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最后一章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236712
- 條形碼:9787514236712 ; 978-7-5142-3671-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后一章 本書特色
☆ 英雄戰地記者太平洋戰場絕筆,聚焦歷史書漠不關心的“二戰日常生活” ☆ 既要飛越2000公里轟炸日本,又要和蚊子跳蚤搏斗:這就是戰爭 ☆ 燃燒彈和大火,防毒面具和避難所:這就是生活 1944年,厄尼·派爾的頭像登上《時代》雜志封面,同年他對二戰的報道獲得普利策獎新聞獎。作為知名的戰地記者,派爾說他喜歡步兵,因為“他們是弱者”,士兵們也喜歡他,他們成群結隊地去見他,分享自己的故事。去世時,他的文章出現在400份日報和300份周報上,用**線的視角向普通民眾說介紹海外士兵的真實生活。 1940 年 12 月,厄尼·派爾**次進入英國,當時德國空軍正在頭頂上飛行,他進入英國時正值閃電戰。他在英國停留了四個月,生動地描繪了英國*黑暗的時刻,以及英國人民如何以驚人的韌性生存下來。 在非洲、意大利和歐洲大陸的 “D日”之后,派爾又開始了艱苦卓絕的報道。還有太平洋戰爭要打,厄尼必須去戰斗的地方,盡管他已經目睹了數以千計的死亡和毀滅場面,但他還是感到靈魂不適。1945 年初,他加入了海軍。先是在馬里亞納群島,然后與駕駛 B-29 轟炸機飛越日本本土的小伙子們生活在一起,派爾經歷了對他來說全新的戰爭。然而,1945年4月17日,派爾隨陸軍第77步兵師第305步兵團登上沖繩島西北的伊江島。第二天,日軍的機關槍子彈殺死了他。士兵們豎立起一座至今矗立的紀念碑,上面寫著:“1945年4月18日,第77步兵師在這里失去了一位戰友,厄尼·派爾。”
最后一章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二戰著名戰地記者厄尼·派爾的兩部作品:他的絕筆作《*后一章》和他描寫二戰的處女作《在英國》。 《*后一章》講述了二戰太平洋戰場發生的故事。作者的足跡涉及馬里亞納群島和沖繩,與航母領航員、B-29戰機飛行員、海軍陸戰隊員等各兵種、各崗位的士兵共同生活,講述普通士兵戰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樂。這片世界上*廣闊的戰場讓戰爭變得像慢動作電影。飛行員們花14個小時飛到日本,然后戰斗20分鐘,再花14個小時飛回來。按摩師成了B-29飛機上的側翼炮手,卡車司機成了食堂里的廚師,電影院經理當上水手,電話架線員當上海軍陸戰隊員。前往沖繩的甲板上上演即興音樂會,印第安戰士用舞蹈祈求好運。所有人都努力適應著戰爭。 《在英國》講述了派爾1940年末前往英國,在這個對抗希特勒的國家的所見、所聞、所感。派爾帶領讀者在夜幕降臨的倫敦街頭漫步,在倫敦地底深處的防空洞里度過夜晚,在斯特蘭德酒店相對豪華的樓上度過夜晚、穿過考文垂和布里斯托爾可怕的炸彈破壞區,走進英倫三島各地的酒館,乘火車穿越英國鄉村,來到蘇格蘭和威爾士——同時讓讀者確切地感受到二戰初期英國人的生活,詳細描述了日常事物:配給制、燃燒彈、停電、數百萬人生活在地下、考文垂的毀滅、英國俚語和幽默等等。當時他們孤立無援,獨自對抗轟炸和抵御德國入侵。作者用文字向在戰爭中努力維系日常生活的英國人民致敬。
最后一章 目錄
第 一 章 在路上
第 二 章 都很安靜
第 三 章 *可憎,*美麗
第 四 章 所有人都是英雄
第 五 章 火炮和轟炸機
第 六 章 穴居人
第 七 章 北方探險
第 八 章 內陸的破壞
第 九 章 你還什么都沒看見
第 十 章 *后一擊
第十七章 勝利
后 記
最后一章 作者簡介
厄尼·泰勒·派爾(1900—1945),戰地記者、普利策獎得主,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和太平洋戰場隨軍采訪普通士兵,死于沖繩島戰役。派爾被稱為“大兵最好的朋友”,他從普通士兵的角度出發描寫戰爭,自稱為“蟲豸視角”,講述了士兵如何與死亡斗爭、和平共處,同時繼續戰斗。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