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解厄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813081
- 條形碼:9787552813081 ; 978-7-5528-130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解厄學 本書特色
《解厄學》,在歷史上是一部十分特殊的著作。它不僅立足于“解厄”,更關注人們致厄的根源。 《解厄學》深刻而具體地剖析了人性的種種弱點,可謂洞察深邃,入木三分。 《解厄學》不僅是一部理論專著,更是一部十分實用的濟世之學。 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國藩
解厄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共八卷,內容包括:藏鋒卷、隱智卷、戒欲卷、省身卷、求實卷、慎言卷、節情卷、向善卷。
解厄學 目錄
藏鋒卷 **
不避苦難的王尊·003 / 藏鋒避禍的李豐·006 / 任尚的狂言·009 /
恃才傲物的王昕·012 / 王世充的本來面目·014 / 急于建功的韓
通·017 / 重視仁德的竇皇后·020 / 不肯退讓的伍子胥·022 /
內斂的王龔·025 / 排斥群臣的張居正·027
·不以困為困,不以厄為厄,方不為厄所困。
·善隱藏鋒芒者,趨利避害,解厄脫困。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虎行似病,鷹立似睡,乃處世至境。
·志向遠大的人,謙遜是常態。
·好的帶頭人重在團結眾人,而不是彰顯己能。
·人可無名,不可無仁無德。
·放棄比索取更需智慧。
隱智卷 第二
魏孝文帝的治國術·033 / 拒不改過的李密·036 / 不為己謀的田
豫·039 / 身敗名裂的史弘肇·042 / 韓信的弄巧成拙·045 / 不得
善終的蘇秦·048 / 陳后主的愚頑·050 / 深謀遠慮的王徽·053 /
阮籍的遠見·056 / 一生坎坷的陳壽·058
·智謀可以消減困厄,卻不能根除困厄。
·上智不為人知,方可出奇制勝。
·自私者常處困厄之境。
·缺少智慧可以彌補,喪失道義難以挽救。
·比才能更重要的是忠誠。
·不洞察世情與人情,勢必阻礙叢生,困厄不斷。
·禍患不因無智而生,反而常常因智而起。
戒欲卷 第三
貪得無厭的索額圖·063 / 但行好事的朵兒赤·066 / 胡質的“小
題大做”·068 / 聚斂無度的錢度·071 / 賀拔岳的觀望·073 /
剛正不阿的耶律楚材·076 / 紂王的淫惡·078 / 決不妥協的周
新·081 / 王杰的高尚品行·083 / 輕啟戰禍的韓侂胄·086
·貪欲之根,禍患之源。
·自找的困厄*難終結。
·君子能審時度勢,不被欲望左右,所以能夠消災解厄。
·不遵從社會法則,任私欲膨脹,毀滅便不遠了。
·智者從不小看一念:一念之失,生死之別。
·貪欲無窮,使困厄永伴。
·沖動常常使人失敗。
·對待欲望的不同態度,使君子坦蕩,使小人戚戚。
省身卷 第四
引狼入室的王皇后·091 / 心無雜念的裴休·094 / 李夢陽的“蠻
干”·097 / 不肯偷生的荀爽·099 / 司馬懿的自救·102 / 多加思
慮的元巖·105 / 安重誨的執迷不悟·108 / 言語無忌的衛瓘·110 /
蘇瓊的應變·113 / 不負厚望的潘季馴·116
·有自知之明者,常處困厄之外。
·學會取舍,才是解厄之道。
·人的差距可以通過省身來彌補。
·洞察了生命意義的人不可戰勝。
·律己嚴,待人寬,乃處世之道。
·智慧也需不斷更新。
·慎重行事,遵循正道,乃可以長久。
求實卷 第五
石天麟的規勸·121 / 不隨俗的宗澤·124 / 王充的踐行·127 / 不
自卑的優旃·130 / 郭舍人的救助·132 / 心灰意冷的張浩·135 /
耶律吼的仁德·137 / 本性不改的畢義云·140 / 曹一士的求實·143
直言善辯的戴憑·145
·務實保長遠,虛名易招禍。
·堅持與求實是成功者的共同特點。
·金科玉律只存于書本中,不存于實踐中。
·貪近者愚,求遠者智。
·求實不僅是一種態度,也是避禍的根本。
·求實不是求取完美,而是盡量減少缺憾。
·智者順天行事,故遠離禍患。
慎言卷 第六
賈耽的寡言·151 / 心有余悸的楊椿·154 / 熊廷弼的失望·157 /
險遭大難的孔僖·160 / 狄仁杰的不尚空談·162 / 傲慢無禮的莊
賈·165 / 欒巴的倔強·168 / 引火燒身的布占泰·170 / 劉潔的
處心積慮·173 / 痛下決心的努爾哈赤·176
·言多禍藏,沉默勝金。
·一言可興邦,亦可亡身。
·慎言者智。
·聽其言,知其意,可斷其行。
·人無信,勿聽其言。
節情卷 第七
悟出玄機的范景文·181 / 孫武的智謀·184 / 改變策略的司馬
睿·187 / 太子丹的忍痛棄友·190 / 包藏禍心的陳名夏·193 /
引退歸鄉的高拱·195 / 據理力爭的周起元·198 / 漢成帝的感情
用事·201 / 被賜自盡的馮妙蓮·204 / 趙岐的感嘆·206
·先駕馭情感,再駕馭人生。
·放縱情感,如縱禍患。
·友情貴在真誠,縱友則見拙,不智也。
·仁義不可亂施。
·懲惡揚善,缺一不可。
·天怒成災,人怒成害。
·君子戒悲,小人戒憂。
向善卷 第八
民憤日增的義縱·211 / 尹翁歸的替天行道·214 / 外表恭順的耶律
察割·216 / 楊勇的失勢·219 / 為國育人的文翁·222 / 徐璆的
東山再起·224 / 不與小人結交的賀琛·227 / 堅守道義的馬懷
素·230 / 人所不齒的馮銓·233 / 王吉的盡職·236
·吉有其因,福有其源。
·向善戒惡,行事之要。
·識人當觀其行,見其細。
·體諒他人能給自己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
·大善者,不計毀譽,不圖善名,方成大事。
·與小人結交,困厄近矣。
·取利棄道,禍患不遠。
展開全部
解厄學 作者簡介
晏殊,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十余歲以神童登科,賜同進士出身,后官至宰輔。為官幾五十載,望重一時。在其提攜下,朝廷涌現出范仲淹、韓琦、歐陽修等一眾名臣。文才亦高,尤擅小令,言辭婉麗,情致幽雅。
書友推薦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