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賽博格時代的愛情面孔:從“我愛你”到“我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020216
- 條形碼:9787572020216 ; 978-7-5720-2021-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賽博格時代的愛情面孔:從“我愛你”到“我你” 本書特色
數字時代促進了溝通的可能性,深刻改變我們與世界的關系以及與他人的聯系。愛情的新秩序已在世界范圍內生根,使這本書變得更加重要。中譯本的出版非常令人欣慰。 ——黑里貝特·布拉斯,杜塞爾多夫大學醫學博士,歐洲精神分析聯盟主席,國際精神分析協會候任主席 數字化技術展現給人類如此清透的世界,愛情不再是謎題。數字世界消融了精神距離,時光無法被雕刻,他人無法被銘記。感謝作者伯德特,堅持不懈地向數字愛情秩序“l@ve”發問。 ——王倩,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副秘書長,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中國學組進程委員會主席 這本書以作者瑪蒂娜·伯德特的精細臨床研究為基礎,勾勒出我們這個時代的愛情觀,不僅對精神分析學者具有吸引力,對任何想要理解我們這個數字時代如何改變人類情感和關系的人來說,都是一本bidu之作。伯德特的深度和獨創性使這本書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愛情研究的一個里程碑。 ——邱錫鵬,復旦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大型對話模型MOSS項目負責人 我一直想找這么一本能在心智和神經病理學層面理性解析網絡諸多“亂象”,與愛與性有個“肆意”說法的文本,不求真,只求法,這本書給了我求解的一類答案,活生生的敏銳與前沿。 ——嚴智龍,中國當代藝術家,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賽博格時代的愛情面孔:從“我愛你”到“我你” 內容簡介
在21世紀初,我們面臨著一種新的愛的秩序,我們交往的對象變為沒有特征的人,他們平庸、可以被取代、可互換也可拋棄。在這種情況下,聯系取代了關系。在社交網絡中有粉絲并獲得"點贊",可以成功或失敗地發揮鏡像自戀的作用。Instagram、Facebook、Twitter、出版物頁面、真人秀,等等,無論在何處,知道自己被關注、被觀看都成為存在的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時代不僅培養了自助文化也孕育了一種溺水感。一切成功和名譽都公之于眾,失敗也如此,而失敗帶來的巨大影響導致頹喪抑郁。作者描述了在互聯網時代尋找和感受愛的復雜和困難。
賽博格時代的愛情面孔:從“我愛你”到“我你” 目錄
1 司空見慣的故事 /1
2 引 論 /11
3 互聯網時代的愛情:心靈與社會的對話 /28
4 存在為先:病人丹妮拉和《鋼琴教師》/67
5 過度性喚起與創傷 /83
6 毫無品質的彼者 /115
7 作為愛的客體的小裝置 /133
8 自我繁殖:被看見或死亡 /163
9 此時此地之境 /207
10 結 論 /241
參考文獻 /244
致 謝 /255
譯后記 /257"
賽博格時代的愛情面孔:從“我愛你”到“我你” 作者簡介
瑪蒂娜·伯納德,馬德里精神分析協會培訓分析師(Training Analyst of the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of Madrid,APM),巴黎精神分析學會會員(Psychoanalytic Society of Paris,SPP),國際精神分析協會正式會員(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IPA)。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