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戒 內容簡介
“戒”,是漢字體系里的一個重要元素,“戒”字附著有豐富而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與意蘊,“戒”文化是解讀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一個重要符號。中國文化重視內在的倫理道德修養,思想哲學與認知模式上“內在化”的特征十分明顯,這使得我們成為一個以倫理型為文化特征的國家。傳統文化是歷史內涵的核心構成,戒文化則是傳統文化的子系統,對戒文化的微觀探究可以反映傳統文化的整體特征與發展路徑。孔子儒家在提煉周代及其以前歷史文化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以戒慎自修為特點的倫理主張和以德主刑輔為核心的禮教規則,這些思想濫觴為后世封建官僚制下的官戒文化、宗法制社會結構下的家戒文化;加上傳統宗教的戒律文化,戒文化構成了傳統文化體系中淵源久遠、較為完整的一個子系統。本書即是致力于戒文化的歷史源流梳理及對其在具體歷史階段文化表現、地位與影響的具體考察。
戒 目錄
緒 論
**章
“戒”與漢字 1
**節 “戒”字探源 1
第二節 商周之“戒” 5
第三節 儒家“戒”說 8
第四節 “戒”之字義 12 第二章
家 戒 15
**節 家戒的初創 16
第二節 家戒的發展 27
第三節 家戒的形式 32
第四節 家戒的思想 34
第五節 家戒的傳習 44 第三章
官 戒 49
**節 官戒的出現 50
第二節 官戒的發展 57
第三節 官戒的形式 78
第四節 官戒的內容 87
第五節 官戒與吏治 92 第四章
道教戒 97
**節 道教戒的源起 98
第二節 道教戒的發展 106
第三節 道教戒的體系 121
第四節 道教戒的思想 124
第五節 道教戒的作用 179 第五章
佛教戒 199
**節 佛戒的傳入 200
第二節 佛戒的發展 203
第三節 佛戒的體系 215
第四節 佛戒的作用 221 第六章
勸善書 226
**節 家戒官戒內容與戒律的融通 227
第二節 家戒官戒將善書延列為內容 231
第三節 家戒官戒執行方式的戒律化 233
第四節 家戒官戒勸善書的合一共體 238 第七章
以戒為名的文化器物 252
**節 戒牒 252
第二節 戒衣 254
第三節 戒尺 257
第四節 戒刀 260
第五節 戒珠 262
第六節 戒香 266
第七節 戒指 270
第八節 戒壇 273
第九節 戒石 277 參考文獻 281
“戒”與漢字 1
**節 “戒”字探源 1
第二節 商周之“戒” 5
第三節 儒家“戒”說 8
第四節 “戒”之字義 12 第二章
家 戒 15
**節 家戒的初創 16
第二節 家戒的發展 27
第三節 家戒的形式 32
第四節 家戒的思想 34
第五節 家戒的傳習 44 第三章
官 戒 49
**節 官戒的出現 50
第二節 官戒的發展 57
第三節 官戒的形式 78
第四節 官戒的內容 87
第五節 官戒與吏治 92 第四章
道教戒 97
**節 道教戒的源起 98
第二節 道教戒的發展 106
第三節 道教戒的體系 121
第四節 道教戒的思想 124
第五節 道教戒的作用 179 第五章
佛教戒 199
**節 佛戒的傳入 200
第二節 佛戒的發展 203
第三節 佛戒的體系 215
第四節 佛戒的作用 221 第六章
勸善書 226
**節 家戒官戒內容與戒律的融通 227
第二節 家戒官戒將善書延列為內容 231
第三節 家戒官戒執行方式的戒律化 233
第四節 家戒官戒勸善書的合一共體 238 第七章
以戒為名的文化器物 252
**節 戒牒 252
第二節 戒衣 254
第三節 戒尺 257
第四節 戒刀 260
第五節 戒珠 262
第六節 戒香 266
第七節 戒指 270
第八節 戒壇 273
第九節 戒石 277 參考文獻 281
展開全部
戒 作者簡介
劉紹云,山東大學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法律思想史、政府法治問題等,在核心學術期刊中發表論文十余篇,已出版著作1本、合著2本。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