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雙減”的前世今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177883
- 條形碼:9787500177883 ; 978-7-5001-7788-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雙減”的前世今生 本書特色
“雙減”作為國家基礎教育大計方面的政策改革,影響深遠和意義重大,對其探討不能僅限于政策,圍繞著政策誕生演化的歷史背景和時代國情來認識這一國策才不失之偏頗。新中國著名教育學家顧明遠先生也對影響國家百年教育大計的政策變動脈搏了然于心,回顧多年國家教育改革之路上的實踐,與自身持續關注和思考凝結的文字相結合,顧先生剖析了教育改革趨勢、應試教育中的痼疾,展現了雙減“前世今生”的發展歷史,為雙減的落地推進悉心建議。“雙減”政策的出臺牽引著校外教培行業、家庭學習規劃和學校教育格局的變革,社會各界也紛紛展開反思。“雙減”作為復雜教育改革中的一個鮮明時代注腳,我們對這一議題的思考必然需要深刻討論、交流碰撞,北京師范大學丁瑞常老師與顧先生的師生訪談使得我們對“雙減”的認識更進一步,了解了為什么減負并非一個新問題,“雙減”之于“反對應試教育”和推進素質教育的意義,“雙減”減的究竟是什么以及在教育減負歷史中的“資本越位”特殊性,“雙減”政策落地如何真正實現服務學生和促進教育初衷,“雙減”在教育回歸本質過程中能夠做出哪些時代貢獻…… 教育這棵百年大樹實際上是由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群體共同悉心栽培壯大的,無論是教育公平、教育減負、贏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焦慮,還是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正確看待考試制度、升學壓力與學生全面發展,這些牽動著全社會神經的問題從來都不是能簡單思考和解決的,教育問題有其自身的復雜性。本書旨在直面這種復雜性,針對教育領域諸多引發社會思考和關注的現象,顧明遠先生和丁瑞常老師展開了深度談話與交流,在新中國七十多年的教育改革過程中,回望來時走過的艱辛路途。改革精神在一代代人的接力足跡的過程中逐步浮現出來,我們今天反思“雙減”何以出現和如何發展,也就是在深入教育改革這個時代命題,了解教育現代化的使命、歷程和意義。 顧明遠先生和丁瑞常老師將這樣一個復雜問題和復雜圖景,用平白易懂的方式呈現出來,閱讀本書,您會感受到一個保持對教育事業發展前景觀察思考、筆耕不輟的教育家的熱忱初心,您更會為其中親切樸實的談話而享受到與教育大家對談的樂趣。
“雙減”的前世今生 內容簡介
“雙減”國策出而教育事業動。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一是要求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二是減輕校外培訓負擔。這一政策一經出臺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和激烈討論。 作為一名從事教育工作已有75年的“教育老兵”,顧明遠先生見證并參與了新中國歷次重大教育改革。鑒于此,北京師范大學的丁瑞常博士就“雙減”的前世今生,對其師顧明遠先生進行了系列專訪,形成本書。 本書不僅梳理了“雙減”政策的來龍去脈和關鍵要義,并且就我國基礎教育數十年的減負之路為何會如此艱難坎坷,反對“應試教育”究竟是在反對什么,為什么必須叫停“教育資本化”,“雙減”之路如何走下去等眾多根本性問題給出了兩位“90后”教育人的思考。
“雙減”的前世今生 目錄
“雙減”的前世今生 作者簡介
顧明遠,江蘇江陰人,中共黨員,我國當代著名教育學家、新中國比較教育學科重要奠基人。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曾任世界比較教育學會聯合會聯合主席、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國家教*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等職。主編《教育大辭典》《中國教育大百科全書》等多部大型教育辭書。著有《顧明遠文集(十二卷)》等。 丁瑞常,江西宜春人,九三學社社員。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研究領域為國際組織教育政策、全球教育治理、比較教育政策。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文章50余篇,著有《經合組織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研究》《新加坡教育制度與政策研究》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