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譯介·變異·想象: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理論旅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3835720
- 條形碼:9787563835720 ; 978-7-5638-3572-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譯介·變異·想象: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理論旅行 內容簡介
本書著眼于北美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發展理路,依據薩義德“理論旅行”論的“四步驟”、“制度化”與“批判意識”等相關概念,結合布魯姆的“誤讀”及知識社會學等相關理論,采用文獻計量學、訪談等研究方法對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學術旅行展開分析。首先介紹了研究背景;其次,闡釋了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接受、移植過程和國內學者圍繞該派產生的論爭及對論爭的省思,即從媒介環境學派在中國的縱深發展、橫向移植及“馴化”的具體過程探討其在跨時空、跨地域的動態演變過程;再次,借鑒中西媒介研究領航人的各方觀點,審視了媒介環境學派的理論局限,并從微觀、中觀及宏觀多維度探討了媒介環境學在數字媒介時代的可能性突破;*后,探索了媒介環境學在中國學術想象力的建構等相關問題。
譯介·變異·想象: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理論旅行 目錄
**章 緒論
**節 研究緣起
第二節 主要理論借鑒及篇章 結構
第三節 文獻綜述
第四節 研究意義、方法及創新之處
第五節 擬解決的學術問題及預期效果
上篇 譯介
第二章 譯介與接受: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縱深發展
**節 北美媒介環境學的誕生語境及在中國的發展概述
第二節 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引入與接受的階段性考察
第三節 媒介環境學在中國引進和研究的新動向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旅行中的“馴化”:反思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譯介、傳播及論爭
**節 起點的明晰:再談Media Ecology的正名之辯
第二節 概念的廓清:反思術語、理論在傳播過程中的論爭
第三節 生存空間的明確:反思“技術決定論”評價的論爭
第四節 研究方法的正視:反思媒介環境學研究方法論的論爭
本章小結
中篇 變異
第四章 承繼與變異: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橫向移植
**節 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第二節 引介層面:媒介環境學的選擇性轉譯
第三節 傳播層面:媒介環境學的學科規訓及反思
第四節 應用層面:媒介環境學的在地學術實踐及反思
本章小結
下篇 想象
第五章 對話與融合:媒介環境學的理論框架、局限及在數字媒介時代的可能性拓展
**節 媒介環境學的理論框架
第二節 媒介環境學在應用過程中凸顯的理論局限
第三節 媒介環境學在數字媒介時代的可能性拓展
第六章 學術想象力的建構:媒介環境學在中國未來的發展構想
**節 拓展知識視野:多角度還原媒介環境學原貌
第二節 觀照實踐前沿:重返媒介作為“物”的研究面向
第三節 探索學科邊界:發展“根莖狀”學科特質
第四節 明晰未竟事業:打撈引介過程中“遺失的經典”
第七章 結語及啟示
**節 啟示與思考
第二節 研究局限
參考文獻
附錄1 北美媒介環境學漢譯匯總
附錄2 尚未翻譯的部分媒介環境學專著
附錄3 國內媒介環境學研究相關專著
附錄4 何道寬、劉海龍、胡翼青教授采訪稿
后記
展開全部
譯介·變異·想象:媒介環境學在中國的理論旅行 作者簡介
朱豆豆,目前就職于北京物資學院外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國際傳播、外宣翻譯研究、翻譯傳播學等。曾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等各級項目、主持校級項目10余項;曾出版專著1部、譯著兩部;曾在《國際新聞界》《新聞界》等核心期刊發表十余篇期刊論文。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