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體育心理學(微課版)(思政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58313
- 條形碼:9787302658313 ; 978-7-302-65831-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體育心理學(微課版)(思政版) 本書特色
《體育心理學》一書主分為4篇,分別為:體育教學心理、體育訓練心理和心理訓練、體育競賽心理、個性特征與體育教學訓練,共計13章,對心里學知識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地闡述,突出體育心理學的知識、理論、方法在中小學體育教學、課余運動訓練、體育比賽和心理健康促進指導中的應用。本教材可適用于本科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專業課程的教學,同時也可作為教師資格考試的培訓教材、體育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參考書及大眾自我心理健康保健的指南。
體育心理學(微課版)(思政版) 內容簡介
《體育心理學》注重系統性,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體育心理學知識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闡述,特別強調體育心理學的理論、方法在體育教學、運動訓練、體育比賽中的應用。《體育心理學》共分為 13 章,內容包括體育心理學概述,運動興趣與動機,運動歸因,體育教學效果的心理學優化,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動作技能學習,心理技能訓練,運動中的目標定向與目標設定,喚醒、焦慮、情緒狀態與運動表現,運動中的團隊凝聚力,運動損傷的心理致因與康復,體育運動中學生的個體差異,體育運動中的道德心理。 《體育心理學》適用于本科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課程的教學,同時也可作為教師資格考試的培訓教材、體育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參考書及大眾自我心理健康保健的指南。
體育心理學(微課版)(思政版) 目錄
**節 體育心理學的定義和研究對象 2
一、體育心理學與運動心理學、鍛煉
心理學的關系 2
二、體育心理學的概念 4
三、研究方法 5
四、體育心理學的多維性 7
第二節 學習體育心理學的意義 9
一、體育教師的工作特點及體育
活動的特點 9
二、體育實踐活動的需要 10
三、體育科學研究的需要 11
第三節 體育心理學簡史和發展方向 12
一、19世紀的心理學 12
二、體育心理學簡史 13
三、體育心理學的發展方向 15
本章小結 20
思考與練習 20
第二章 運動興趣與動機 21
**節 運動興趣 22
一、運動興趣概述 22
二、影響運動興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24
三、運動興趣的培養 26
第二節 運動動機 29
一、運動動機概述 30
二、運動動機產生的條件 32
三、運動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33
本章小結 41
思考與練習 41
第三章 運動歸因 42
**節 歸因理論 43
一、單維歸因理論 43
二、對應推論理論 43
三、三維歸因理論 44
四、成敗歸因理論 44
五、多維歸因理論 45
第二節 運動中的歸因分析與訓練 46
一、影響運動歸因的因素 46
二、運動中的歸因分析 48
三、運動中的再歸因訓練 53
四、體育運動中的歸因訓練 53
本章小結 56
思考與練習 56
第四章 體育教學效果的心理學優化 57
**節 體育教學設計的心理學基礎 58
一、確定體育教學目標 58
二、選擇體育教學內容的依據
和途徑 58
三、分析教學對象 59
四、選擇教學組織形式與方法 60
五、實施體育教學評價 64
第二節 體育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的
心理學原理 64
一、體育教學策略 64
二、體育學習策略 66
三、體育學習策略的教學 68
第三節 體育教學環境的心理學分析
與體育課堂學習過程的心理學
評價 70
一、體育教學環境的心理學分析 70
二、體育課堂心理氣氛 71
三、體育課堂學習過程的心理學
評價目的 74
四、體育課堂學習過程的心理學
評價內容 75
五、體育課堂學習過程的心理學
評價方法 75
六、體育學習過程的心理學評價
形式 77
本章小結 79
思考與練習 79
第五章 體育活動與心理健康 80
**節 體育活動的心理效益 80
一、體育活動的概念 81
二、心理健康的含義 81
三、體育活動的心理健康效益 82
第二節 體育活動的堅持性 89
一、人們在體育活動堅持性上會有
不同表現的理由 89
二、影響人們堅持體育活動的因素 91
第三節 體育活動的成癮行為 93
一、鍛煉成癮的界定 93
二、關于鍛煉成癮行為的研究 94
本章小結 96
思考與練習 96
第六章 動作技能學習 97
**節 動作技能概述 98
一、動作技能的概念 98
二、動作技能的組成 98
三、動作技能學習過程的變化特征 99
四、動作技能的分類 100
第二節 動作技能的學習與訓練 102
一、動作技能形成的理論 102
二、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 104
三、影響動作技能學習的因素 105
四、動作技能的學習與訓練 107
第三節 動作技能的遷移 109
一、技能的遷移及其理論 109
二、技能遷移的測量與評價 111
三、影響技能遷移的因素 112
四、遷移的原則 113
本章小結 115
思考與練習 115
第七章 心理技能訓練 116
**節 心理技能與心理技能訓練 117
一、心理技能的含義及特點 117
二、心理技能訓練的含義和作用 117
三、心理技能訓練的原則 118
第二節 運動中的行為干預法 120
一、漸進放松訓練 120
二、自生訓練 122
三、模擬訓練 125
第三節 運動中的認知干預方法 128
一、表象訓練 128
二、暗示訓練 131
三、自信訓練 132
本章小結 135
思考與練習 135
第八章 運動中的目標定向與目標
設定 136
**節 體育活動中的目標定向 137
一、目標定向概述 137
二、體育活動的學習目標定向
和成績目標定向 138
三、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
學習目標定向 139
第二節 體育活動中的目標設置 141
一、目標設置概述 141
二、體育課程目標 147
第三節 體育活動中團隊目標的設置
方法 148
一、團隊的概念 149
二、團隊目標的作用 149
三、團隊目標的設置方法 150
四、設置團隊目標時應該注意的
問題 153
本章小結 154
思考與練習 154
第九章 喚醒、焦慮、情緒狀態
與運動表現 155
**節 應激、喚醒、焦慮和心境狀態的
定義 156
一、應激概述 156
二、喚醒概述 157
三、焦慮概述 157
四、心境狀態概述 158
第二節 喚醒、焦慮、情緒狀態與運動
表現的關系 159
一、驅力理論 159
二、倒U形假說 160
三、個人*佳功能區理論 162
四、多維焦慮理論 163
五、心境狀態與運動表現 165
第三節 影響賽前狀態焦慮的主要
因素 168
一、環境因素 168
二、個體因素 169
本章小結 171
思考與練習 171
第十章 運動中的團隊凝聚力 172
**節 體育團體凝聚力概述 173
一、體育團隊的概念 173
二、體育團體凝聚力 173
第二節 體育團體凝聚力與運動表現 180
一、團體凝聚力與運動成績的
關系 180
二、團隊凝聚力與運動項目的
關系 181
第三節 體育團體凝聚力的發展 182
一、明確并認同團體目標與成員
角色 182
二、建立良好的團體規范 182
三、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183
四、積極開展體育競賽活動 183
本章小結 186
思考與練習 186
第十一章 運動損傷的心理致因
與康復 187
**節 運動損傷發生的心理致因 188
一、應激反應與運動損傷的關聯 188
二、人格特征與運動損傷的關聯 192
三、應激源史與運動損傷的關聯 193
四、應對資源與運動損傷的關聯 193
五、其他心理因素 194
第二節 運動損傷后的心理反應 196
一、運動員受傷后的心理反應 197
二、運動員受傷后的認知反應 197
三、運動員受傷后的情緒反應 199
第三節 運動損傷的心理康復方法 199
一、運動損傷恢復理論模型 199
二、促進損傷康復的心理學方法 201
本章小結 204
思考與練習 205
第十二章 體育運動中學生的個體
差異 206
**節 體育能力的差異 207
一、概念的界定 207
二、體育能力差異對動作技能形成的
影響 208
三、體育能力的差異及教學策略 210
第二節 智力因素的差異 213
一、智力結構與體育運動 213
二、運動智能 215
三、體育運動中的智力差異 216
第三節 非智力因素的差異 217
一、個性傾向性的差異 217
二、個性心理特征的差異 219
本章小結 224
思考與練習 225
第十三章 體育運動中的道德心理 226
**節 體育運動中的道德形成
和發展 227
一、體育道德的形成 228
二、體育道德的發展 230
第二節 體育運動中的親社會行為 232
一、親社會行為概述 232
二、體育運動中的親社會行為具體
介紹 234
三、高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親社會
行為的意義和作用 234
四、培養親社會行為的策略 235
第三節 體育運動中的攻擊性行為 241
一、攻擊性行為的定義 241
二、攻擊性行為的分類 241
三、攻擊性行為的危害 243
四、預防攻擊性行為的策略 243
本章小結 243
思考與練習 243
參考文獻 244
體育心理學(微課版)(思政版) 作者簡介
馬中林,中共黨員,體育學博士,吉林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學位論文評審專家,吉林省本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研究生教育評估監測專家,現任吉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珍珠球)基地副主任。榮獲吉林省高校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一次,完成建設一流課程一門。主持及參與國家、省部等級教研、科研項目9項,在重要、核心等各級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與教學相關的國家發明專利2項。研究方向為體育教學理論與實踐。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