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學人記:大地的思想與行走的歷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0265
- 條形碼:9787108070265 ; 978-7-108-07026-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人記:大地的思想與行走的歷史 本書特色
《學人記》由上下兩篇組成,上篇是作者四十年的“游思與隨想”,是作者學思歷程的感悟;下篇由若干篇文章構成,是作者有關學術、學界、學人的相關文字,利于廣大讀者較好了解華僑華人研究歷史與現狀。
學人記:大地的思想與行走的歷史 內容簡介
人是依托大地的,大地的行走當然是關于人的行走;思考時,需要行走的律動;行走中,靈感與思想涌出。歷史是敘事的,更是穿越的、分析的和詩性的。路上的歷史,都是山與海的歷史,風與雨的歷史,天與地的歷史,內與外的歷史,似是而非的歷史,這里與那里的歷史,探索的、過程的和醞釀的歷史 —— 一句話,都是思想的歷史和心靈的歷史,是謂《學人記:大地的思想與行走的歷史》。 《學人記》是關于大地的思想與行走的歷史,也是關于文化的歷史和歷史的文化,由《大地的思想集》《歷史的文化集》上、下兩篇構成。如果說,從**本英文代表作到**本中文代表作,作者經歷了二十年的學術探索;那么,從青澀學生到《學人記》,則整整走過了三、四十年的職業人生。《學人記》是作者同時出版的另一部著作《學術志:田野、星空與飛燕》的姊妹篇。
學人記:大地的思想與行走的歷史 目錄
學人記:大地的思想與行走的歷史 相關資料
這部書是用來品鑒的。有鑒賞力的讀者能從帶著個人情感、學術生活和抽象學理色彩的文字中,大道自然地體驗到一位60后學人依舊保有清純詩意的學養與理智。亦可見微知著,由此聯想近40年間中國人文學科發展的不易與變遷,得到充滿哲理的啟示。 ——陳春聲(中山大學黨委書記、教授) 從廈門到西歐,從西歐到東南亞,從南洋到北京,再從燕園到集美,在這本《學人記》中,吳小安生動記錄了他行走的歷史,更精彩的是書寫的思想火花。火花變成火炬,點亮過去,也照耀著未來。 ——榮新江(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 發誓不寫詩的旅人,卻在步履間譜出大地詩篇,從熱切的追求中發軔,慢慢開始嚴肅,似乎帶點警覺,逐漸磨厚耐性,孕育成以我為主的冷靜,時而輕松揮灑,時而傲骨自持,在抗拒成熟的思想里,繼續散發誘人的浪漫氣息。 ——石之瑜(臺灣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 學術發展不僅僅是知識的累積,學問從來是具體的人在具體的歷史中做出來的。只有更好地了解學人的生命歷程和生活感知,我們才能進一步反思怎么做學問。吳小安的《學人記》給我們提供了珍貴的思考食糧,既有他對學術生活鮮明的個體感受,又有他對學術建設熱枕的戰略展望。作為學術的人生與作為人生的學術,在這里有機匯合,水乳交融。 ——項飆(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學人記:大地的思想與行走的歷史 作者簡介
吳小安,廈門大學學士、碩士,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后。先后受邀赴阿姆斯特丹大學、耶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京都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馬來亞大學、馬來西亞拉曼大學、新加坡東南亞研究院、新西蘭梅西大學、荷蘭皇家科學院東南亞暨加勒比海研究院,以及中國臺灣中山大學、澳門大學客座研究,凡十四年。歷任廈門大學助教、講師,北京大學副教授、教授、人文特聘教授,兼北京大學華僑華人研究中心主任。2022年起,擔任華僑大學講席教授兼華僑華人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創院院長。 中文專著為《區域與國別之間》《學術志:田野、星空與飛燕》。英文專著《華人商業與馬來屬邦的形成1882—1941》榮獲提名并最后入圍美國“亞洲學會”2005年度東南亞研究最佳著作獎 “Harry J. Benda Book Prize”全球六部著作短名單。共同主編四本著作,主持兩卷本合作譯著《東南亞的貿易時代》,參加撰寫《劍橋全球移民史》第二卷,出版詩集《燕寨集》。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