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貨幣拐點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8068
- 條形碼:9787208188068 ; 978-7-208-18806-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貨幣拐點 內容簡介
貨幣體系正處于又一個拐點。問題不是各國是否會推出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而是將會在何時推出。本書討論了從既存商業銀行貨幣制度到由中央銀行數字貨幣所決定貨幣體系的貨幣供給重構。正如本書所述,貨幣的未來將是數字化和主權化的。然而各種貨幣之間存在競爭關系,而非官方所設想的“和平共處”。具體而言,中央銀行數字貨幣與現有的銀行貨幣以及私人加密貨幣存在競爭,其中私人加密貨幣既挑戰了中央銀行貨幣,也挑戰了商業銀行貨幣。由于技術和政治原因,商業銀行貨幣將無法獲得如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一樣的優越屬性;從長遠來看,無擔保等類型的加密貨幣也無法與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競爭。貨幣體系的轉型正在改變中央銀行在貨幣、財政和私人信貸職能互動中的角色,并為貨幣政策提供了更好的選擇。
貨幣拐點 目錄
推薦序一 1
推薦序二 1
譯者序 1
專業術語匯總 1
表格與專欄匯總 1
**章核心要點 1 第二章貨幣分層體系與貨幣的種類、創造和流通 10
**節貨幣的三層分類概述 10
第二節基礎層:央行貨幣 10
第三節第二層:活躍型商行貨幣 vs.非活躍型商行貨幣 18
1. 活躍貨幣:流動性商行貨幣 18
2. 非活躍貨幣:非流動性商行貨幣 22
第四節第三層:新的貨幣替代品 23 1. 貨幣市場基金 25 2. 電子貨幣 27 3. 穩定幣 29
4. 補充性貨幣 33 5. 基礎層挑戰者:無保障 /無擔保型加密貨幣與補充性貨幣 34 第三章主導貨幣:商行貨幣機制 40
**節主導通貨 vs.主導貨幣 40
第二節作為主導貨幣的商行貨幣:貨幣控制的實質性喪失 42 1. 居主導地位的商行貨幣 vs.居次要儲備地位的央行貨幣 42
2. 現金和央行準備金的減少 44 第三節貨幣信用 vs.中介信用:支付處理(者)和金融中介 48
第四節“金融半球”:GDP金融 vs.非 GDP金融,消費者價格通脹 vs.資產通脹 51
第五節金融市場反復失靈 59 第四章貨幣主權:商行貨幣作為準主權法定貨幣 66 第五章貨幣供應總量構成中的歷史拐點 75
**節時代興衰中的貨幣類型 75
第二節 17世紀 60年代至 19世紀 40年代:無管制紙幣的興起 vs.主權硬幣系統重要性的初始衰落 78
第三節 19世紀 40年代至 1910年前后:國家央行發行紙幣的興起 vs.無管制紙幣的衰落 81
第四節 19世紀末至 2010年前后:商行貨幣的興起 vs.央行紙幣和準備金的衰落 83
第五節 21世紀 20年代:數字代幣(特別是央行數字貨幣)的興起 87 第六章當前的貨幣供給重組 90
**節貨幣的未來是數字化的 90
第二節各類貨幣的前景概覽 100
第三節央行數字貨幣開始崛起 102
第四節商行貨幣時代的巔峰已經過去 109
第五節央行準備金將會如何發展? 117
第六節現金——在去貨幣博物館的路上 118
第七節無支持型加密貨幣的前景 121
1. 本質上是一張空頭支票 121
2. 比特幣和以太幣 123
第八節認真對待作為競爭者的穩定幣 125
1. 作為競爭者的穩定幣 125
2. 穩定幣的潛在問題 127
3. 穩定幣與商行貨幣和央行貨幣的競爭 129 第七章央行數字貨幣的系統設計原則 138
**節央行數字貨幣的系統架構是什么? 138
第二節央行數字貨幣追求的目標和預期的收益 141
1. 貨幣的互聯互通(即互操作性、可兌換性) 142
2.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42
3. 提高效用 143
4. 社會普惠 143 5. 保護金融隱私、可驗證性和合法性 144
6. 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增強金融穩定性 144 第三節央行數字貨幣與商行貨幣之間的脫媒、替代與競爭 145
第四節央行數字貨幣設計原則的影響 149
1. 根據市場需求發行央行數字貨幣 149
2. 央行數字貨幣的無障礙使用 150
3. 央行數字貨幣是否應當計息? 152 4. 作為“良幣”的央行數字貨幣 vs.作為“劣幣”的商行貨幣 155 5. 逐步取消國家對非法償貨幣支付手段的支持 158 第五節銀行擠兌——對央行數字貨幣設計原則的進一步啟示 159
第六節將央行數字貨幣投入流通 163
第七節穩定幣和其他第三層貨幣替代品的保障 167 第八章央行數字貨幣條件下的中央銀行與貨幣政策 178 **節貨幣政策目標:是否控制貨幣創造、通貨膨脹、利率、經濟增長和就業 178
第二節中央銀行的獨立性:既獨立于政府,也獨立于銀行與金融業 185
1. 銀行的銀行?國家的銀行? 185
2. 財政和預算職能的獨立性 188
3. 與銀行和金融業相關的獨立性 191 第三節回應性貨幣政策的參考變量和工具 194
第四節貨幣融資、國家債務的中和、直升機撒錢 197 1. 政府支出的貨幣融資 197 2. 國家債務的中和 198 3. 直升機撒錢 203
第五節貨幣會計問題 204 1. 貨幣會計的長期謬誤 204 2. 本不應該是債務的“債務貨幣” 206 3. 基礎貨幣作為一種權益或社會資本 208
第六節超越貨幣與信用的虛假身份 211
1. 通過貨幣登記冊分離中央銀行的貨幣創造與銀行業務 211
2. 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化 215
索引 221
貨幣拐點 作者簡介
約瑟夫·胡伯(Joseph Huber),德國哈勒-維騰貝格馬丁·路德大學經濟社會學榮譽教授。胡伯教授是“綠色倫理銀行”的開拓者,也是生態現代化理論的創始人之一。胡伯教授撰寫了大量以貨幣政策和貨幣改革為主題的文章,其長期擔任經濟和生態現代化問題的政策顧問,并積極參與國際貨幣改革運動。著有《主權貨幣:超越準備金銀行業務》(Sovereign Money: Beyond Reserve Banking)等作品。 柯達,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特聘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主要從事經濟法、金融法、貨幣法、數字法學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級項目多項,已在《華東政法大學學報》《東方法學》《財經法學》《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CSSCI刊物發表論文20余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