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應許與遺忘之間:阿米亥詩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75392
- 條形碼:9787559675392 ; 978-7-5596-753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應許與遺忘之間:阿米亥詩精選 本書特色
以色列*高榮譽“以色列獎”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以色列國寶級詩人阿米亥一生詩作精選耶胡達·阿米亥的詩給予我的影響,便是把我自己的人生打開在我面前——不知怎么就把它打開了,讓我們從頭再活上一次,展現(xiàn)每一時刻的全部豐富之處,并將我從自己的思想牢籠中解放出來。
——特德·休斯
通過將詩歌與日常生活相結(jié)合,耶胡達·阿米亥實現(xiàn)了詩歌主題和語言的革命性變革。
——“以色列獎”頒獎詞
1.以色列國寶級詩人阿米亥一生詩作精選;2.翻譯家劉國鵬傾心獻譯;3.收入雅眾詩歌國外卷,精裝32開,宜收藏宜送人。
1982年以色列獎
在應許與遺忘之間:阿米亥詩精選 內(nèi)容簡介
阿米亥是以色列的重量詩人,也是20世紀*重要的國際詩人之一。他的詩透明、睿智、幽默,既有私密的體驗與個人的生活,也有宏大的命題和集體的記憶。在他的詩里,個人幸福是一切事物的準繩,在動蕩不安的世界上,愛——而非上帝,是專享的避風港。他將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個人情感和普世意義巧妙融合,再現(xiàn)了猶太民族的命運,以及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境遇。 本書從阿米亥一生創(chuàng)作的詩歌中精選出兩百余首佳作,囊括了阿米亥創(chuàng)作生涯的各種風格與主題,完整又精煉地呈現(xiàn)了阿米亥貼近生活又富有想象力的詩歌世界。
在應許與遺忘之間:阿米亥詩精選 目錄
**輯 眼下,以及別的日子(1955)
3 當我還是個孩子
4 母親為我烘焙全世界
5 我們倆在一起,全都形單影只
7 上帝憐憫幼兒園的孩子們
8 我在等我的姑娘,而她的步履已不在那里
9 關于**次戰(zhàn)役的兩首詩
11 雨落在我的朋友們的臉上
12 我的鼻子里滿是汽油味
14 致他瑪?shù)牧赘柚{
18 耶胡達·哈勒維
19 伊本·蓋比魯勒
21 我的父親
22 從時間間隔里的所有空間
23 但現(xiàn)在看起來有多夸張
24 既然水壓勢若千鈞
第二輯 兩個希望之遙(1958)
27 上帝的手伸在世上
28 田野里的一具尸體
29 房間里,三四位
30 不像一株柏樹
32 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34 世上一半的人
36 我想要死在自己的床上
38 致母親
40 那些炸毀房屋的人
41 詩人
42 長發(fā)與短發(fā)的歌謠
第三輯 1948—1962 年詩選(1963)
47 就世界而言
49 本世紀中葉
51 永別了
53 父母的遷徙
55 耶路撒冷
56 他們過問之后,有一陣子了
57 街道
58 向晚的房子
59 洗滌物
60 我們正確的地方61 市長
62 復活
64 頭發(fā)終于干了
65 如同我們身體的印記
66 倘若用苦澀的嘴
67 我們相愛時,房屋竣工了
68 那是夏天,或它的尾聲
69 再一次
71 在仁慈的全副凜冽中
73 我們先別激動
第四輯 而今在喧囂中:1963—1968 年詩選(1968)
77 我之前的世世代代
78 是時候收集證據(jù)了
79 陪伴母親
80 苦澀而粗暴
81 我的父親,我的王
82 公牛歸來
83 橘園之詩
84 我受邀去生活
85 搖籃曲
87 可惜,我們是如此美好的發(fā)明
88 與一位女士遠足
89 夏日贊歌
90 塔基斯·西諾普洛斯,希臘詩人
92 阿庇亞古道
94 我到過羅馬三次
96 若我忘記你,耶路撒冷
98 **場雨
99 此刻,在喧囂中
101 奸細
102 他們愚弄了我們
104 現(xiàn)在就分手
第五輯 不是為了回憶(1971)
107 而非言辭
108 以色列土地上的猶太人
110 耶路撒冷的自殺企圖
111 房子翻新獻詩
113 廢棄的房子
114 野和平
116 利婭·戈德伯格之死
120 我們一絲不掛地躺著,平分秋色
121 不是為了回憶
122 恩戈地考古季的結(jié)束
123 再試試看
124 從前的樣子
第六輯 這一切后面隱藏著某種偉大的幸福(1976)
127 我渾身長得毛茸茸的
128 有關上帝之道的詩篇
129 愛之歌
130 我精疲力竭
131 當一個男人被拋棄
132 一場大戰(zhàn)正在打響
133 給陣亡者的七首挽歌(選)
136 一則預言的回歸
第七輯 時間(1978)
139 1 “持續(xù)性、雷區(qū)和墳墓之歌”
141 3 “今晚,我再次想到”
142 5 “一對戀人在草地上翻滾了”
143 9 “這是什么?一間舊工具房”
144 10 “沒有眼睛看見過”
145 15 “我路過昔日生活的屋子”
146 17 “一曲贊歌,送給我的愛人”
147 19 “一面旗幟是如何誕生的?”
149 20 “這枚炸彈的直徑三十厘米”
150 26 “這個花園里有你的懺悔”
151 31 “在亞當?shù)脑{咒中,我斷了奶”
152 34 “門開錯了”
153 41 “黃昏躺在地平線上,獻血”
154 43 “獨立日,一首歌,一曲贊美詩”
155 46 “你承受著沉甸甸的臀部的重量”
157 48 “某種可怕的渴望襲來”
159 49 “我是一個'被種在溪水之畔'的人”
160 52 “耶路撒冷是一座晃動著我的搖籃城”
161 62 “離開一個你毫無眷戀的地方”
162 63 “一個人背井離鄉(xiāng)既久”
163 68 “雨中,你如此渺小”
164 71 “'他留下了兩個兒子'”
165 72 “我從前的學生在交警部門工作”
166 75 “黎明時分,鳥兒鳴囀”
167 77 “我的上帝,你給我的靈魂”
168 79 “現(xiàn)在救生員全都回家了”
第八輯 偉大的安詳:紛紜的問與答(1980)
173 門已關閉
174 一位阿拉伯牧羊人正在錫安山上尋找他的山羊
176 躺著等候幸福
177 永恒之謎
178 異國他鄉(xiāng)的雨
179 空姐
180 我不知道歷史是否會重演
181 孩子也會是別的什么
182 暗處的的人總是看得清
183 如他們昔日所言,歷史之翼的沙沙聲
185 老城的一家咖啡館
186 和我一道兒走*后的路
188 這樣的女人
189 我夢到一個夢
190 更衣室謠曲
192 耶路撒冷滿是用舊的猶太人
193 愛與痛苦之歌
194 年輕的女孩清晨出門,赳赳如武士
195 眼睛
196 心安理得,心靈和安寧
198 清晨仍是夜間
199 耶路撒冷生態(tài)學
200 游客
201 我們長途跋涉去睡覺
202 熱愛土地
204 從你的偏見徑直來到我的身邊
206 詩永無終結(jié)
207 猶地亞山區(qū)的夏末
208 偉大的安詳:紛紜的問與答
第九輯 恩典時刻(1983)
211 在別的星球上,你或許是對的
212 橘園的芬芳
214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需要一座被遺棄的花園
215 真正的英雄
217 同樣的刺繡,同樣的圖案
218 酒店里
219 花草茶
220 有時,人人都需要一面鏡子
221 那是恩典之日
222 盡量記住某些細節(jié)
224 上帝,我的絕緣層沒了
225 人的一生
227 孩子沒了蹤影
229 渴慕的襲擊
231 一位被打上死亡標記的男子
232 我的野孩子們
233 太陽客棧
235 奇跡
237 眼睛處女
238 真是糟透了
240 一名一絲不茍的女子
241 在海洋博物館
242 哈馬迪亞
244 我看見許許多多他人的面孔
245 雨轉(zhuǎn)瞬將至
第十輯 你從人而來,也將歸于人(1985)
249 躺在病床上的母親
250 現(xiàn)在她在呼吸
251 現(xiàn)在,她沉下去了
252 我惹上了大麻煩
254 稱之為未來的偉大表演
255 我的小女孩窺視
256 哈達西姆的學年結(jié)束了
258 蘋果內(nèi)部
259 愛的記憶——打開遺囑
260 你從人而來,也將歸于人
261 證據(jù)
263 愛的懷念:會怎樣
264 一叢薔薇掛在墻上
265 生命的歷程
268 阿特利特
269 晚婚
271 在游泳池
273 舊金山以北
第十一輯 拳頭也曾是張開的手和手指(1989)
277 我在戰(zhàn)爭中學會了
279 但我們
280 六十公斤的純愛
281 一扇亮著燈的窗戶,黑暗與我同在
282 悲傷和快樂
283 間隙
284 夏日休憩與言語
286 秋日將至及對父母的思念
288 背包客
290 *大的心愿
292 燒毀了的轎車上的**場雨
294 我手提行李箱身處異國他鄉(xiāng)
296 什么樣的人
298 耶路撒冷山區(qū)的夏日黃昏
300 現(xiàn)在的情況就是這樣
301 以法蓮山的秋日來臨
303 這片土地懂得
第十二輯 開,閡,開(1998)
307 而誰將紀念紀念者?
譯后記 313
展開全部
在應許與遺忘之間:阿米亥詩精選 作者簡介
耶胡達·阿米亥(Yehuda Amichai,1924—2000),以色列國寶級詩人,20世紀最為重要的國際詩人之一。他生于德國,十二歲時隨家遷居以色列;參加過二戰(zhàn),戰(zhàn)后當了多年中學老師。他的詩透明而睿智,善于把日常與神圣、愛情與戰(zhàn)爭、個人與民族等因素糅合起來。其詩被譯成近40種語言,他曾多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1982年,他因為“詩歌主題和語言的革命性變革”,獲得了以色列最高榮譽“以色列獎”。
劉國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博士。1996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哲學系,2006年獲意大利米蘭圣心天主教大學天主教會史方向博士學位,2008年于巴黎三大-新索邦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研究領域為現(xiàn)當代天主教會史、比較宗教學、中西文化比較等。著有《剛恒毅與中國天主教的本地化》,譯有《覆舟的愉悅:翁加雷蒂詩選》《瀝青上的臉頰:奧爾達尼詩選》《的里雅斯特與一位女性》《回聲之巢:帕索里尼詩選》《烏賊骨:蒙塔萊詩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