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演化與創新 : 再談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85067
- 條形碼:9787208185067 ; 978-7-208-18506-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演化與創新 : 再談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 本書特色
著名經濟學家、跨學科教育家汪丁丁教授北大EMBA課程講義
國際前沿思想與本土商業經驗的碰撞
基于生命與社會的演化,求解未來中國的合作倫理與群體創新
什么是三重轉型期社會?
當代中國社會,處于“文化—政治—經濟”三重轉型期,理解任何中國現象,首先要將其置于三重轉型期的三維理解框架之內。這樣的國家,世界上幾乎沒有第二個。
社會演化至穩定的倫理生活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轉型期中國社會的經濟發展、政治演化、文化變遷,很大程度上是合作秩序的擴展問題。
承諾、寬容、正義,是人與人之間形成合作秩序的條件。
為何寬容*難?如何從局部開始,向善發展,實現“允執厥中”的智慧?
人工智能時代,怎樣才能激發與保護群體的創造性?
群體創造性歸根結底取決于群體領導者的人格氣質。
優秀領導者的人格氣質有利于群體間競爭與人類合作秩序的不斷擴展。
演化與創新 : 再談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 內容簡介
由汪丁丁教授北大EMBA講義整理而成,是《情理與正義》的姊妹篇,兼顧中西倫理傳統及其轉型和交匯,以及未來可能的演化路徑,延續跨學科視角,探討關于創新的演化倫理學
演化與創新 : 再談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 目錄
**講 導 論
一、課程概述與參考文獻
二、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合作倫理三要素
三、轉型期中國社會倫理學的“問題意識”
四、中西倫理學的基本思路
附錄 1 _x005f從 E20“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學員 35份作業當中得分較高的10份作業探討企業內部的合作倫理問題
附錄 2 生命,技術,行為
附錄 3 逝者:馬洪
附錄 4 什么是“精英意識”
第二講 演化倫理學:地球與生命
一、生命的演化
二、合作的先天與后天因素共生演化
三、表觀遺傳學與基因遺傳學
四、靈長類動物的生態龕位
五、饒敦博的“社會腦”研究
附錄1 演化—“中心法則”學派與“共生演化”學派
附錄 2 性、性關系與社會發展
附錄 3 廣義的技術與創新
附錄 4 從生命系統論到系統生物學
第三講 演化倫理學(續篇):人類行為與合作
一、行為與秩序的共生演化
二、達馬西奧:演化理性與內平衡態
三、三層次生命系統
四、文化層次的選擇
五、競爭與創新的智慧
附錄1 轉型期中國社會與世界秩序(**部分)
附錄 2 汪丁丁與布坎南1998年對話摘要
附錄 3 生命系統—紀念米勒夫婦辭世十九周年
附錄 4 從系統生物學到意識發生學(中篇)
第四講 再談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
一、領導力與人格學
二、嫉妒之為一種演化場景
三、智力—創造性—智慧
四、群體創造性
附錄1 思想史方法—歷史情境與重要性感受
附錄 2 觀念糾纏
附錄 3 互聯與深思
附錄 4 暗黑心理學
附:**講之前的課程討論群對話摘要
演化與創新 : 再談轉型期中國社會的倫理學原理 作者簡介
汪丁丁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1953年生于沈陽,成長于北京,祖籍浙江淳安。北京師范學院數學系理學學士(1981)。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數學與控制理論專業理學碩士(1984)。美國夏威夷大學經濟系經濟學博士(1990)。
曾任教于香港大學和德國杜伊斯堡大學。現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瑞意高等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并擔任《財經》《新世紀周刊》《財新周刊》以及“財新傳媒集團”唯一的學術顧問。
著作包括《經濟學思想史講義》《經濟學思想史進階講義》《行為經濟學講義》《行為經濟學要義》《情理與正義》《收益遞增》等20多種。教學研究廣泛涉及經濟學思想史、制度分析基礎、行為經濟學、新政治經濟學、演化社會科學等重要的前沿學科領域。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