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據鞍錄(外一種)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5066332
- 條形碼:9787225066332 ; 978-7-225-06633-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據鞍錄(外一種) 本書特色
從青海到甘肅再到陜西,一路上都是秀美豐富的人文和地理景觀,美麗的大西北,兼具人文歷史風華和自然造物之美,《據鞍錄》這本被清代藏書家廖荃孫盛贊的游記著作,將帶領讀者領略從青海到陜西一路上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之美。所錄另一種古籍《謚法備考》則是一本詳細傳載古代謚法和謚法實例的書籍,謚法在古代是一門顯學,定謚對古人有著褒貶平生、總結生平的重要意義,此書謚法和實例相結合,能夠使讀者了解古人定謚的規則和方法,也是有關謚法研究的重要總結和著錄。而本書另附楊應琚年譜長編,亦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據鞍錄(外一種)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據鞍錄》及《謚法備考》兩種古籍的校勘整理。《據鞍錄》是清乾隆四年在西寧道任上的楊應琚奉命進京述職時以日記形式寫的一部有關青海、甘肅、陜西的游記。書中詳細記載了從西寧至風陵渡一路上的道里見聞、山川風物、廟宇碑碣、名勝古跡。清末學者繆荃孫跋稱其“文筆雅潔可愛”,為清代游記中的佼佼者,是研究清代臨洮南道的重要資料之一,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謚法備考》于乾隆十一年撰輯,六卷,分謚法、謚法總論和謚法指實三部分,輯錄了自周迄明末有關謚號釋義、謚法論述和謚號授予的主要資料,且時加按語發表個人見解。陳弘謀贊以“自有謚法以來,未有如此書之提要鉤玄擇精語詳者”,是清代謚法學的重要著述。書后附有校注者經多年積累編成的《楊應琚年譜長編》,對于治清史,治西北、東南、西南地方史、民族史、邊防史,都有重要價值。
據鞍錄(外一種) 目錄
據鞍錄(外一種) 作者簡介
楊應琚(1699—1767),字佩之,號松門。清代官員,有善政。有《謚法備考》《據鞍錄》《西寧府新志》等撰述。
汪受寬,1943年生,江蘇東臺市人,研究生學歷,教授,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長期從事中國古代史、史學史和歷史文獻學的教學研究,學風嚴謹,撰有《謚法研究》《西部大開發的歷史反思》《中國少數民族史學史》等多部著述,系大型叢書《隴右文獻叢書·方志庫》主編,整理出版《永登魯氏家譜校注》《青海奏疏》等古籍,有豐富的古籍整理經驗。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