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城市的想象:張鴻聲自選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37688
- 條形碼:9787565737688 ; 978-7-5657-3768-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城市的想象:張鴻聲自選集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了存在于文本本身的創作、閱讀過程與解析之中的城市文學。如果說傳統的城市文學研究較多地存在于前者中的話, 那么“文學中的城市”則思索城市文學的文本性與文本的文學性, 以及怎樣把城市的物理層面、社會層面與文學文本有效地結合起來。像新歷史主義所說的, 既需探索“文學文本周圍的社會存在”, 也要探求文學文本中的城市存在。
城市的想象:張鴻聲自選集 目錄
**輯 城市、地方的現代性想象
“文學中的城市”與“城市想象”研究
從啟蒙現代性到城市現代性——中國新文學初期的上海敘述
“十七年”文學:城市現代性的另一種表達
當代文學中日常性敘事的消亡——重讀蕭也牧《我們夫婦之間》
城市的公共性想象與日常性的消失——以“十七年”上海題材文學為例
“十七年”與“文革”時期的城市工業題材創作 ——兼談滬、京、津等地工人作家群
第二輯 上海的城市身份與形象表達
文學中的上海想象
海派文學的法國文化淵源
三十年代海派文學的法國想象
1950—1970年代文學中上海城市政治身份的敘述
“上海懷舊”與新的全球化想象
第三輯 文學中的上海敘述:物質、空間與身體
海派文學的“小敘事傳統”
晚清文學中的上海敘述
新感覺派小說人物的符碼特征
新感覺派小說的鄉土想象——兼論上海文學中鄉土性敘述的幾種現象
作為遺存的城市資產階級勢力 ——以“十七年”上海文學為例
“十七年”與“文革”時期文學中上海的城市空間敘述
第四輯 北京敘述:文學的與媒介的
空間的意義轉移與社會主義“新北京”——以“十七年”與“文革”詩歌為例
傳統城市性的延續與現代性的建立——老舍話劇中的“新北京”
文學中的“新北京”城市形象——以“十七年”與“文革”詩歌為例
近現代書刊中的北京記述(1900—1949)
外國書刊中的北京記述釋要(1900—1949)
展開全部
城市的想象:張鴻聲自選集 作者簡介
張鴻聲,中國傳媒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文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宣傳委員會主任、北京市政協委員。 主要研究中國現當代文藝,包括構成其基礎的現當代思想文化、城市文化與媒介。主講“中國現當代文學”獲國家級精品課程。科研方面,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當代城市題材文學研究”“中國現代作家藏書文化研究”“中國文學中的法國敘述與法國形象研究”等,主持重大項目“全媒體時代文藝形態變遷研究”,主持北京市社科重大項目“新時代文藝形態發展研究”等數十項。出版《文學中的上海想象》《城市現代性的另一種表述》《北京敘述:帝都、家園與現代性》等十余部,在《文學評論》《新華文摘》等發表論文近200篇。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