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寓醫于食:中國人的飲食智慧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53274
- 條形碼:9787117353274 ; 978-7-117-35327-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寓醫于食:中國人的飲食智慧 本書特色
以美食傳承為媒將古人食醫文化與現代醫學的營養膳食巧妙結合寓醫于食,開啟國人健康飲食新思路 平衡就是健康,調整就是治療
寓醫于食:中國人的飲食智慧 內容簡介
本書從神農嘗百草講起,講古人的食醫文化與現代醫學研究進展巧妙結合,將民族的文化自信與百姓的餐桌結合,有情感共鳴,又有接地氣的闡述,內容豐富,觀點有依據。全書涵蓋七部分,分別是古人的飲食理念、農耕文明奠定了百姓的膳食基礎、護佑國人健康的發酵食品、中餐“養助益充循自然”的生態理念、古代與現代科學相結合的探索、生態與食品、建立合理的食品消費理念,共計百余個話題,托舉起主題,是一本適合家庭收藏閱讀的食醫文化讀本。
寓醫于食:中國人的飲食智慧 目錄
壹.民以食為天—飲食者人之命脈也
**章中華民族食療的艱難探索/3
一、農耕文明對人類健康的貢獻//3
二、中餐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主副食分明/5
第二章食物的“四性”“五味”與“歸經”/8
一、中醫對食物“四性”的認識/8
二、中醫對食物“五味”的認識/11
三、中醫的歸經理論/13
第三章現代“功能食品”與中醫食療/16
一、防治疾病不能依靠營養素,而要依靠食物/16
二、歐洲營養學界提出“功能食品”的概念/18
第四章餐桌上的民族智慧/20
一、我國居民健康調查的重大發現/20
二、中餐具有顯著的食療功能/22
三、低溫烹飪是對人類健康的貢獻/25
四、筷子是中餐的國粹/29
第五章孔府菜是中餐的歷史櫥窗/31
一、孔府菜的形成和發展/31
二、孔府菜的特點/32
三、孔府菜的飲食文化意境/34
第六章中餐養生保健的湯羹文化/35
一、“廚子的湯,戰士的槍”/35
二、養生離不開食療羹湯/39
三、西餐中的各式羹湯/41
四、幾款療效卓著的食療湯羹/43
貳.“養助益充循自然”的生態食療理念
**章中醫食療發展的歷史脈絡/51
一、中醫食療的偉大實踐/51
二、元代食療藥膳專著《飲膳正要》/52
第二章《傷寒雜病論》《齊民要術》和《本草綱目》/55
一、《傷寒雜病論》首創食療應用/55
二、《齊民要術》奠定了食療的物質基礎/57
三、《本草綱目》創立了獨特的食療體系/59
第三章明代食療名著《救荒本草》與《野菜譜》/62
一、“可食用本草”領域的開拓/62
二、黎民百姓能看懂的《野菜譜》/65
三、藥食同源的防疫食品—野菜/66
第四章草能食者為蔬,蔬者疏通壅滯也/78
一、蔬菜是生存型食物/78
二、藥食兼優的十字花科蔬菜/81
三、十字花科蔬菜的種類與健康功能/82
第五章時令蔬菜對健康的貢獻/89
一、四季養生離不開時令蔬菜/89
二、北京地區各個節氣的時令蔬菜/90
三、莖葉類蔬菜的食療功能/91
四、瓜果類蔬菜的食療功能/100
五、豆莢類蔬菜的食療功能/105
六、古老而新興的芽類蔬菜/109
七、有保健功能的塊根類蔬菜/111
八、能保健、抗癌的花類蔬菜/113
九、有神奇保健功能的魔芋/114
第六章抗疫防病的蔬菜“四大金剛”/118
一、大蒜是“地里長出來的青霉素”/118
二、大蔥食療功能卓著/121
三、洋蔥是可蔬可藥的食療佳品/123
四、“男子不可百日無姜”/125
.膳食纖維、谷物與薯類,發酵食品與茶
**章膳食纖維與腸道微生態/129
一、膳食纖維營養功能的研究探索/129
二、從抗生素時代轉變為微生態時代/132
三、人類“第二基因組”/137
四、腸道微生物研究進展與展望/138
第二章“得谷者昌,失谷者亡”/141
一、主食稻米與小麥/141
二、粥飯乃世間**補人之物/143
三、谷子養育了中華民族/146
四、健脾胃、化積食的大麥/148
五、預防糖尿病的莜麥/150
六、蕎麥是健康的衛士/151
七、粗雜糧的健康功能/154
第三章薯類食物/156
一、根莖類主食番薯/156
二、既補先天又補后天的山藥/157
三、軟堅化結,治瘰疬的芋頭/161
四、有減肥功能的馬鈴薯/163
第四章源遠流長的發酵食品/166
一、發酵食品的歷史/166
二、發酵蔬菜/168
三、發酵肉制品與乳制品/171
四、人類飲用的發酵酒/172
五、“家有二兩醋,不用請大夫”的釀造醋/178
六、傳統發酵食品—醬類/181
七、中餐發酵食品豆豉/183
八、被譽為“中式奶酪”的豆腐乳/184
九、發酵食品中有益健康的功能成分/186
第五章茶為萬病之藥,勿忘飲茶健身/189
一、中國人與茶的不解之緣/189
二、茶葉的養生保健功能/190
三、中國茶葉的種類與食療功能/191
四、茶葉所含生物活性成分與健康功能/195
./動物性食物、油脂與調味品
**章肉類食材的食療作用/203
一、補腎養胃,滋肝潤膚的豬肉/203
二、古人云“羊肉效同人參”/204
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的牛肉/205
四、美容保健的兔肉/207
五、有補益氣血之功的驢肉/207
第二章禽類食材的食療應用/208
一、有“食補之王”稱譽的雞類/208
二、滋陰補虛的鴨類/209
三、強身補虛、防病抗癌的鵝/210
第三章被稱為“一條腿”的魚類食材/212
一、有“開胃健脾”之功的鯉魚/212
二、健脾利水的鰱魚與鳙魚/213
三、健脾胃補肝腎的鱸魚/214
四、利五臟補中氣的武昌魚/215
五、通脈下乳,補益肝臟的鯽魚/215
六、祛風通絡的黃鱔/216
七、有“補養圣物”之譽的甲魚/216
第四章海生動物的食療功效/218
一、鮑魚被稱為海味之冠/218
二、補肝養血尋帶魚/219
三、補血養陰吃烏賊/220
四、有補腎固精功能的蝦/220
五、滋陰、調中止咳的干貝/221
六、鎮咳降壓的食療佳品—海蜇/222
七、有養筋活血之功的螃蟹/222
八、海參是世界八大海珍品之一/223
第五章廚中百味油為貴/224
一、油脂有重要的營養生理功能/224
二、來自植物的食用油/225
三、中餐烹飪使用的動物油脂/232
四、膳食與油脂中的飽和脂肪酸/233
五、液態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235
六、警惕有害健康的食用油脂/237
七、膳食的油脂組成與健康關系密切/238
八、脂肪堆積與脂肪變性誘發的疾病/240
九、食用油消費過量對健康的傷害/242
第六章人類*重要的調味品—食鹽/244
一、“五味之中,唯此不可缺”/244
二、為什么食鹽被指控為“秘密殺手”/245
三、食鹽攝入過量與高血壓/246
四、糾正高血壓的“DASH計劃”/247
五、為了健康要控制食鹽攝入量/249
第七章糖類的功能與攝入過量的危害/250
一、形形色色的糖類制品/250
二、偽裝了50年的“糖業”騙局/252
三、白糖的過度消費/253
四、果葡糖漿對兒童的危害/254
五、糖類“徒取其適口”而“陰受其害”/255
第八章藥食兩用的香辛調味料/257
一、香辛料的歷史與應用/257
二、香辛料的養生保健功能/258
三、廚房中的香辛調味料/261
四、中餐烹飪用的料酒/271
**章“遍嘗百果能成仙”的美好愿望/275
一、果品在飲食文化中的地位/275
二、核果類水果/278
三、有多枚種子的仁果類水果/281
四、果肉充滿汁液的漿果類水果/285
五、柑橘類水果/291
六、瓠果類瓜果/295
第二章“久服輕身益氣力”的花粉類食物/298
一、奇妙的花粉類食物/298
二、來自馬尾松的純凈花粉—松花粉/299
第三章中德合作的結晶—松花粉的科學研究/302
一、國際學術會議打開中德合作的大門/302
二、考察慕尼黑工業大學營養生理研究所/303
三、享譽科隆國際食品博覽會的松花粉/304
四、松花粉的中德合作研究/306
伍.寓醫于食,推廣中醫食療
**章中醫食療的理論與實踐/311
一、取類比象的思維方法/311
二、以形補形理念的食療應用/3C17714
三、以臟補臟的食療理論/315
四、以血補血食療方法的科學性/318
第二章寓醫于食需要畢生關注/319
一、食物是*好的藥物/319
二、可內服外用的家庭食療方法/320
三、能夠預防慢性疾病的家庭食療方劑/324
第三章中醫對疼痛的認識與處置方法/334
一、家庭中疼痛的食療藥膳防治/334
二、疼痛的食療與外治方法/335
第四章建設生態文明,提高全民健康素質/339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339
二、寓醫于食—“凡膳皆藥”/340
三、“以質補量”—吃好求健康/341
四、立足文化自信,實現寓醫于食/343
結語/344
后記與致謝/346
參考文獻/347
**章中華民族食療的艱難探索/3
一、農耕文明對人類健康的貢獻//3
二、中餐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主副食分明/5
第二章食物的“四性”“五味”與“歸經”/8
一、中醫對食物“四性”的認識/8
二、中醫對食物“五味”的認識/11
三、中醫的歸經理論/13
第三章現代“功能食品”與中醫食療/16
一、防治疾病不能依靠營養素,而要依靠食物/16
二、歐洲營養學界提出“功能食品”的概念/18
第四章餐桌上的民族智慧/20
一、我國居民健康調查的重大發現/20
二、中餐具有顯著的食療功能/22
三、低溫烹飪是對人類健康的貢獻/25
四、筷子是中餐的國粹/29
第五章孔府菜是中餐的歷史櫥窗/31
一、孔府菜的形成和發展/31
二、孔府菜的特點/32
三、孔府菜的飲食文化意境/34
第六章中餐養生保健的湯羹文化/35
一、“廚子的湯,戰士的槍”/35
二、養生離不開食療羹湯/39
三、西餐中的各式羹湯/41
四、幾款療效卓著的食療湯羹/43
貳.“養助益充循自然”的生態食療理念
**章中醫食療發展的歷史脈絡/51
一、中醫食療的偉大實踐/51
二、元代食療藥膳專著《飲膳正要》/52
第二章《傷寒雜病論》《齊民要術》和《本草綱目》/55
一、《傷寒雜病論》首創食療應用/55
二、《齊民要術》奠定了食療的物質基礎/57
三、《本草綱目》創立了獨特的食療體系/59
第三章明代食療名著《救荒本草》與《野菜譜》/62
一、“可食用本草”領域的開拓/62
二、黎民百姓能看懂的《野菜譜》/65
三、藥食同源的防疫食品—野菜/66
第四章草能食者為蔬,蔬者疏通壅滯也/78
一、蔬菜是生存型食物/78
二、藥食兼優的十字花科蔬菜/81
三、十字花科蔬菜的種類與健康功能/82
第五章時令蔬菜對健康的貢獻/89
一、四季養生離不開時令蔬菜/89
二、北京地區各個節氣的時令蔬菜/90
三、莖葉類蔬菜的食療功能/91
四、瓜果類蔬菜的食療功能/100
五、豆莢類蔬菜的食療功能/105
六、古老而新興的芽類蔬菜/109
七、有保健功能的塊根類蔬菜/111
八、能保健、抗癌的花類蔬菜/113
九、有神奇保健功能的魔芋/114
第六章抗疫防病的蔬菜“四大金剛”/118
一、大蒜是“地里長出來的青霉素”/118
二、大蔥食療功能卓著/121
三、洋蔥是可蔬可藥的食療佳品/123
四、“男子不可百日無姜”/125
.膳食纖維、谷物與薯類,發酵食品與茶
**章膳食纖維與腸道微生態/129
一、膳食纖維營養功能的研究探索/129
二、從抗生素時代轉變為微生態時代/132
三、人類“第二基因組”/137
四、腸道微生物研究進展與展望/138
第二章“得谷者昌,失谷者亡”/141
一、主食稻米與小麥/141
二、粥飯乃世間**補人之物/143
三、谷子養育了中華民族/146
四、健脾胃、化積食的大麥/148
五、預防糖尿病的莜麥/150
六、蕎麥是健康的衛士/151
七、粗雜糧的健康功能/154
第三章薯類食物/156
一、根莖類主食番薯/156
二、既補先天又補后天的山藥/157
三、軟堅化結,治瘰疬的芋頭/161
四、有減肥功能的馬鈴薯/163
第四章源遠流長的發酵食品/166
一、發酵食品的歷史/166
二、發酵蔬菜/168
三、發酵肉制品與乳制品/171
四、人類飲用的發酵酒/172
五、“家有二兩醋,不用請大夫”的釀造醋/178
六、傳統發酵食品—醬類/181
七、中餐發酵食品豆豉/183
八、被譽為“中式奶酪”的豆腐乳/184
九、發酵食品中有益健康的功能成分/186
第五章茶為萬病之藥,勿忘飲茶健身/189
一、中國人與茶的不解之緣/189
二、茶葉的養生保健功能/190
三、中國茶葉的種類與食療功能/191
四、茶葉所含生物活性成分與健康功能/195
./動物性食物、油脂與調味品
**章肉類食材的食療作用/203
一、補腎養胃,滋肝潤膚的豬肉/203
二、古人云“羊肉效同人參”/204
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的牛肉/205
四、美容保健的兔肉/207
五、有補益氣血之功的驢肉/207
第二章禽類食材的食療應用/208
一、有“食補之王”稱譽的雞類/208
二、滋陰補虛的鴨類/209
三、強身補虛、防病抗癌的鵝/210
第三章被稱為“一條腿”的魚類食材/212
一、有“開胃健脾”之功的鯉魚/212
二、健脾利水的鰱魚與鳙魚/213
三、健脾胃補肝腎的鱸魚/214
四、利五臟補中氣的武昌魚/215
五、通脈下乳,補益肝臟的鯽魚/215
六、祛風通絡的黃鱔/216
七、有“補養圣物”之譽的甲魚/216
第四章海生動物的食療功效/218
一、鮑魚被稱為海味之冠/218
二、補肝養血尋帶魚/219
三、補血養陰吃烏賊/220
四、有補腎固精功能的蝦/220
五、滋陰、調中止咳的干貝/221
六、鎮咳降壓的食療佳品—海蜇/222
七、有養筋活血之功的螃蟹/222
八、海參是世界八大海珍品之一/223
第五章廚中百味油為貴/224
一、油脂有重要的營養生理功能/224
二、來自植物的食用油/225
三、中餐烹飪使用的動物油脂/232
四、膳食與油脂中的飽和脂肪酸/233
五、液態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235
六、警惕有害健康的食用油脂/237
七、膳食的油脂組成與健康關系密切/238
八、脂肪堆積與脂肪變性誘發的疾病/240
九、食用油消費過量對健康的傷害/242
第六章人類*重要的調味品—食鹽/244
一、“五味之中,唯此不可缺”/244
二、為什么食鹽被指控為“秘密殺手”/245
三、食鹽攝入過量與高血壓/246
四、糾正高血壓的“DASH計劃”/247
五、為了健康要控制食鹽攝入量/249
第七章糖類的功能與攝入過量的危害/250
一、形形色色的糖類制品/250
二、偽裝了50年的“糖業”騙局/252
三、白糖的過度消費/253
四、果葡糖漿對兒童的危害/254
五、糖類“徒取其適口”而“陰受其害”/255
第八章藥食兩用的香辛調味料/257
一、香辛料的歷史與應用/257
二、香辛料的養生保健功能/258
三、廚房中的香辛調味料/261
四、中餐烹飪用的料酒/271
**章“遍嘗百果能成仙”的美好愿望/275
一、果品在飲食文化中的地位/275
二、核果類水果/278
三、有多枚種子的仁果類水果/281
四、果肉充滿汁液的漿果類水果/285
五、柑橘類水果/291
六、瓠果類瓜果/295
第二章“久服輕身益氣力”的花粉類食物/298
一、奇妙的花粉類食物/298
二、來自馬尾松的純凈花粉—松花粉/299
第三章中德合作的結晶—松花粉的科學研究/302
一、國際學術會議打開中德合作的大門/302
二、考察慕尼黑工業大學營養生理研究所/303
三、享譽科隆國際食品博覽會的松花粉/304
四、松花粉的中德合作研究/306
伍.寓醫于食,推廣中醫食療
**章中醫食療的理論與實踐/311
一、取類比象的思維方法/311
二、以形補形理念的食療應用/3C17714
三、以臟補臟的食療理論/315
四、以血補血食療方法的科學性/318
第二章寓醫于食需要畢生關注/319
一、食物是*好的藥物/319
二、可內服外用的家庭食療方法/320
三、能夠預防慢性疾病的家庭食療方劑/324
第三章中醫對疼痛的認識與處置方法/334
一、家庭中疼痛的食療藥膳防治/334
二、疼痛的食療與外治方法/335
第四章建設生態文明,提高全民健康素質/339
一、“天人合一”的思想/339
二、寓醫于食—“凡膳皆藥”/340
三、“以質補量”—吃好求健康/341
四、立足文化自信,實現寓醫于食/343
結語/344
后記與致謝/346
參考文獻/347
展開全部
寓醫于食:中國人的飲食智慧 作者簡介
養掌握嶺南醫學診療特色的中醫人才的目的。原文部分以宋代林億等詮次、元代鄧珍刊本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