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zhàn)為何爆發(fā)及戰(zhàn)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清至民國徽州雜字文獻集刊(影印本 全8冊)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9828460
- 條形碼:9787559828460 ; 978-7-5598-2846-0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至民國徽州雜字文獻集刊(影印本 全8冊) 內(nèi)容簡介
雜字作為中國本土的民間識字教材,廣泛地應用于傳統(tǒng)社會中,引導著人們掌握文字以及必要的生產(chǎn)生活技能。清代至民國這一歷史時期內(nèi),雜字在民間的分布及其廣泛,加之存世數(shù)量較多,部分被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下來,讓我們得以一睹真容。徽州被譽為“文獻之邦”,雜字文獻在徽州的留存相對于其他區(qū)域來說更為豐富,但大多散落于民間,長期缺乏系統(tǒng)的整理,更未能影印出版。本書整理了徽州雜字中具有代表性和研究價值較大的73種徽州雜字,分編為8冊影印出版。徽州雜字多是為滿足百姓日常生活識字需求而編寫,帶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徽州作為程朱闕里、商賈之邦,其雜字中特別重視倫理教化、商業(yè)啟蒙教育及契約律法的教育。同時,徽州雜字中有不少關(guān)于古代徽州民俗文化、職業(yè)知識的介紹,可作為研究當?shù)貧v史上真實的基層生活形態(tài)、民眾教育以及文化傳承方式等的資料。此外,一些徽州雜字收錄較多的地方俗語、鄉(xiāng)音字匯和難讀難寫的字,尤其是其中的“俗語類”“古字類”部分,可以為語言學研究尤其是方言研究提供稀見的文獻資料。整理、影印現(xiàn)存的古代徽州雜字,以資從經(jīng)濟學、教育學、語言文字學、社會學等各多角度研究徽州社會歷史文化之用。
清至民國徽州雜字文獻集刊(影印本 全8冊) 目錄
清至民國徽州雜字文獻集刊(影印本 全8冊) 作者簡介
戴元枝,女,1973年出生,安徽寧國人,黃山學院文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語文教學論、徽州蒙學教育與徽州文化研究。已出版著作《明清徽州雜字研究》,發(fā)表論文近30篇。主持教育*人文社科規(guī)劃一般項目2項、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2項,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等6項。曾獲安徽省人民政府社科獎三等獎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