些新方法
第9章 全面、均衡
目標人口統計謬誤
隱喻的局限
被迫夸大
對評估標準的分析
市場營銷挑戰市場營銷
新聞工作者的新型市場調查
真正的網絡評估指標
新型新聞消費者
第10章 對個人良知負責
憑良知辦事絕非易事
誠實文化
思想的多樣性是真正的目標
讓人違背良知的壓力
建設一個能讓良知和多樣性茁壯成長的文化
公民的角色
第11章 公民的權利與義務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法案
致謝
注釋
新聞的十大基本原則:新聞從業者須知和公眾的期待(第三版) 作者簡介
比爾 科瓦奇,紐約時報華盛頓分社前社長,《亞特蘭大憲章報》前總編輯,哈佛大學尼曼基金會策展人,“熱心新聞工作者委員會”首任主席,“卓越新聞項目”高級顧問;曾為《紐約時報雜志》《華盛頓郵報》《新共和》等報刊撰稿。
湯姆 羅森斯蒂爾,美國新聞研究所(弗吉尼亞州阿靈頓)執行主任,“卓越新聞項目”創建者及主管,“熱心新聞工作者委員會”副主席,《洛杉磯時報》媒體評論員,《新聞周刊》首席國會記者;曾為《紳士》《新共和》《紐約時報》《哥倫比亞新聞評論》《華盛頓月刊》等報刊撰稿。
劉海龍,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新聞界》主編。
連曉東,《中國電子報》副總編輯。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