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讀中華 學科學叢書---中國傳統文化的化學之光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22590
- 條形碼:9787122422590 ; 978-7-122-42259-0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中華 學科學叢書---中國傳統文化的化學之光 本書特色
(1)以化學核心科學概念為素材,以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理念作為引導,將抽象的科學知識與奇特想象的故事融合; (2)科學知識與科學實驗相結合,培養孩子對科學的好奇心、探索欲; (3)科學知識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同時,強調跨學科性和整合性,凸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核心之所在。
讀中華 學科學叢書---中國傳統文化的化學之光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氣”宇不凡、上善若“水”、攻苦茹“酸”、時間“堿”史、“鹽”之有理、“碳”源溯流、烈火真“金”、燃料等方面,將化學知識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在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強調跨學科性和整合性,凸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核心之所在。同時與科學實驗完美融合,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和“做”中學習科學知識,并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探索欲。本書適合7~12歲學生及家長、教師閱讀參考。
讀中華 學科學叢書---中國傳統文化的化學之光 目錄
第1章 “氣”宇不凡
1.1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2
1.1.1 從風箱談氧氣助燃 2
1.1.2 “化”盡其用——“煽風點火”助燃真相 3
1.1.3 躬行實踐——驗證氧氣的存在 6
1.2 燭避窗中影,香回爐上煙 8
1.2.1 貫穿古今的香文化 8
1.2.2 “化”盡其用——“開箱衣帶隔年香”的秘密 11
1.2.3 躬行實踐——制作香包 14
1.3 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16
1.3.1 從艾灸到艾文化 16
1.3.2 “化”盡其用——“灸”其根本 18
1.3.3 躬行實踐——自制艾條 20
第2章 上善若“水”
2.1 以柔克剛,水滴石穿 24
2.1.1 上善若水:流淌在東方的水文化 24
2.1.2 “化”盡其用——水滴石穿背后的化學奧秘 26
2.1.3 躬行實踐——酸雨的危害模擬實驗 29
2.2 濯污揚清,開源“潔”流 31
2.2.1 古代凈水:濁水變清的秘密 31
2.2.2 “化”盡其用——凈水知識知多少 33
2.2.3 躬行實踐——凈水小實驗 36
2.3 海納百川,煮海為鹽 39
2.3.1 煮海為鹽:看古人對海水的利用 39
2.3.2 “化”盡其用——海水的綜合利用 41
2.3.3 躬行實踐——海水淡化器DIY 44
第3章 攻苦茹“酸”
3.1 添得醋來風韻美,試嘗道甚生滋味 48
3.1.1 醋的起源與發展 48
3.1.2 “化”盡其用——探析“風韻美”的奧妙 52
3.1.3 躬行實踐——自制食醋 54
3.2 用水入五金皆成水 57
3.2.1 古籍中無機酸的化學性質 57
3.2.2 “化”盡其用——“用水入五金皆成水”原理解析 59
3.2.3 躬行實踐——制作酸堿指示劑 60
3.3 氣凝即得礬油 64
3.3.1 古法制酸 64
3.3.2 “化”盡其用——“氣凝即得礬油”原理解析 65
3.3.3 躬行實踐——制備硫酸 67
第4章 時間“堿”史
4.1 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72
4.1.1 “六尺巷”識熟石灰 72
4.1.2 “化”盡其用——氫氧化鈣的應用:改善酸性土壤 74
4.1.3 躬行實踐——雨落葉出江花開:指示劑與堿反應 75
4.2 由“鹼”識燒堿 78
4.2.1 從古代的洗滌劑了解燒堿 78
4.2.2 “化”盡其用——燒堿的制備與應用 81
4.2.3 躬行實踐——創意手工皂DIY 83
4.3 純堿的生產 84
4.3.1 侯氏制堿法 84
4.3.2 “化”盡其用——純堿的應用:膨松劑 86
4.3.3 躬行實踐——特色面包DIY 88
第5章 “鹽”之有理
5.1 探究古代鹽文化 92
5.1.1 說文解字“鹽”文化 92
5.1.2 “化”盡其用——“冬天撈堿,夏天曬鹽”:鹽的溶解度 94
5.1.3 躬行實踐——食鹽的溶解與結晶實驗 96
5.2 于謙的《石灰吟》 99
5.2.1 古詩詞中解石灰 99
5.2.2 “化”盡其用——“石頭記” 101
5.2.3 躬行實踐——巧除水垢 102
5.3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105
5.3.1 舌尖上的豆腐 105
5.3.2 “化”盡其用——從豆腐的形成賞石膏 107
5.3.3 躬行實踐——巧制豆腐腦 111
第6章 “碳”源溯流
6.1 木炭開啟人類的金屬時代 116
6.1.1 爐底柴薪鑄就銅墻鐵壁 117
6.1.2 “化”盡其用——冶鑄業的還原利器 118
6.1.3 躬行實踐——炭巧妙還原 120
6.2 炭的吸附性——凈化防潮好幫手 123
6.2.1 木炭的“另類”作用 123
6.2.2 “化”盡其用——疏松多孔有奇功 124
6.2.3 躬行實踐——簡易凈水器DIY 125
6.3 人造金剛石——點“石”成“金” 129
6.3.1 點石成金真的可行? 129
6.3.2 “化”盡其用——世上真的有“金手指” 130
6.3.3 躬行實踐——金剛石的妙用 133
第7章 烈火真“金”
7.1 水中聞虎嘯,火里見龍行 136
7.1.1 火是什么? 136
7.1.2 “化”盡其用——火的利用 138
7.1.3 躬行實踐——自制泡沫滅火器 139
7.2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140
7.2.1 “火樹銀花”識焰火 141
7.2.2 “化”盡其用——“火樹銀花”原理解析 142
7.2.3 躬行實踐——彩色火焰蛋殼蠟燭DIY 144
7.3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146
7.3.1 古代青銅進化史——一部活生生的史書 146
7.3.2 “化”盡其用——青銅器一定是青色的嗎? 148
7.3.3 躬行實踐——巧除鐵制品鐵銹實驗 151
第8章 燃料:文明的起源
8.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156
8.1.1 火藥:人類文明的助推器 156
8.1.2 “化”盡其用——火藥里的化學 157
8.1.3 躬行實踐——火箭升空小游戲 159
8.2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深 160
8.2.1 探尋化石燃料的發現史 160
8.2.2 “化”盡其用——化石燃料的燃燒與利用 162
8.2.3 躬行實踐——自制神奇蠟燭 166
8.3 金樽清酒斗十千 167
8.3.1 酒精的起源 167
8.3.2 “化”盡其用——生物燃料中的乙醇汽油 169
8.3.3 躬行實踐——家庭美味醪糟制作 171
1.1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2
1.1.1 從風箱談氧氣助燃 2
1.1.2 “化”盡其用——“煽風點火”助燃真相 3
1.1.3 躬行實踐——驗證氧氣的存在 6
1.2 燭避窗中影,香回爐上煙 8
1.2.1 貫穿古今的香文化 8
1.2.2 “化”盡其用——“開箱衣帶隔年香”的秘密 11
1.2.3 躬行實踐——制作香包 14
1.3 針所不為,灸之所宜 16
1.3.1 從艾灸到艾文化 16
1.3.2 “化”盡其用——“灸”其根本 18
1.3.3 躬行實踐——自制艾條 20
第2章 上善若“水”
2.1 以柔克剛,水滴石穿 24
2.1.1 上善若水:流淌在東方的水文化 24
2.1.2 “化”盡其用——水滴石穿背后的化學奧秘 26
2.1.3 躬行實踐——酸雨的危害模擬實驗 29
2.2 濯污揚清,開源“潔”流 31
2.2.1 古代凈水:濁水變清的秘密 31
2.2.2 “化”盡其用——凈水知識知多少 33
2.2.3 躬行實踐——凈水小實驗 36
2.3 海納百川,煮海為鹽 39
2.3.1 煮海為鹽:看古人對海水的利用 39
2.3.2 “化”盡其用——海水的綜合利用 41
2.3.3 躬行實踐——海水淡化器DIY 44
第3章 攻苦茹“酸”
3.1 添得醋來風韻美,試嘗道甚生滋味 48
3.1.1 醋的起源與發展 48
3.1.2 “化”盡其用——探析“風韻美”的奧妙 52
3.1.3 躬行實踐——自制食醋 54
3.2 用水入五金皆成水 57
3.2.1 古籍中無機酸的化學性質 57
3.2.2 “化”盡其用——“用水入五金皆成水”原理解析 59
3.2.3 躬行實踐——制作酸堿指示劑 60
3.3 氣凝即得礬油 64
3.3.1 古法制酸 64
3.3.2 “化”盡其用——“氣凝即得礬油”原理解析 65
3.3.3 躬行實踐——制備硫酸 67
第4章 時間“堿”史
4.1 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 72
4.1.1 “六尺巷”識熟石灰 72
4.1.2 “化”盡其用——氫氧化鈣的應用:改善酸性土壤 74
4.1.3 躬行實踐——雨落葉出江花開:指示劑與堿反應 75
4.2 由“鹼”識燒堿 78
4.2.1 從古代的洗滌劑了解燒堿 78
4.2.2 “化”盡其用——燒堿的制備與應用 81
4.2.3 躬行實踐——創意手工皂DIY 83
4.3 純堿的生產 84
4.3.1 侯氏制堿法 84
4.3.2 “化”盡其用——純堿的應用:膨松劑 86
4.3.3 躬行實踐——特色面包DIY 88
第5章 “鹽”之有理
5.1 探究古代鹽文化 92
5.1.1 說文解字“鹽”文化 92
5.1.2 “化”盡其用——“冬天撈堿,夏天曬鹽”:鹽的溶解度 94
5.1.3 躬行實踐——食鹽的溶解與結晶實驗 96
5.2 于謙的《石灰吟》 99
5.2.1 古詩詞中解石灰 99
5.2.2 “化”盡其用——“石頭記” 101
5.2.3 躬行實踐——巧除水垢 102
5.3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105
5.3.1 舌尖上的豆腐 105
5.3.2 “化”盡其用——從豆腐的形成賞石膏 107
5.3.3 躬行實踐——巧制豆腐腦 111
第6章 “碳”源溯流
6.1 木炭開啟人類的金屬時代 116
6.1.1 爐底柴薪鑄就銅墻鐵壁 117
6.1.2 “化”盡其用——冶鑄業的還原利器 118
6.1.3 躬行實踐——炭巧妙還原 120
6.2 炭的吸附性——凈化防潮好幫手 123
6.2.1 木炭的“另類”作用 123
6.2.2 “化”盡其用——疏松多孔有奇功 124
6.2.3 躬行實踐——簡易凈水器DIY 125
6.3 人造金剛石——點“石”成“金” 129
6.3.1 點石成金真的可行? 129
6.3.2 “化”盡其用——世上真的有“金手指” 130
6.3.3 躬行實踐——金剛石的妙用 133
第7章 烈火真“金”
7.1 水中聞虎嘯,火里見龍行 136
7.1.1 火是什么? 136
7.1.2 “化”盡其用——火的利用 138
7.1.3 躬行實踐——自制泡沫滅火器 139
7.2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140
7.2.1 “火樹銀花”識焰火 141
7.2.2 “化”盡其用——“火樹銀花”原理解析 142
7.2.3 躬行實踐——彩色火焰蛋殼蠟燭DIY 144
7.3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146
7.3.1 古代青銅進化史——一部活生生的史書 146
7.3.2 “化”盡其用——青銅器一定是青色的嗎? 148
7.3.3 躬行實踐——巧除鐵制品鐵銹實驗 151
第8章 燃料:文明的起源
8.1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156
8.1.1 火藥:人類文明的助推器 156
8.1.2 “化”盡其用——火藥里的化學 157
8.1.3 躬行實踐——火箭升空小游戲 159
8.2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深 160
8.2.1 探尋化石燃料的發現史 160
8.2.2 “化”盡其用——化石燃料的燃燒與利用 162
8.2.3 躬行實踐——自制神奇蠟燭 166
8.3 金樽清酒斗十千 167
8.3.1 酒精的起源 167
8.3.2 “化”盡其用——生物燃料中的乙醇汽油 169
8.3.3 躬行實踐——家庭美味醪糟制作 171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