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型與底層認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39240
- 條形碼:9787515839240 ; 978-7-5158-3924-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思維模型與底層認知 本書特色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正在從“信息差”轉化為“認知差”,思維認知對一個人的人生成就有著決定性意義。
善用模型化思維,解決系統性問題。掌握模型背后的思維方式與思考路徑,徹底打通職場成長的底層邏輯。
模型只是顯性知識,模型背后的思考路徑才是更有價值的隱性知識;模型固然是營銷管理領域的瑰寶,但模型背后的思維方式,卻是比模型本身更重要的東西。
要知模型然,更要知模型所以然。熟練運用思維模型只是基礎,深刻理解思維模型背后的原理和思維方式才是提高思維縱深*終極的方法。你會發現模型看似高階,其實揭開面紗后我們發現它并不神秘。同時,如果我們掌握了方法,我們也能創作屬于自己的思維模型。
如果我們只會套用模型,那么我們只是一個工具人。我們不僅要成為模型的運用者和實踐者,更要成為模型的設計者和創造者。
思維模型與底層認知 內容簡介
《思維模型與底層認知》是一本心理勵志類圖書,該書比較系統地闡述了在日常工作、學習中經常用到的思維模型,以幫助人們更快速有效的進行思考,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思維模型,大部分人喜歡用模型,只是因為模型的能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便利,減少了溝通成本;而對于這些模型,很多人是只知道它正確,卻不知道它為什么正確。本書分為思維篇與模型篇。思維篇從模型在人類思維活動中的作用機制入手,主要和大家一起探討模型的本質以及模型背后的思維方式;模型篇則重點分類別介紹“類比化”模型、“圖形化”模型、“綱目化”模型、“公式化”模型、“逆向化”模型等五類策略模型,并以此為藍本,淺談模型創作的方法。
思維模型與底層認知 目錄
前言:要飲水,更要思源
**章:模型是思維認知的基本方式
1-1節:思維=“公式” ד算法”
【大腦很懶,總是喜歡“套用公式”】
【“算法”:“公式”之間的組織邏輯】
【“公式”ד算法”,摩擦出思維的火花】
1-2節:思維認知的本質,是模型的建立與復用
【大腦思維的“模塊化認知”】
【模型是思維活動的“*小模塊”】
【模型的“認知啟發”效應】
1-3節:模型是現實世界在大腦中的映射
【模型將具象的世界抽象化概括】
【模型將事物簡化成本質特征】
【科學研究的不是真實世界,而是真實世界的模型】
1-4節:模型是思維結構的具象化展現
【點狀思維、線狀思維與樹狀思維】
【初時不識金字塔,回首已是塔中人】
【思維的結構化是模型建立的基礎】
【結構化思維實例:從表達中看思維的結構】
第二章:模型揭示世界運行的本質規律
2-1節:道法自然:規律是世界運行的底層架構師
【世界是一個復雜系統】
【規律是世界運行的底層架構師】
【現象背后,必有規律】
2-2節:規律是“意”,模型是“形”
【人類始終在描述規律,而非解釋規律】
【模型是對規律的可視化描述】
【所有科學理論的本質都是模型】
2-3節:模型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
【“十進制”背后的“十指模型”】
【數學模型對規律的描述構建起現代科學的基礎】
【模型將人類知識高度體系化】
2-4節:淺談中西方模型化認知的差異
【中國只有技術傳統,沒有科學傳統】
【中國封建文化基因很大程度限制了國人的格物精神】
【西方的邏輯演繹與中國的類比聯想:兩種不同的模型化認知思維】
【以理入文,才是認知世界的終極方式】
第三章:策略的本質,是規律模型的場景化運用
3-1節:洞之以策——聊聊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策略”
【創意是搭“積木”,策略是拼“拼圖”】
【策略不只是專業技能,更是一種普適化能力】
【信息平權時代,“泛策略能力”的價值被放大】
3-2節:策略的函數思想:策略是變量在規律模型下的映射
【策略的本質是函數】
【策略的四元結構模型與底層密碼】
【策略反饋不斷修正,促進四元結構正向循環】
3-3節:策略的核心是將規律抽象成模型
【找到規律,就找到了策略的鑰匙】
【策略來源于規律的提煉,而規律來源于經驗的總結】
【先找圓心再畫圓——將規律抽象成模型】
【策略就是建立既有現象的規律模型,然后應用到其他場景】
3-4節:用模型的視角看世界,將復雜問題簡單化
【等比估算模型,用模型化思維以小見大】
【信息數期望模型,讓概率問題不再懸而不決】
【用四象限時間管理模型,高效管理時間】
第四章:用模型化思維,解決系統性問題
4-1節:線性問題與系統性問題
【思維成長的本質是思考維度的多元化】
【線性問題:問題的影響維度相互獨立】
【系統性問題:影響維度眾多且相互關聯】
【切忌用線性思維解決系統性問題】
4-2節:模型化思維:抓住本質,建立分析系統性問題的模型框架
【找到影響系統發展的關鍵變量】
【將關鍵變量抽象成本質聯系】
【對本質聯系建立框架模型】
【模型化思維實例:用博弈模型具象化描述策略結構】
【解決系統性問題的五種常見的思維模型】
4-3節:模型至簡:越本質,越簡單
【奧卡姆剃刀:回歸事物*基本的框架】
【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干擾,才能看見事情的本質】
4-4節:知模型然,更要知模型所以然
【普通人追求確定性答案,而高手不停在追問】
【三國戰略背后的“槍手博弈”模型】
【場景化價值評估模型背后的啟示】
【二八定律與馬太效應的底層邏輯】
第五章:“觸類旁通”——“類比化”思維模型
5-1節:打比方:思維模型的“通感式”表達
【“通感式”表達的畫面感與共情力】
【高手,通常都是會打比方的人】
5-2節:打比方的本質就是建立通感式模型
【怎樣打出一個絕妙的比方】
5-3節:探尋“破窗理論”模型背后的驅動邏輯
【“破窗效應”的由來和應用】
【“破窗效應”造成的同化作用*終讓系統崩潰】
【破窗效應的底層驅動因素】
5-4節:囚徒困境——*經典的博弈論模型
【囚徒困境背后的思考路徑】
【商業活動中的囚徒困境*終導致惡性競爭】
【囚徒困境在消費決策中的啟發】
5-5節:聚光燈效應:來自我們內心的心理牢籠
【你其實并沒有那么引人注目】
【怎么樣克服“聚光燈效應”】
5-6節:死海效應:“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循環模型
【優劣人才失衡的“大企業病”——死海效應】
【死海效應的底層成因】
5-7節:錨定效應——騙過大腦的思維魔術
【生活中無處不在的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的成因和機制】
【為什么錨定之后很難改變?】
第六章:“以形觀勢”——“圖形化”思維模型
6-1節:圖形是表達信息的有效工具
【圖形承載了人類對世界*原始的認知】
【圖形可以反映人思維潛意識層面的信息】
【一圖勝千言,圖形的信息傳達效率高于文字】
【圖形化思維助推人類思維水平邁上新臺階】
6-2節:淺析幾種基本圖形背后的思維結構邏輯
【三角形往往暗示思維行進的方向和趨勢】
【等邊三角形暗示元素間均等的地位】
【沙漏型模型的雙維度思維】
【圓形暗示著事物發展的循環】
6-3節:重新認識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寫在人類基因里的需求進化密碼
【人類五大需求逐級演變的底層邏輯】
【馬斯洛理論的作用規律】
【社會格局的馬斯洛現象】
6-4節:T型模型:寬度與深度的辯證關系表達
【T型戰略:先垂直深耕,再橫向拓展】
【T型人才:廣博知識領域為專業提供跨界儲備】
【“T型人才”進階版:“π型人才”與“梳型人才”】
【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的T型教育模式】
6-5節:V型思維,穿越失敗周期的思維勝利法
【困難所在,往往也是機會所在】
【用V型思維模型,發現夾縫中的微光】
6-6節:圖形化模型形象描述系統發展狀態
【社會結構的圖形化分析】
【圖形化模型生動描述市場結構】
6-7節:同心圓模型:層層漸進的策略分級
【認知同心圓理論:跨出舒適區的重要性】
【企業文化同心圓模型:“魂”“法”“形”三位一體的企業文化方法論】
【4F粉絲營銷同心圓模型】
第七章:“提綱挈領”——“綱目化”思維模型
7-1節:從“成語模型”看縮略化對信息密度的提升
【典故是對道理的提煉壓縮,成語是對典故的提煉壓縮】
7-2節:從網絡縮略語看信息的縮略規律
【網絡流行語的趨勢:縮略化】
【網絡流行語縮略現象的形成原因】
7-3節:綱目化表達讓溝通效率更高
【綱目化表達提升信息密度】
【綱目化表達構建記憶鏈條】
7-4節:從AIDMA到AISAS,看用戶消費習慣之變
【AIDMA模型,傳統消費行為模式的基本規律】
【AISAS模型:互聯網時代用戶消費習慣新模式】
7-5節:從4P模型到4C模型,互補而非取代
【4P模型闡述了營銷的一般性規律】
【4C模型的本質仍為4P】
7-6節:SCQA模型:結構化表達的有效工具
【SCQA故事化表達框架】
【變換順序,解鎖不同的表達風格】
7-7節:TARI上癮模型,探尋上癮背后的機制
【人為什么會上癮?】
【TARI四要素背后的原罪】
7-8節:5W1H模型,審視萬物的通用思維法
【包羅萬象的5W1H“六何”分析模型】
【5W1H模型中不同維度的概念屬性】
7-9節: CVT客戶驅動模型
第八章:“量時度力”——“公式化”思維模型
8-1節:公式化思維:關聯地看待問題
【一切皆數學,萬物皆概率】
【世界能否用公式量化】
【用公式化思維將要素連接起來】
8-2節:很多看似主觀的內容都可以被量化
【用公式量化一個人的職場能量】
【人際關系模型:人際關系相處的終極公式】
【拖延癥公式模型:追溯拖延的根源】
8-3節:用公式化模型量化營銷效果
【用公式量化品牌資產】
【用戶忠誠度公式,讓粘性提升有章可循】
8-4節:從公式中窺見成功的秘訣
【人生“五要素”公式】
【稻盛和夫的人生公式】
【人生成就四維量化公式】
8-5節:四個幸福公式,洞察幸福的奧秘
【賽利格曼幸福公式】
【科恩幸福公式】
【保羅·薩繆爾森幸福公式】
【全面可持續幸福公式】
8-6節:從公式化模型中洞見生活哲理
【1 1=2,*樸素的公式與*深刻的哲思】
【熵增公式模型:對抗熵增是我們奮斗動力之源】
第九章:“反道而行”——“逆向化”思維模型
9-1節:倒立看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思維的方向性與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釋放靈感的火花】
【歷史上那些逆向化思維謀略】
【解構逆向化思維模型】
9-2節:反向思考型逆向思維:換個角度,別有洞天
【功能結構反向思考】
【狀態順序反向思考】
【因果邏輯反向思考】
【損失厭惡反向思考】
9-3節:歸源轉換型逆向思維模型:換個視角柳暗花明
【**性原理:逆向化思維的底層原則】
【回歸根源,找到解決問題的另一條路】
9-4節:缺點反用型逆向思維模型: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
【缺點還是優點,取決于看待的角度】
【巧用缺點反用型逆向思維,突破思維的藩籬】
結束語:*牛的模型,是沒有模型
【模型的必要特點】
【好模型神似,壞模型形似】
【忘了模型吧,它不重要】
后記
展開全部
思維模型與底層認知 相關資料
這本書將激發職場年輕人探索思維奧秘的好奇心,也觸發了如我這般職場老兵的復盤和對取舍的決心。合上這本書的同時,我眼前清晰呈現出一位蓄勢待發的青年模樣,一枚疾風中昂首挺拔的勁草。
——隋丹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管理學碩士,25年資深營銷人
這本書從微觀到宏觀,剖析思維模型背后的認知路徑,為我們養成主動思考、洞察本質的思維習慣提供了方法論支撐,做到“授人以漁”。
——崔偉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知名營銷人
本書引領讀者探索營銷的深層邏輯,結合實用的思維模型和深刻的底層認知,助力營銷人提升商業洞察力。無論你是新手還是專家,都能從中受益,掌握營銷的核心技能,實現個人和事業的飛躍。
——石歌 騰訊廣告集團KA客戶負責人
在市場營銷中經常會用到模型,一個好用的模型確實能讓工作事半功倍。本書中涉及的多個模型讓我印象深刻,作者對模型背后思維方法的解讀也堪稱精彩。
——李晨 POPMART泡泡瑪特品牌戰略總監
思維模型與底層認知 作者簡介
邱伶聰,青年學者,北京洞聽營銷聯合創始人。深耕市場營銷十余年,曾在北京電通、博報堂、新浪微博等國際4A廣告公司及互聯網公司擔任策略總監、營銷顧問。服務過一汽豐田、東風日產、長城汽車等品牌,操盤多個汽車品牌車型傳播全案,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市場營銷及品牌策略服務。開發的課程包括:洞聽學堂品牌培訓課《品牌緣起》《策略模型與模型化思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