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1-2022)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18405
- 條形碼:9787522818405 ; 978-7-5228-1840-5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1-2022) 內容簡介
《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報告》是“文化產業重大課題研究計劃”支持的研究成果;是國家財政部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由中國社科院立項并向全國各大高校和研究機構公開招標的國家級研究課題的成果之一。這項成果作為“皮書研究”的核心價值就在于通過年度時間維度的持續觀察,實現橫縱兩向的動態比較,獲得區域空間“邊界”的變化趨勢,把握文化產業區域演化發展的軌跡,實現科學性、實證性、創新性、前沿性、時效性的權威社會影響力和智庫咨政力。2016年完成的《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2015)》(ISBN 978-7-5097-9179-0)已作為“上海研究院智庫叢書”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了學界和社會的認可和關注。
《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1-2022)》在《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2019-2020)》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研究框架和體系,拓展相關研究視野,以2020年中國文化產業區域發展為對象,分析了中國文化產業區域發展總體特征和態勢,構建了基于國家統計數據的文化經濟空間數字地圖,分析了以環渤海、長三角、東北、東南、中部、西南、西北、臺灣、粵港澳等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和態勢,系統研究了“長江文化產業帶”等國家戰略背景下文化產業“帶狀”發展現狀和態勢,分析了中國影視產業、圖書出版產業的區域發展現狀和態勢,并對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進行了評估,對區域文化產業的研究和大事記進行綜述和梳理。
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1-2022) 目錄
1面向“十四五”:重塑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 李炎 胡洪斌 于良楠 柯尊清/001
一“十三五”時期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回顧/002
二“十三五”期間區域文化產業發展特色/008
三“十四五”時期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態勢/011
Ⅱ 區域篇
2環渤海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 楊傳張/018
3長三角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 胡慧源 王嬌 丁潘攀 杜純/038
4東北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 高學武 徐銘英/059
5東南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 古珍晶/078
6中部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 柯尊清 趙悅彤/098
7西南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 于良楠 王慧園/123
8西北地區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1) 王萬鵬 王敬儒/148
Ⅲ 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
9區域文化產業競爭力分析 黃天祺 胡洪斌 何繼想/169
Ⅳ 專題篇
10公共文化服務與旅游融合發展報告 耿達 吳紫伊/215
11臺灣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 潘博成/235
12京津冀協同推進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研究 郭嘉 閆爍 逄雅惠/249
Abstract/262
Contents/264
中國區域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1-2022) 作者簡介
李 炎 云南鶴慶人,法學博士、教授,云南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云南大學國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產業專家委員會委員、云南省文化產業研究會會長。主要研究領域:文化產業理論與實踐,跨文化研究,中國少數民族藝術等。主持或參與50余項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研究。近年來,在《思想戰線》《探索與爭鳴》《同濟大學學報》《中國文化產業評論》《文化產業研究》等各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 胡洪斌 云南昆明人,經濟學博士、教授,云南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云南大學國家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副主任、云南省文化產業研究會秘書長。主要研究領域:文化產業理論與實踐,服務業發展理論與實踐,產業經濟學等。主持或參與20余項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研究。近年來,在《財貿經濟》《經濟問題探索》《中國文化產業評論》《文化產業研究》《學術探索》等各級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出版著作7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煙與鏡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