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數字金融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024479
- 條形碼:9787522024479 ; 978-7-5220-2447-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金融概論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特征和數實融合深度發展,著眼數字技術驅動和數據要素賦能“雙重”維度,圍繞金融機構、金融業務、金融監管等數字化轉型視角構建數字金融體系,探討了數字中國和金融強國建設背景下我國金融數字化轉型動因、表現、特征、模式、典型案例及發展趨勢。與此相對應,本書統籌數字經濟暨數字化轉型經濟學邏輯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暨金融科技支撐,圍繞金融機構 (銀行、證券、保險)、金融業務(供應鏈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監管(反欺 詐和監管科技)等領域構建我國數字金融框架、探討數字金融發展,并將全書內 容劃分為三篇、十一章。本書內容詳實,可讀性強。
數字金融概論 目錄
**篇 數字金融基礎
**章 數字金融概述3
**節 走近數字金融3
第二節 我國數字金融發展概況11
第三節 我國數字金融發展挑戰、機遇與未來展望16
第四節 數字金融主要研究內容20
第二章 數字金融經濟學邏輯基礎29
**節 融入數據要素的內生增長理論框架:生產函數視角29
第二節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現實基礎支撐:技術與數據33
第三節 數字金融:金融領域數實融合實踐40
第三章 數字金融信息技術基礎57
**節 互聯網:數字金融的基礎承載57
第二節 大數據技術:數字金融的知識源泉61
第三節 人工智能:數字金融的核心引擎66
第四節 云計算:數字金融的動力支撐71
第五節 物聯網:數字金融的泛在感知77
第六節 區塊鏈:數字金融的安全保障81
第四章 銀行業數字化91
**節 走近銀行業數字化91
第二節 銀行業數字化發展邏輯與路徑99
第三節 我國銀行業數字化發展的典型場景106
第四節 我國銀行業數字化發展前景114
第五章 證券業數字化123
**節 走近證券業數字化123
第二節 證券業數字化發展邏輯與路徑127
第三節 我國證券業數字化發展的典型場景134
第四節 國內外證券業數字化發展比較145
第六章 保險業數字化159
**節 走近保險業數字化159
第二節 保險業數字化發展邏輯與路徑166
第三節 我國保險業數字化發展典型場景174
第四節 我國保險業數字化發展前景180
第七章 數字普惠金融188
**節 走近數字普惠金融188
第二節 我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邏輯與現實路徑199
第三節 數字普惠金融應用實踐與典型場景207
第四節 我國數字普惠金融現狀與展望211
第八章 數字金融新業態221
**節 走近數字金融新業態221
第二節 數字供應鏈金融224
第三節 物聯網金融231
第四節 綠色金融數字化237
第五節 我國數字金融新業態未來展望243
第九章 數字人民幣252
**節 走近數字人民幣252
第二節 數字人民幣運行基本原理簡析260
第三節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與影響263
第四節 走向新時代的數字人民幣270
第三篇 數字金融風險管理和監管
第十章 數字金融反欺詐281
**節 走近數字金融反欺詐281
第二節 數字金融反欺詐理論基礎、技術支撐與操作流程287
第三節 數字金融反欺詐技術分析與實踐應用294
第四節 數字金融反欺詐發展趨勢與展望303
第十一章 數字金融監管312
**節 走近數字金融監管312
第二節 金融監管與數字科技317
第三節 數字金融監管業務應用實踐324
第四節 我國數字金融監管發展趨勢與展望332
附錄一“數字金融”大事記341
附錄二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349
附錄三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356
附錄四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360
附錄五 我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理論邏輯和關鍵路徑364
后記377
數字金融概論 作者簡介
劉永彪
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后,教授。現任金陵科技學院校長;先后供職于中共中央黨校、海南省旅游總公司、南京高新區管委會,曾擔任南京證券、南京市金融辦、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要領導職務。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哈佛大學
商學院訪學;兼任(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農學會副理事長,受聘東南大學、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兼職教授。主持完成省部級、市廳級等課題20余項,參與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在《學習時報》《理論前沿》《中國科技論壇》《新華日報》(理論版)等黨報黨刊、學術期刊、黨政內參刊發研究成果30余篇;出版《南京金融:傳承與創新》《創新型國家的基因工程: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探究》等著作5部。多次榮獲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發展改革委優秀研究成果獎、市優秀調研報告一等獎等獎項。劉永彪
法學博士,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管理學博士后,教授。現任金陵科技學院校長;先后供職于中共中央黨校、海南省旅游總公司、南京高新區管委會,曾擔任南京證券、南京市金融辦、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主要領導職務。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哈佛大學
商學院訪學;兼任(中國)公共經濟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農學會副理事長,受聘東南大學、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兼職教授。主持完成省部級、市廳級等課題20余項,參與完成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5項。在《學習時報》《理論前沿》《中國科技論壇》《新華日報》(理論版)等黨報黨刊、學術期刊、黨政內參刊發研究成果30余篇;出版《南京金融:傳承與創新》《創新型國家的基因工程:中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探究》等著作5部。多次榮獲省、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發展改革委優秀研究成果獎、市優秀調研報告一等獎等獎項。
李忠海
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副教授,南京大學商學院金融學博士、產業經濟學碩士;兼任江蘇省數字技術與產業經濟應用工程研究中心秘書長,曾任國內知名金融集團戰略規劃總監、國內知名金融研究院新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包括數字經濟、產業經濟、公司治理、實證公司金融等。在《管理科學學報》《統計研究》 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余篇,在《新華日報》《唯實》《南京日報》《智庫專報》《南京調研》等黨報黨刊、黨政內參發表成果10余篇,出版《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理論邏輯與現實路徑》《我國國有 企業改革中的管理層激勵研究》等學術專著多部,主持省部級、市廳級課題多項。
汪浩
金陵科技學院商學院教授,管理學博士;江蘇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長江雙碳經濟發展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國際注冊會計師(薪稅師)。主要從事綠色經濟、環境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公開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主持和參與省部級及以上教科研項目20余項;出版專著1部,參編教材5部,參與行業標準制定1項。研究成果分別被南京市人民政府、鳳凰網等采用或引用,獲得市廳級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獎及校級教學成果獎多項。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