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淮師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9172027
- 條形碼:9787309172027 ; 978-7-309-17202-7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淮師史學:::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具體內容包括:商周家族墓地所見族徽文字與族氏關系、定量考古學研究述略——兼談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中的應用、《史記》“迭見法”考論、關于《氾勝之書》“積穰于溝間”的釋讀、知識進化視域下輯錄體提要的嬗變、歐陽修論考史、論宋明以來集錄碑傳的史學傳統、聞本《舊唐書》初印本與后印本的差異等。
淮師史學::: 目錄
上編
商周家族墓地所見族徽文字與族氏關系
定量考古學研究述略——兼談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中的應用
《史記》“迭見法”考論
關于《汜勝之書》“積穰于溝間”的釋讀
知識進化視域下輯錄體提要的嬗變
歐陽修論考史
論宋明以來集錄碑傳的史學傳統
聞本《舊唐書》初印本與后印本的差異
清代官員子弟科舉的制度設計
汪志伊《荒政輯要》所見之荒政思想
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孤本《新安女行錄》
轉型與重構:論近代圖書館對方志學的影響
胡適年譜思想略論
實地考察與顧頡剛的學術研究
皖南事變后新四軍的正規化建設——以新四軍第五師為例
湯志鈞與臺灣學術界的交往及其影響
后小三線建設時代的企業與地方經濟:以安徽池州為例
日本文化視野中的“中國”
《圣伯丁年代記》淺探:兼論加洛林年代記的特點
地緣政治研究中的“盎格魯一撒克遜”傳統
“弗勞德病”:科學主義史學的理性缺失
析“二戰”歐洲中立國之“中立”
下編
簡帛文獻與中國早期史學史研究
《大學》篇“格物”本義新思
論秦漢相權之變遷
因地而生:歷史時期的佛教與徽州社會
唐代頒賜鐵券的對象及其特征
史學理論視野下的唐修正史探析
論北宋西北熟戶的發展與國家認同——以黨項小胡部族為例
“太虛無形”與“太虛即氣”的語言分析
蘇軾《觀自在菩薩如意輪陀羅尼經》抄考
勸募與捐獻:宋代南方橋梁建設中民間資金籌措方式述論
明唐順之《左氏始末》芻議
乞留:明代輿論的清官期盼與官員調留
“考索之功”與史學批評
論王闿運兵事議論中的史學觀
“從地理談起”:晚清民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書寫模式
呂思勉通史撰述對其斷代史著作的影響
近代中國海防思想與晚清海軍法制化實踐及其當代啟示
論胡適蘇俄觀的演變
論《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對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的影響
戰爭、地貌改造與社會動員
——華北平原抗日根據地軍民挖道溝運動研究
日偽經濟統制與上海郊縣手工業的變遷(1937-1945)
“二戰”后國民政府對德僑的管理
新中國成立初期烏魯木齊市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歷史考察
現代文明的生發邏輯與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時代建構
從藤原京到平城京:日本古代都城形制的演進過程研究
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視域下歷史虛無主義批判研究述評
歷史經驗的可靠性——休謨歷史哲學探微
古為今用——論美國革命中羅馬史的發掘和利用
新加坡華族文化的建構與彷徨——以新謠運動與七月歌臺為例
當前中東政局新發展中的部落文化因素分析
“史料實證”素養培養的主要抓手——以《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為討論中心
“圖像釋史”的美學向度與文化視野
引領學生入史的項目學習活動設計探微
后記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