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元雜劇復仇觀念的文化闡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66356
- 條形碼:9787559866356 ; 978-7-5598-6635-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元雜劇復仇觀念的文化闡釋 本書特色
本書賣點
1.聚焦元雜劇復仇故事,以小見大,主題鮮明。
2.從文化學視角解讀古人的恩怨情仇,梳理其文化淵源和歷史背景,有一定學術價值。
3.適當引用元雜劇原始文本,直觀呈現古人情感生活,具體可感。
編輯推薦
本書從文化學視角對元雜劇進行研究,探尋元雜劇中復仇文化的歷史淵源。具體而言,作者對元雜劇中與復仇相關的劇目舉要及類型劃分、并結合這些劇目的具體文本,對其中的復仇情節、影響因素、文化淵源等進行剖析,歸納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血親至上、忠義任俠、清官主事、恩怨分明和善惡有報等諸種文化觀念;*后從元代獨特的時代背景、民間深厚的民俗文化和觀眾的接受心理等不同角度,對元雜劇中的復仇觀念進行文化闡釋。
元雜劇復仇觀念的文化闡釋 內容簡介
"本書從文化學視角對元雜劇進行研究,探尋元雜劇中復仇文化的歷史淵源。具體而言,作者對元雜劇中與復仇相關的劇目進行舉要及類型劃分、并結合這些劇目的具體文本,對其中的復仇情節、影響因素、文化淵源等進行剖析,歸納提煉出具有代表性的血親至上、忠義任俠、清官主事、恩怨分明和善惡有報等諸種文化觀念;*后從元代獨特的時代背景、民間深厚的民俗文化和觀眾的接受心理等不同角度,對元雜劇中的復仇觀念進行文化闡釋。 "
元雜劇復仇觀念的文化闡釋 目錄
一、研究對象的提出
二、研究范圍的界定
三、研究方法與創新之處 **章 元雜劇復仇相關劇目舉要及類型劃分
**節 元雜劇復仇相關劇目舉要
第二節 元雜劇復仇相關劇目類型劃分
一、按復仇原因劃分的類型
二、按復仇方式劃分的類型
三、按復仇者身份劃分的類型
四、其他類型 第二章 元雜劇中體現的多種復仇觀念
**節 血親至上觀念
一、血親觀念是宗法社會的本根基礎
二、血親關系使個人找到血緣歸屬
三、血親復仇的正義性表現
第二節 忠義任俠觀念
一、忠義之士相助復仇
二、俠義之士仗義援手
第三節 清官主事觀念
一、“清官”的語義內涵衍變
二、清官對自身責任的明確認知
三、蒙冤百姓對清官的熱切期望
第四節 恩怨分明觀念
一、恩仇并舉:報仇作為報恩的表現
二、恩大于仇:為報恩而放棄復仇
三、恩仇必報:“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恩仇觀
第五節 善惡有報觀念
一、善惡有報觀念的本土傳統
二、善惡有報觀念的宗教融合
三、元雜劇普遍體現善惡有報觀念 第三章 影響元雜劇復仇觀念的因素
**節 復仇母題是元雜劇復仇觀念的文學根源
一、神話傳說中的復仇因子
二、史傳文學是復仇故事的主要載體
三、小說等敘事文學增強了復仇事件的故事性
四、詩歌對復仇之義的弘揚
第二節 異族統治加深了元雜劇的復仇觀念
一、政治腐敗與道德淪喪
二、民族歧視與法律缺失
三、經濟掠奪與賦稅剝削
四、思想沖突與文化融合
第三節 民俗傳統體現元雜劇復仇觀念的俗文化性
一、鬼神信仰與鬼靈崇拜
二、喪葬民俗與語言民俗
三、占卜民俗與夢兆民俗
第四節 觀眾趣味激發元雜劇復仇觀念的張揚
一、對“傳奇性”的追求
二、宣泄情感的觀賞需求
三、愛憎分明的情感指向 第四章 元雜劇的復仇文化淵源
**節 原始時期的復仇情結
第二節 儒家文化強化復仇
一、孝親思想是復仇的道德基礎
二、『以直報怨』表現儒家要求復仇公平
第三節 史官文化頌揚復仇
一、贊揚矢志完成復仇大業
二、稱頌助人復仇的俠義情懷
第四節 法律制度與復仇的沖突
一、從自由到約束
二、約束中的沖突 結 語
一、弘揚傳統的復仇精神
二、顯現自覺的悲劇意識
三、傳承壯美的倫理正義 參考文獻
元雜劇復仇觀念的文化闡釋 作者簡介
李曉一,中國傳媒大學文學博士,渤海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戲劇戲曲學以及跨文化交際、跨文化傳播等。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