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走出童年的創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623307
- 條形碼:9787514623307 ; 978-7-5146-2330-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出童年的創傷 本書特色
1.心理學大師,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代表作品。
2.本書有作者經歷的影子。作者結合自身經歷,以咨詢師的口吻,向我們講解了“自卑情結”“優越感”“童年早期記憶”“社會興趣”“婚姻問題”等課題。針對童年創傷的三個源頭——被溺愛、被忽略或被敵視、有生理缺陷——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解讀,而對怎樣走出童年創傷困境,阿德勒更是給出了富有創見性的解決方案。
3.受眾讀者群廣泛。阿德勒的思想富有人本主義光輝,具有向命運不妥協的力量。百年來,治愈和鼓舞了無數人。
走出童年的創傷 內容簡介
本書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代表作品。在本書中,阿德勒從家庭、學校、社會交往、婚姻、犯罪等方面,探討了童年創傷的形成源頭和走出方向。主要內容包括:童年創傷的源頭:身體缺陷、溺愛和忽視;超越自卑是走出童年創傷的關鍵;優越情結與自卑情結;好的生活風格,成就好的人生等。
走出童年的創傷 目錄
童年創傷的源頭 : 身體缺陷、溺愛和忽視
003 | 錯誤的人生意義
010 | 個體心理學初探——個體亦是整體
013 | 尋找目標——找到社會興趣,沖出原生家庭
017 | 研究神經癥的鑰匙——統覺體系
020 | 常識及其缺陷
023 | 父母造成的影響
第二章
超越自卑是走出童年創傷的關鍵
029 | 因為弱小,所以要群居
033 | 自卑與社會興趣
035 | 怎樣看待自己的不足
041 | 極度自卑有何表現
第三章
優越情結與自卑情結
049 | 優越情結,一種病態的心理安慰
056 | 優越情結病例分析
065 | 自卑情結的出現跟童年息息相關
069 | 自卑情結案例分析
第四章
好的生活風格,成就好的人生
084 | 什么樣的生活風格是正常的
091 | 調整生活風格的必要性
第五章
童年的早期記憶對一生的影響
100 | 童年記憶,是等待發芽的種子
105 | 早期記憶的內容和意義
112 | 家中排行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早期記憶
115 | 被溺愛或虐待的孩子
第六章
從舉動與態度來分析人的性格
123 | 舉動
128 | 態度
第七章
關注問題孩子和他們的教育
137 | 問題孩子的童年時期
143 | 家中排行不同的孩子,生活環境和境遇的區別
150 | 原生家庭
153 | “問題”有哪些表現
157 | 社會理想及學校
160 | 對問題孩子的治療方法
166 | 三個生活問題
第八章
婚姻美滿是治愈童年創傷的良藥
173 | 成為社會人,是美好婚姻的前提
175 | 選擇婚戀對象與自己的童年背景有著緊密的聯系
180 | 婚姻的意義
186 | 婚姻的“殺手”
第九章
童年創傷容易帶來性問題
196 | 嬰幼兒也存在性問題
199 | 性與控制欲
204 | 性失控,也許源于心理失衡
走出童年的創傷 作者簡介
[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
生于維也納,與弗洛伊德、榮格齊名,是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學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也被稱為“自我啟發之父”。他的學說以“自卑感”“創造性自我”“自我啟發”為中心,深刻影響了華生、杜威、馬斯洛、羅杰斯和弗洛姆等心理學家。代表作有《自卑與超越》《兒童心理學》《理解人性》等。阿德勒的童年傷痕累累,但他因為擁有對命運不妥協的勇氣而改變了人生軌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