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大學化學實驗教程(上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52986
- 條形碼:9787122452986 ; 978-7-122-45298-6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學化學實驗教程(上冊) 內容簡介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本書是編者總結多年來各類大學化學實驗教學與研究方面的改革成果,并設計新的實驗教學體系和模式編寫而成的,
全書分上、下兩冊,共分10章五大部分,分別是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基本實驗、創新研究性實驗和附錄,將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儀器分析等實驗,編排為基本實驗與創新研究性實驗兩大塊,其中基本實驗又分為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與設計性實驗。一方面增加項目式探究實驗內容,另一方面選取教師科研課題成果開設創新性實驗項目,并接入數字化拓展資源,融入大情懷、大格局的思政元素;同時,針對不同理科和工科專業,開設能源、環境、材料、食品、生物、制藥、水利、機械、交通、土木類等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實驗項目,全方位培養學生學習化學實驗的“好奇心”和“智能制造”,交叉融合,以適應行業、產業、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
大學化學實驗教程(上冊)》共收錄實驗項目114個,其中三性實驗達95個,占83%。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化學、化工、輕工、環境、材料、農業、食品、生物、制藥、醫學以及土木、水利、機械、交通等理工科專業學生的大學化學實驗教材,也可供其他專業科研和技術人員參考。
大學化學實驗教程(上冊) 目錄
**節 緒 論 1
第二節 實驗室規則與制度 2
第三節 實驗室的安全與防護 3
第四節 實驗結果與數據處理 7
第五節 大學化學實驗基礎知識 12
第六節 大學化學實驗通用基本操作 16 第二章 大學化學基本實驗(Ⅰ)(無機化學)
**節 基礎性實驗 45
實驗一 儀器的認領和洗滌 45
實驗二 玻璃加工和塞子鉆孔 46
實驗三 解離平衡 50
實驗四 平均反應速率、反應級數和活化能的測定 53
實驗五 弱電解質電離常數的測定 56
實驗六 氧化還原與電化學 58
實驗七 一些無機化合物的性質 62
實驗八 配合物的生成、性質和應用 66
實驗九 銀氨配離子配位數的測定 69
實驗十 磺基水楊酸合銅配合物的組成及其穩定常數的測定 72
第二節 綜合性實驗 74
實驗十一 s 區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74
實驗十二 p 區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78
實驗十三 d 區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83
實驗十四 ds 區元素重要化合物的性質 87
實驗十五 硫酸亞鐵銨的制備 91
實驗十六 氯化鈉的提純 93
實驗十七 三草酸合鐵(Ⅲ)酸鉀的制備及其配陰離子電荷的測定 94
實驗十八 溶膠-凝膠法制備納米二氧化鈦 96
實驗十九 發光稀土配合物 Eu(phen)2(NO3)3的制備 98
實驗二十 硫代硫酸鈉的制備 100
實驗二十一 利用廢鋁罐制備明礬 102
實驗二十二 由軟錳礦制備高錳酸鉀 104
實驗二十三 由白鎢礦制備三氧化鎢 105
實驗二十四 由鈦鐵礦提取二氧化鈦 108
實驗二十五 過碳酸鈉的制備及產品質量檢驗 110
實驗二十六 磷酸鹽在鋼鐵防蝕中的應用 112
第三節 設計性實驗 114
實驗二十七 水溶液中Fe3 、Co2 、Ni2 、Mn2 、Al3 、Cr3 、Zn2 等的分離和檢出 114
實驗二十八 三氯化六氨合鈷(Ⅲ)的合成和組成的測定 116
實驗二十九 無機顏料鐵黃的制備 118
實驗三十 稀土有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與發光性能研究 120
實驗三十一 鉬硅酸的制備及性質測試 121
實驗三十二 乙酸銅的制備與分析 123
實驗三十三 過二硫酸鉀的制備與性質 124 第三章 大學化學基本實驗(Ⅱ)(分析化學)
**節 基礎性實驗 127
實驗一 分析天平的稱量練習 127
實驗二 鹽酸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128
實驗三 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濃度的比較 130
第二節 綜合性實驗 131
實驗四 有機酸摩爾質量的測定 131
實驗五 混合堿的測定 133
實驗六 硫酸銨中含氮量的測定 134
實驗七 蛋殼中碳酸鈣含量的測定 135
實驗八 水的總硬度測定 136
實驗九 混合試樣中Pb2 、Bi3 含量的連續測定 137
實驗十 鋁合金中鋁含量的測定 139
實驗十一 試樣中過氧化氫含量的測定 140
實驗十二 重鉻酸鉀法測定鐵礦石中鐵的含量 141
實驗十三 碘量法測定銅含量 143
實驗十四 水樣中化學需氧量的測定 146
實驗十五 直接碘量法測定水果中維生素 C 的含量 147
實驗十六 氯含量的測定 148
實驗十七 鄰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測定鐵 150
實驗十八 鋼鐵中鎳含量的測定 153
實驗十九 BaCl2·2H2 O 中鋇含量的測定 154
實驗二十 水泥熟料中SiO2、Fe2 O3、Al2 O3、CaO 和MgO 含量的測定 156
第三節 設計性實驗 161
實驗二十一 酸堿滴定方案設計 161
實驗二十二 配位滴定方案設計 163
實驗二十三 氧化還原滴定方案設計 164
實驗二十四 石灰石中鈣含量的測定 165
實驗二十五 漂白精中有效氯和總鈣量的測定 165
實驗二十六 黃連素片中鹽酸小檗堿的測定 165
實驗二十七 Fe2O3 與 Al2 O3 混合物的測定 166
實驗二十八 鉛精礦中鉛的測定 166 第四章 大學化學基本實驗(Ⅲ)(儀器分析)
**節 基礎性實驗 167
實驗一 氣相色譜填充柱的制備 167
實驗二 苯系混合物的定性分析 168
實驗三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混合物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譜分析 170
實驗四 用薄膜法制樣測定聚乙烯和聚苯乙烯膜的紅外吸收光譜 171
實驗五 用溴化鉀壓片法制樣測定苯甲酸紅外吸收光譜 172
實驗六 紅外吸收光譜法鑒定鄰苯二甲酸氫鉀和正丁醇 174
第二節 綜合性實驗 175
實驗七 用歸一化法定量分析苯系混合物中各組分的含量 175
實驗八 苯系混合物中各組分含量的氣相色譜分析———內標法定量 177
實驗九 氣相色譜法測定白酒中乙酸乙酯 178
實驗十 稠環芳烴的高效液相色譜法分析及柱效評價 179
實驗十一 奶制品中防腐劑山梨酸和苯甲酸的測定 182
實驗十二 離子色譜法測定火電廠用水中SO2-4 和NO-3 的含量 183
實驗十三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水樣中苯酚類化合物 186
實驗十四 離子選擇性電極法測定水中微量的F- 187
實驗十五 循環伏安法測定鐵氰化鉀 188
實驗十六 自來水中鈣、鎂含量的測定 191
實驗十七 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鈣片中鈣含量 193
實驗十八 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定色氨酸的含量 195
實驗十九 紫外吸收光譜測定蒽醌粗品中蒽醌的含量 197
實驗二十 苯甲酸、苯胺、苯酚的鑒定及廢水中苯酚含量的測定 198
實驗二十一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自來水中硝酸鹽氮 200
實驗二十二 紅外吸收光譜法測定車用汽油中的苯含量 202
實驗二十三 核磁共振波譜儀測定乙酸乙酯和丙磺舒 203
實驗二十四 粒度儀測定果汁中微粒粒徑 204
第三節 設計性實驗 205
實驗二十五 甲酚同分異構體的氣相色譜分析 205
實驗二十六 白酒中甲醇的氣相色譜分析 206
實驗二十七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復方阿司匹林 206
實驗二十八 電解二氧化錳中銅和鉛的含量測定 206
實驗二十九 光譜分析法測定工業廢水中三價鉻和六價鉻含量 207
實驗三十 紙張中金屬離子含量的測定 207
實驗三十一 活性炭對染料吸附的紫外-可見光譜分析 207
實驗三十二 生物樣品中游離氨基酸的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 208
實驗三十三 碳酸飲料中防腐劑苯甲酸鈉的測定 208
實驗三十四 HPLC 法測定雷貝拉唑鈉中雜質含量 209 第五章 創新研究性實驗
實驗一 化學沉淀法去除廢水中的鎘 210
實驗二 喹諾酮類銅配合物的制備 211
實驗三 火電廠脫硫石膏制備硫酸鈣晶須 211
實驗四 以磷石膏為原料制備納米碳酸鈣 212
實驗五 DNA 介導熒光銅納米簇的合成 212
實驗六 CdSe 量子點的制備及其光學性質調控 213
實驗七 電子廢料中金的綠色特異性回收 214
實驗八 電廠水質綜合檢測 217
實驗九 自組裝膜金電極用于微量汞離子的檢測研究 217
實驗十 新型金納米顆粒傳感膜的制備和表面修飾 217
實驗十一 電化學分析法用于食品中微量亞硝酸根的檢測 218
實驗十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火電廠水汽中微量鐵、銅、鋅 218
實驗十三 奶粉中微量元素Zn、Cu 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 218
實驗十四 電位滴定法測定維生素B1 藥丸中維生素B1含量 219
實驗十五 金納米顆粒的制備及紫外光譜分析 219
實驗十六 仿生納米孔道用于手性氨基酸的檢測 219
實驗十七 核酶傳感體系的熒光光譜分析 220
實驗十八 未知有機物的結構鑒定 220
實驗十九 卷煙紙助燃劑的快速測定 220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 A 常用指示劑 222
附錄 B 常用緩沖溶液的配制 224
附錄 C 常用濃酸、濃堿的密度和濃度 225
附錄 D 常用基準物質及其干燥條件與應用 226
附錄 E 原子量表 227
附錄 F 常用化合物的分子量表 228
附錄 G 儀器分析常用儀器介紹 230
大學化學實驗教程(上冊) 作者簡介
李丹,女,中共黨員,博士,副教授,長沙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基礎化學教研室主任。長期致力于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專注于現代化和信息化教學,獲得多項教學成果:《分析化學》湖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負責人;《儀器分析》湖南省線上一*流課程負責人,《分析化學》長沙理工大學十大喜愛線上課程、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儀器分析》長沙理工大學精品課程,教學成果獎2項。個人榮獲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手、長沙理工大學“教學奉獻獎”、長沙理工大學“師德標兵”,長沙理工大學“芙蓉百崗明星”、長沙理工大學“優秀教師”,長沙理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長沙理工大學教學優秀獎等榮譽。指導學生獲得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2項,省級1項,校級1項。指導學生獲得各項學科競賽20余項。 科研方面: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橫向項目3項、重點實驗室項目3項,發表20余篇科研論文,10余實用新型專利,參與國內多家高精密電子電路企業的科技水平提升和科研交流活動,以及創新技術產業化攻關過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