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書目答問補正--中華國學文庫 (精)/[清]張之洞編撰 [清]范希曾補正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34735
- 條形碼:9787101134735 ; 978-7-101-13473-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書目答問補正--中華國學文庫 (精)/[清]張之洞編撰 [清]范希曾補正 內(nèi)容簡介
《書目答問》是晚清重臣張之洞(1837—1909)針對學子讀書不知要領而編撰的一部指示治學門徑的目錄書。全書五卷,收書兩千兩百多種,按照經(jīng)、史、子、集、叢書五類編排,大類之下再設小類,每類中依據(jù)時代先后順序,著錄書名、作者姓名、版本等;版本以當世習見為主;重要圖書還撰有按語,指明閱讀方法;書后附《別錄》和《國朝著述諸家姓名略》。本書是清代繼《四庫全書總目》之后一部影響*大的目錄學著作。范希曾在保持《書目答問》體例的基礎上,糾正了原書中作者、姓名、版本方面的一些錯誤,補充了1874年以后各書的新版本,增加了1930年前出版的與原書所收性質(zhì)相近的圖書一千二百余種。《書目答問補正》備受重視,開始在各種版本中占據(jù)主流地位。這次整理,以1963年中華書局影印本為底本,參校了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瞿鳳起先生校點本,并把江人度《書目答問箋補》在各小類末尾的鉤乙符號“┙”下所加的文字說明補錄進去,用〔〕括出。另外,張之洞的《輶軒語?語學第二》、《四川省城尊經(jīng)書院記》、《勸學篇?內(nèi)篇?守約第八》三篇文字收作附錄。
書目答問補正--中華國學文庫 (精)/[清]張之洞編撰 [清]范希曾補正 目錄
序
書目答問略例
書目答問補正卷一 經(jīng)部
正經(jīng)正注**
列朝經(jīng)注經(jīng)說經(jīng)本考證第二
小學第三
書目答問補正卷二 史部
正史**
編年第二
紀事本末第三
古史第四
別史第五
雜史第六
載記第七
傳記第八
詔令奏議第九
地理第十
政書第十一
譜錄第十二
金石第十三
史評第十四
書目答問補正卷三 子部
周秦諸子**
儒家第二
兵家第三
法家第四
農(nóng)家第五
醫(yī)家第六
天文算法第七
術數(shù)第八
藝術第九
雜家第十
小說家第十一
釋道家第十二
類書第十三
書目答問補正卷四 集部
楚辭**
別集第二
總集第三
詩文評第四
書目答問補正卷五 叢書
古今人著述合刻叢書目
國朝一人自著叢書目
附一 別錄
群書讀本
考訂初學各書
詞章初學各書
童蒙幼學各書
勸刻書說
附二 國朝著述諸家姓名略
經(jīng)學家
史學家
理學家
經(jīng)學、史學兼理學家
小學家
文選學家
算學家
校勘之學家
金石學家
古文家
駢體文家
詩家
詞家
經(jīng)濟家
跋
附錄
輶軒語·語學第二
四川省城尊經(jīng)書院記
勸學篇·內(nèi)篇·守約第八
書目答問補正--中華國學文庫 (精)/[清]張之洞編撰 [清]范希曾補正 作者簡介
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又是總督,稱“帥”,故時人皆呼之為“張香帥”。晚清名臣、清代洋務派代表人物,“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于貴州興義”。咸豐二年(1852年)十六歲中順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歲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歷任教習、侍讀、侍講、內(nèi)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多次署理,從未實授)、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有《張文襄公全集》。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范希曾(1899—1930),著名目錄學家,字耒研,號穉露。1899年生于江蘇淮陰(今稱淮安市)清河區(qū),幼孤力學。1919年入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文史地部,師從史學大師柳詒徵,與景昌極、繆鳳林、張其昀、陳訓慈等為同學。先后撰著了《南獻遺征箋》、《評〈清史稿·藝文志〉》、《天問校語》等,深為柳詒徵賞識。1927年,柳詒徵為南京國學圖書館館長,他被邀入館編目。柳詒徵除了讓他協(xié)助編修《國學圖書館圖書總目》外,讓他集中時間,從事《書目答問》的研究、補正。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jīng)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