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插圖本 (彩插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071023
- 條形碼:9787101071023 ; 978-7-101-07102-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插圖本 (彩插版) 內容簡介
不知您是否意識到,也許您說的每一句話里都包含著“文化”——
“五谷雜糧”有哪五谷?“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都包括誰?
為什么買“東西”不說買“南北”?為什么“敗北”不說“敗南”?為什么說話算數(shù)叫“一言九鼎”,換成“六鼎”“七鼎”行不行?……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這本《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里找到答案。
這里所說的“國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同義,它不僅寫在典籍里,更活在我們的生活里、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除了經(jīng)典常識、制度法律、教育科技,傳統(tǒng)的民生禮俗、戲曲曲藝、體育娛樂……也是本書要介紹的內容。
這里所說的“常識”,有兩個重點:一是基礎知識、基本概念,二是讀書時經(jīng)常遇到、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大家知其然但未必知其所以然的問題。
不知您是否意識到,也許您說的每一句話里都包含著“文化”——
“五谷雜糧”有哪五谷?“六親不認”是哪六親?“株連九族”都包括誰?
為什么買“東西”不說買“南北”?為什么“敗北”不說“敗南”?為什么說話算數(shù)叫“一言九鼎”,換成“六鼎”“七鼎”行不行?……
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這本《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里找到答案。
這里所說的“國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同義,它不僅寫在典籍里,更活在我們的生活里、流淌在我們的血液中。除了經(jīng)典常識、制度法律、教育科技,傳統(tǒng)的民生禮俗、戲曲曲藝、體育娛樂……也是本書要介紹的內容。
這里所說的“常識”,有兩個重點:一是基礎知識、基本概念,二是讀書時經(jīng)常遇到、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使用、大家知其然但未必知其所以然的問題。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遠不是一本書所能囊括的。本書只是采用雜志欄目式的方式,選取其中部分內容分門別類進行介紹。許多重要內容、基本常識將在以后各冊陸續(xù)回答。
我們約請的作者,都是各個領域的專業(yè)研究者,每一篇簡短的文字背后其實都有多年的積累,他們努力使這些文字深入淺出、嚴謹準確。同時,我們給一些文字選配了圖片,使讀者形成更加直觀的印象,看起來一目了然。
無論您是什么學歷,無論您是什么年齡,無論您從事的是什么職業(yè),只要您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愛好者,您都可以從本書中獲得您想要的——
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插圖本 (彩插版) 目錄
歌官典制
法律文化
民生禮俗
衣食住行
體育娛樂
哲學宗教
語言文學
書畫藝術
戲曲曲藝
建筑園林
中華醫(yī)藥
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插圖本 (彩插版) 相關資料
“司馬”原來是姓嗎?
“司馬”一姓大家都很熟悉,歷史上也有司馬相如、司馬遷、司馬光等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其實,“司馬”是古代的官名,后來以官為姓,成為姓氏之一。
司馬作為官職.在西周時開始設置,與司徒、司空并稱“三有司”,亦稱“三有事”。司馬為朝廷重臣,掌管軍政與軍賦,常常統(tǒng)兵出征,所率軍隊為六個師或八個師不等,相當于大將軍。
春秋時,各諸侯國官制中都有司馬一職。有的諸侯國還設有大司馬,此外還有左司馬、右司馬作為司馬的屬官。不僅在官制中有司馬一職,在軍隊中也設有此類官稱,如晉軍中有司馬,是低于軍尉的官職。
戰(zhàn)國時,軍將或軍師常常被稱為司馬,如《戰(zhàn)國策·齊策》記載“禽燕之司馬而反千里之齊,安平君(田單)之功也”,燕司馬就是指燕將騎劫。在軍隊的將帥之下,還設有很多司馬之職,分別承擔不同的任務。此外,地方的縣、都也有司馬的官,如秦有縣司馬。春秋戰(zhàn)國的銅官璽中還包括很多的縣、都的司馬之璽。
司馬的官職到了漢代曾一度被取消,漢武帝時,改太尉為大司馬,后世用作兵部尚書的別稱,侍郎稱作少司馬。漢代大將軍統(tǒng)管五部,每部各設軍司馬一人。
魏晉至宋代,司馬為軍府之官,總理軍府事務,參與軍事計劃。隋、唐兩代,州、郡、府中各設有司馬一人,位在別駕、長史之下。自居易,《琵琶行》中就有:“座中泣下誰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而到了明、清兩代,司馬則成為府同知的別稱了。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jīng)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