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早期思想史與文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31118
- 條形碼:9787302631118 ; 978-7-302-63111-8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早期思想史與文獻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早期思想史與文獻研究》通過文字、音韻、訓詁等小學手段,考證《論語》《周易》《尚書》《老子》《禮記》《孟子》《荀子》中思想史上重大的卻懸而未決的問題,廓清思想史上后人疊加的誤說。
中國早期思想史與文獻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早期思想史與文獻研究》是關于中國早期思想史及相關文獻研究的論文集,共三十二篇。其中與《論語》相關者六篇,與《周易》相關者四篇,與《尚書》相關者四篇,與《老子》相關者三篇,與《禮記》相關者五篇,與《孟子》相關者四篇,與《荀子》相關者六篇。主要是通過文字、音韻、訓詁等小學手段,考證、解決思想目前的重要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廓清思想目前許多后人疊加的誤說。本書特色為:由小學切入,以解決思想目前的重大問題。值得古典文獻研究者、思想史研究者、出土文獻研究者、普通文史愛好者、大專院校文史哲專業的本碩博學生參考。
中國早期思想史與文獻研究 目錄
“仁”字探原 2
“六經”次序探源 18
《論語》“民可使由之”章的再研究——以郭店楚簡《尊德義》
為參照 37
《論語》“父子互隱”章新證 47
《論語·鄉黨》篇“色斯舉矣”章新證——兼釋《學而》
《為政》及帛書《五行》篇的“易色”“色難”“色然” 67
《論語·憲問》篇“欲寡其過而未能也”說辨證——兼論
“君子道者三”章“我無能焉”的釋讀 92
第二編 《周易》 105
《周易》真精神的探求 106
二二相耦,相反為義——《周易》卦義新論 115
《周易·乾》卦新釋 129
從帛書《二三子》論《周易·蹇》卦六二爻辭的本義 147
第三編 《尚書》 163
《尚書》名義與清華簡《書》類文獻 164
從郭店簡和馬王堆帛書論“晚書”的真偽 178
清華簡《尹誥》篇研究 190
《尚書》“孺子”考及其他 200
第四編 《老子》 219
《老子》篇序的新解釋 220
《老子》首章新釋 237
《老子》“尚仁”說辨證 251
第五編 《禮記》 263
《大學》篇四考 264
《大學》篇“湯之盤銘”新釋 277
“慎獨”本義新證 291
《緇衣》作者問題新論 307
楚竹書《內禮》、《曾子立孝》首章的對比研究 323
第六編 《孟子》 339
《孟子·公孫丑上》“善為說辭”段考實 340
《孟子》三考 350
《孟子》與出土文獻兩則 362
郭店簡《魯穆公》篇“極稱”說及其思想史意義 371
第七編 《荀子》 383
《荀子·天論》篇“大天而思之”章新詮 384
由《荀子》書“偽”“綦”兩字的特殊用法論《荀子·性惡》篇的
真偽 400
荀子非子思孟軻案再鞫 412
“人心之危,道心之微”本義考——兼論《大禹謨》“虞廷
十六字”的真偽 423
《荀子·解蔽》篇“空石之中”章釋讀及其意義 438
《荀子·解蔽》篇“周而成”章新釋 449
中國早期思想史與文獻研究 作者簡介
廖名春,1956年生,湖南武岡人。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學術專著有《經傳與易學史新論》《帛書周易論集》《周易真精神》《孔子真精神》《荀子新探》《出土簡帛叢考》《中國學術史新證》等。
- >
月亮虎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