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常態病理學(弗洛姆作品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94744
- 條形碼:9787532794744 ; 978-7-5327-9474-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常態病理學(弗洛姆作品系列) 本書特色
《常態病理學》為心理學大師弗洛姆關于“人學”的理論結晶,由其生前的長期助手雷納·芬克整理編輯,并撰寫前言。
常態病理學(弗洛姆作品系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常態病理學》深入分析了現代人的常態病理學:包括何為精神健康、當代文化中的宗教真空、對生產與消費的崇拜、快樂與安全的關系,等等;明確闡釋了精神健康的概念和人文主義的人學理論;并在*后部分試圖從社會經濟、科學、神經心理、動物實驗、人類的天生被動性等多重角度回答“人是天生懶惰的嗎?”這一經典問題。此外,弗洛姆還試圖在本書中給出如何克服不健全的社會、自戀、異化、戀尸癖等精神疾病的解決方法。 "
常態病理學(弗洛姆作品系列) 目錄
1 現代世界的心理健康
a) 何謂心理健康?
b) 現代社會的原則和態度
c) 人的境況和心理需求
d) 心理健康與宗教需求
2 當代文化中的參照框架和奉獻目標
a) 宗教真空
b) 關于工作的概念
c) 生產與消費崇拜
d) 關于幸福與安全
3 異化與心理健康問題
a) 異化與抽象
b) 異化的體驗
c) 異化的語言
d) 異化的情感與傷感
e) 心理健康與相關存在
f) 異化與無聊
g) 政治中的異化
h) 異化的思維
i) 異化的愛情
4 克服瘋狂社會的方法
a) 社會主義愿景及其扭曲
b) 有何可做? 二、 心理健康的概念
1 心理健康的主流概念
2 心理健康和進化思想
3 本人的心理健康概念
a) 克服自戀
b) 克服異化
c) 克服戀尸
d) 心理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 三、 人的人道主義科學
1 初步考慮
2 總體目標
3 具體目標
4 總體評述 四、 人本性懶惰嗎?
1 人天生懶惰的公理
a) 公理的社會經濟層面
b) 公理的科學層面
c) 工作與人內在被動的公理
2 反對公理的證據
a) 神經生理學證據
b) 動物實驗證據
c) 社會心理學實驗證據
d) 夢例的證據
e) 兒童發展證據
f) 心理學證據 參考文獻
常態病理學(弗洛姆作品系列) 作者簡介
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籍德裔猶太人,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著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占有還是存在》《人心》等。弗洛姆十分重視對人與社會的關系的研究。他承認人的生物性,但更強調人的社會性,認為人的本質是由文化的或社會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決定的。他的思想融匯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克思的人本主義學說。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