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巴蜀鄉土建筑/巴蜀鄉土建筑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79444
- 條形碼:9787545579444 ; 978-7-5455-7944-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巴蜀鄉土建筑/巴蜀鄉土建筑文化 本書特色
1.入選四川省年度重點出版規劃項目。
2.“巴蜀古鎮之父”季富政30余年學術調查和理論研究的精華匯集。資料價值和理論價值兼備。
3.通過探討巴蜀民居和聚落的形成、發展與演變,揭示出隱藏在背后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因素,是巴蜀鄉土建筑研究代表性成果。
4.100余幅精美手繪圖和照片,為研究巴蜀鄉土建筑提供了形象化的依據和資料。
5.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吳慶洲作序,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王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劉克成鼎力推薦。
6.精美雙封,鎖線裝訂,燙金工藝。顏值和閱讀體驗俱佳。
巴蜀鄉土建筑/巴蜀鄉土建筑文化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作者十數篇關于巴蜀民居和聚落的研究文章,從不同的主題和角度來探討巴蜀民居和聚落的形成、發展和演變,揭示出隱藏在背后的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因素,是一部可讀性極強的巴蜀鄉土建筑研究著作。
巴蜀鄉土建筑/巴蜀鄉土建筑文化 目錄
東漢畫像磚《庭院》圖像研讀
巴蜀發現明代民居所產生的聯想
關于巴蜀明代民居
和清代民居的比較
鄉場、鄉鎮、場鎮、城鎮、城市
小結
成都民居文化散打
七品宅邸的素雅氣象
花樹繁茂繞宅生
蓉城深處輝煌木宅
城中隨意“鄉間”院
鮮見東山大瓦屋
走馬街上一商宅
風姿綽約小姐樓
“康居”有株銀杏樹
“友廬”來歷點滴
鄉情濃郁客家屋
石靈鄉間一碉樓
唐昌“廣居”東街梁
成都市井民居窗口
尋常百姓門
火巷墻中門
美人靠
凌空陋巷小姐樓
家家都有取景框
廂房作花廳
岸樹參差若有情
東城拐街府河邊
畫一般的屋面
府河邊上吊腳樓
東門橋頭“大雜院”
抵攏倒拐十字街
小巷深處窺大街
平街小樓剛適合
街口有墩“洋房子”
連排民居一“當頭”
充滿聯想的屋面
庭院廂房與門飾
灶君廟街灶君廟
門的藝術
假得“資格”樓中門
幽默的亭子門
自成樓廊為一統
素凈小宅百姓家
北門碼頭形一斑
店面同門
大樹蔭了河岸家
不知何國門
下廳內壁裝飾
三合院得水中趣
滿窗臨河一人家
西裝瓜皮帽門
里坊無門之門
靜謐的屋面
落葉撒滿屋面
臨河小屋廊作門
再說北門老橋頭
川西民居辯說
四川明清鄉土客棧
石達開曾住過的新津縣花橋高升客棧
益合堂
大邑新場集股客棧
成都邱家祠堂
祠堂概說
祠堂建筑
祠堂建筑實例
邱家祠堂選址
邱家祠堂概況
峨眉塘房“陳始皇”近代民居
重慶碉樓類型演變
羌民居主室中心柱窺視 聚落篇
巴蜀聚落民俗探微
巴蜀地區無自然聚落現象范圍
從“百姓愛幺兒”民俗說起
巴蜀地區一些聚居現象
地緣、志緣、血緣關系構架市街聚落
散居得以延續的綜合因素
回到研究的原點
神秘的成都古鎮
三峽場鎮環境與選址
成都城市“山”與軸線遐想
巴蜀場鎮聚落脈象
創造世界*大的羌族聚落群城市形態 發現散居·發現聚落
關于散居
關于聚落 后記
巴蜀鄉土建筑/巴蜀鄉土建筑文化 作者簡介
季富政(1943—2019)
重慶市人,畢業于西南師范學院美術與漢語言文學系。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致力于巴蜀鄉土建筑研究。四川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國家文物局三峽庫區淹沒古橋專題隊長、四川省建筑師學會學術委員。著有《巴蜀城鎮與民居》《中國羌族建筑》《四川民居散論》《四川小鎮民居精選》《中國傳統建筑鋼筆表現技法》《三峽古典場鎮》等書。發表文章近百篇、美術作品上百幅,曾多次參加國際、國內傳統建筑及文化學術會議。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