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家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51287
- 條形碼:9787513351287 ; 978-7-5133-512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傳 本書特色
一部圍繞“家”展開的散文集,于30余篇文章中體悟人間真情,重拾中國傳統文化及其家庭觀,展現家風、家訓、家教。 首次分享作者與家人之間的日常涂鴉作品,一筆一劃皆是真情流露。 全書分為“味”“憶”“情”“趣”“訓”五大章,從不同角度展現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特邀“中國*美的書”書籍設計師進行創意設計,帶來獨特閱讀體驗。溫暖、柔和的色彩組合與舒適的質感,搭配妙趣插圖與創意部件,讓你在閱讀中找回家的溫馨與快樂。 任祥女士對傳統文化之美特別敏感,其來有自。她的高堂便是鼎鼎有名的臺灣菊壇祭酒顧正秋老師。顧正秋老師的京劇藝術便充分展示了我們傳統文化美之極致。我在少年時期,有幸在臺北永樂戲院觀賞過顧正秋老師的代表作《鎖麟囊》,一段《流水》回腸蕩氣,高遏行云,至今縈繞難忘,任祥女士自幼耳渲目染,難怪能夠編撰出如此美輪美奐的圖畫書來,《傳家》起因于《家傳》。 ──白先勇教授 任祥是帶著 \"宿慧\" 來此生的,所以可以使身邊朋友領悟許多事。任祥的\"宿慧\",看起來大多不是大事,體現在日常一般食、衣、住、行之中,是在生活間小小的細節里做好一些認真的\"小事\"……我想,《傳家》,傳的其實是就是這樣的\"宿慧\",宿世累積的智慧,而且因為是在眾生生活的平實中傳承累積,所以是可以安穩于人間的\"福慧\"。 ──蔣勛教授 到她家赴宴,先在書房中喝茶閑談,等賓客都集合了,再走過庭院中的香楠樹蔭,進入姚仁喜設計建筑的家宅,餐廳的飯桌是獨一無二的內方外圓,坐滿了恰好十二人。你一定會先被餐桌的布置驚艷,隨著季節擺上不同的插花與餐具,總是那么脫俗。有時她在座位上放名牌,有時讓客人抽簽選位,每個座位上擺著一份禮物,或是美麗的頸鏈、花朵戒指,或是一方刻著好字句的印章,都是她親手制作。等到菜肴上桌,你更要聲聲驚呼了,色香味俱全不足以描述萬一,她從容地進出廚房與餐廳之間,端出的美食都有考究,擺在桌上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吃在嘴里五味沁脾胃,你要當心,真的很難不失去節制,忘了自己是在做客呢。 ──陳怡蓁 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家傳 內容簡介
十年之前,一部美的百科全書,一部傳統文化的集大成之作,《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誕生,為萬千讀者帶還原了“中國人的精致生活”。
十年之后,這部讀者心中的“傳家寶”,淬煉出一部新的散文集《家傳》,于“味”“憶”“情”“趣”“訓”五大章中,感悟親情、友情、愛情、家風家訓、生活雅趣……
這是一位深植于中國文化,生活在世代交替之際的女性,以親身經歷所撰述的一份心語。
《家傳》是一部圍繞“家”展開的散文集,脫胎于暢銷多年的《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一書。作者在精選并更新其中有關家庭生活的30余篇散文的基礎上,增加了數篇新作,并首次公開作者及家人的隨性涂鴉。本書邀請曾多次斬獲“中國好看的書”的知名書籍設計師操刀設計,力求創造具有美感的互動閱讀體驗。正如作者姚任祥女士所言:“任何一件可以讓一個家銘記、珍愛與傳承的事,都是我愿意全力去促成的。”
《家傳》全書包含“味”“憶”“情”“趣”“訓”五大章。“味”既包含“味道”,是中國人食不厭精的美食追求,也包含承載每個家庭“記憶”的“胃道”。“憶”是作者思念故人,回憶美好的過往時代。“情”是串聯起本書所有文章的“草蛇灰線”,這里既有作者身為母親,對兒女的牽掛之情;也有身為兒女,對長輩的感恩之情;亦有身為妻子,對先生的恩愛之情。“趣”來自于日常生活中的閑情雅致,這里既有中式雅趣,也有在自家后花園種時令菜的快樂。“訓”這一章則是在探討中國人的“齊家”之道,上到佛教的福慧雙修與易經的智慧,下到夫妻的相處之道、兒女的教育方針,背后支撐我們的哲學是中國傳統的儒釋道精神。
《家傳》的“尾聲”是一封封“藏”在書后“信封”里的書信,那是在《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出版多后家人們寫給作者姚任祥女士的信。如果說十余年前的《傳家》是姚任祥留給家人的一份“家書”,那么如今這些書信便是家人寫給姚任祥的回信,也是一種“家”的傳承。正如姚任祥女士所言:“愿以本書,拋磚引玉,祈愿讀者大眾,都有自己的家傳,載滿每一個家的記憶,以此傳家。”
家傳 目錄
家傳 作者簡介
姚任祥,是京劇名伶顧正秋的小女兒,她還是南懷瑾和圣嚴法師的學生,臺灣著名建筑師姚仁喜的妻子,以及三個孩子的母親。她致力在文化根源中找到美感,在師法古人中學到智慧。她曾是和楊祖珺同期出道的第一代校園民歌手,十六歲就出了兩張唱片,主持過《跳躍的音符》電視節目。1983年她獲得美國加州洛杉磯服裝設計與商業學院的學士學位。之后成為姚仁喜 | 大元建筑工場的合伙人,主管行政事務與信息管理。她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跨界設計師,她的設計領域跨越了室內、珠寶與禮品設計。余光中先生曾稱贊她是“生活藝術的通人,家庭文化的美學家”。姚任祥育有三個孩子,她扮演虎媽、慈母、與朋友多重腳色教育兒女,最后她體會留給孩子們最重要的財富,是承傳生活文化,與凝聚家庭情感所帶來的力量。她送給兒女的人生禮物是親自寫的一套書:《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她送給自己六十歲的生日禮物,則是她編著的另一套書:《臺北上河圖》。這兩套書以詳盡的歷史與個人故事、文化生活為題材,以引人注目的視覺效果吸引了讀者,傳遞了她對民族文化的深厚熱情,也表達出她對自己生長的土地的珍愛。其中,她用七年時間完成《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被白先勇先生稱為“美的百科全書”,并在臺灣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藝廊(2011年)、臺北誠品書店(2014年)、蘇州誠品藝廊(2016年)等地舉辦《傳家手作》展覽。《傳家》繁體版在臺灣創造了籌集善款的紀錄,隨后簡體版在大陸推出后行銷三十余萬套,近年中,英文版與日文版也相繼上市,正如蔣勛先生所言,此書可謂“福慧傳家”。書籍設計師簡介尹琳琳,書籍設計師,編審,中國出版協會書籍藝術設計委員會委員。曾獲英國D&AD黃鉛筆獎,紐約ADC金立方獎、銀立方獎、佳作獎,美國One Show佳作獎2項,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金獎,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裝幀設計獎,第九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覽金獎、銅獎,中國“最美的書”3項,GDC Award21評委獎,靳埭強設計獎金獎、銀獎、銅獎,臺灣金點設計獎標章獎,Award360°年度書籍設計獎2項,作品多項入選東京TDC、APD亞太設計年鑒。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