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泰順提線木偶的藝術人類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650877
- 條形碼:9787552650877 ; 978-7-5526-5087-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泰順提線木偶的藝術人類學研究 內容簡介
《泰順提線木偶的人類藝術學研究》是一本以浙江省溫州市泰順縣的“泰順提線木偶”為調查與研究對象的專著。“泰順提線木偶戲”于2011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泰順木偶頭雕刻”于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書既關注泰順提線木偶的制作技藝,展現傳承人口述史,又同時跟蹤提線木偶的表演技藝,忠于記錄提線木偶于村社中的活態演出。并在此基礎上,從戲班、制作者、政府、觀眾的角度共同思考、揭示泰順提線木偶得以活態傳承的生存驅動力。全書在藝術人類學的研究視域下,從泰順體現木偶之源流與流布,以及木偶工藝、木偶戲表演及其傳承保護等方面,在大量田野調查的基礎上撰寫而成。
泰順提線木偶的藝術人類學研究 目錄
**章 綜 述
003 **節 泰順提線木偶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015 第二節 泰順提線木偶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016 第三節 泰順提線木偶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019 第四節 “傀儡—木偶”文本概念的生成
第二章 發生與發展——泰順木偶之源流與流布
027 **節 泰順木偶源流沿革
034 第二節 泰順木偶流布與種類
第三章 技術與造物——泰順提線木偶之藝術形態
045 **節 泰順提線木偶的技術形態
058 第二節 泰順提線木偶的規制與構成
第四章 行為與信仰——泰順提線木偶戲之班社建構
067 **節 人員構成:戲班分工
074 第二節 戲班的復建
086 第三節 物質構成:戲棚與戲具
094 第四節 精神構成:戲班與戲神
第五章 活態文化與民俗——泰順提線木偶戲之祭儀文化
103 **節 傀儡“太平戲”的民俗禮儀與社區需求
114 第二節 《娘娘傳》演出形態與儀式觀察
第六章 傳承與保護——泰順提線木偶發展的變遷與建構
159 **節 自者與他者視角:泰順提線木偶藝術表達的再造
162 第二節 國家在場與信仰在場:泰順提線木偶生存發展的構成要素與驅動力
178 第三節 泰順提線木偶文化傳承、發展與保護的意義指向 185 附 錄
209 參考文獻
218 代跋:田野雜記
003 **節 泰順提線木偶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015 第二節 泰順提線木偶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016 第三節 泰順提線木偶的研究對象與方法
019 第四節 “傀儡—木偶”文本概念的生成
第二章 發生與發展——泰順木偶之源流與流布
027 **節 泰順木偶源流沿革
034 第二節 泰順木偶流布與種類
第三章 技術與造物——泰順提線木偶之藝術形態
045 **節 泰順提線木偶的技術形態
058 第二節 泰順提線木偶的規制與構成
第四章 行為與信仰——泰順提線木偶戲之班社建構
067 **節 人員構成:戲班分工
074 第二節 戲班的復建
086 第三節 物質構成:戲棚與戲具
094 第四節 精神構成:戲班與戲神
第五章 活態文化與民俗——泰順提線木偶戲之祭儀文化
103 **節 傀儡“太平戲”的民俗禮儀與社區需求
114 第二節 《娘娘傳》演出形態與儀式觀察
第六章 傳承與保護——泰順提線木偶發展的變遷與建構
159 **節 自者與他者視角:泰順提線木偶藝術表達的再造
162 第二節 國家在場與信仰在場:泰順提線木偶生存發展的構成要素與驅動力
178 第三節 泰順提線木偶文化傳承、發展與保護的意義指向 185 附 錄
209 參考文獻
218 代跋:田野雜記
展開全部
泰順提線木偶的藝術人類學研究 作者簡介
張冬萍,中央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師資博士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博士、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碩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參與撰寫《中國剪紙藝術研究》《世界剪紙藝術》《古鄉厚土——隴縣鄉村扶貧紀實》《中國經驗:多元化的非遺傳承實踐》等書籍。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