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469184
- 條形碼:9787519469184 ; 978-7-5194-6918-4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十分發達,是我國優秀史學遺產的一個重要方面,有著多樣的編纂形式、豐富的編纂思想、悠久的史官設置和修史制度、突出的歷史編纂成就,需要認真研究、總結和借鑒。
本書名為《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主要討論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的產生和發展。突出社會變遷與歷史編纂學發展的互動關系,尤其是學術思想的嬗變與歷史編纂學的變革;二是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形式。重點剖析各種史書體裁的產生、發展、特點等,揭示中國古代史書體裁的辯證發展規律;三是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思想。重點挖掘史書體裁背后的思想和觀念,重視從中國史學史發展的過程中論說每一種史書體裁的變化及其觀念的變革。依此,將全書析為上、中、下三編,力圖系統挖掘和總結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的歷史、理論和方法等,探討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在觀念、方法、理論等方面的思想成就,總結其利弊得失,弘揚中國傳統史學的民族特色,為當今的歷史編纂實踐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鑒。
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 目錄
上編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的產生和發展
**章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的發展軌跡
**節從口耳相傳到歷史記事
第二節歷史編纂學的起步:先秦
第三節歷史編纂學趨于成熟:兩漢
第四節歷史編纂學的大發展:魏晉南北朝
第五節歷史編纂學的繁榮:隋唐宋元
第六節歷史編纂學的反思和總結:明清 第二章學術思潮嬗變與歷史編纂學的變革
**節諸子之學與先秦歷史編纂學
第二節黃老思想與漢初歷史編纂學
第三節經學獨尊與漢代正統史學
第四節儒釋道交融碰撞與魏晉隋唐修史之風的盛行
第五節理學思潮與宋元明歷史編纂學
第六節經世實學與明清歷史編纂學
中編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形式
**章史書體裁和體例
**節史書的體裁
第二節史書的體例
第三節名與實之爭
第四節繼承與創新的自覺意識 第二章編年體和紀傳體
**節編年體
第二節紀傳體 第三章典制體和紀事本末體
**節典制體
第二節紀事本末體 第四章史注、史評和史考
**節史注體
第二節史評體
第三節史考體 第五章國別體、地志體和學案體
**節國別體
第二節地志體
第三節學案體 第六章譜牒和筆記
**節譜牒
第二節筆記 第七章類書和叢書
**節類書
第二節叢書
下編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思想
**章《春秋》學與傳統編年體的史學觀念
**節《春秋》的史法和史義
第二節《左傳》:敘事與論史相結合
第三節《漢紀》:“通比其事,例系年月”
第四節《資治通鑒》:“因丘明編年之體,仿荀悅簡要之文”
第五節實錄體及其編纂觀念
第六節綱目體及朱熹的編纂學思想
第七節《春秋》學與歷史編纂學 第二章從前四史看紀傳體編纂觀念的變化
**節《史記》:司馬遷的“通變”思想與一家之言
第二節《漢書》:班固的皇朝意識與“斷代為書”
第三節《三國志》:陳壽的全局意識與人物品第
第四節《后漢書》:范曄的類例思想與整體史觀
第五節紀傳體編纂觀念的演變 第三章典制體編纂觀念的進步
**節《通典》:“統括史志,會通古今”
第二節《通志》:“會通之義,自得之書”
第三節《通考》:“變通張弛之故”
第四節“三通”與典制史的發展 第四章紀事本末體史書的編纂觀念
**節《通鑒紀事本末》:“區別其事而貫通之”
第二節《宋史紀事本末》:“論次宋事而比之”
第三節《明史紀事本末》:“廣稽博采,勒成一編”
第四節“因事命篇”與“盡事之本末” 第五章學案體與黃宗羲的編纂學思想
**節學案體的創立
第二節黃宗羲的歷史編纂學思想 第六章史注、史考、史論中的歷史編纂觀念
**節經世致用的治史宗旨
第二節鑒往訓今的史學功用
第三節直筆求真的撰述原則
第四節博采慎擇的取材標準
第五節辭達為上的表述要求
第六節謹嚴靈活的書法義例 第七章劉知幾的歷史編纂學思想
**節“辨其指歸,殫其體統”
第二節“多譏往哲,喜述前非”
第三節“六家二體”
第四節“五志三科”
第五節“博采善擇”
第六節“敘事為先,簡要為主”
第七節“直書”與“曲筆”
第八節“史才三長”
第九節“生人之急務,國家之要道”
第十節“求實錄”與“揚名教” 第八章章學誠的歷史編纂學思想
**節“史學所以經世”
第二節“六經皆史”
第三節“史法”與“史意”
第四節“記注”與“撰述”
第五節“史德”與“文德”
第六節“通史”與“通變”
第七節“志乃史體” 余論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的二重性 后記
中國古代歷史編纂學 作者簡介
白云,男,1965年10月生,云南建水人,云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全國歷史教師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云南省史學會理事、云南師范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學位委員會委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中國史學史、歷史文獻學教學與研究。在中華書局、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中國古代史學批評史論綱》《史通》(上下)等著作6種,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主持和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項目等18項。榮獲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二等獎、三等獎等多項,榮獲云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榮獲云南省教學名師、云南省優秀教師、全國教育碩士優秀導師等榮譽。
- >
史學評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