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詩經 本書特色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1-2]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手法上分為《賦》《比》《興》。《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3] 孔子曾說“興于《詩》”“《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48],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左傳》亦多引詩為據。 [49]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為《五經》之一。 [44-45]
詩經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詩經中部分有代表性的章節進行解讀賞析,作品包括關雎、葛覃、卷耳、桃夭、芣苢、漢廣、鵲巢、草蟲、甘棠、小星等。
詩經 目錄
- >
我與地壇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