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蝌蚪是誰的孩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8915406
- 條形碼:9787558915406 ; 978-7-5589-1540-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蝌蚪是誰的孩子 本書特色
這是一套科學性很強的書,它由100多位來自自然博物館、科學研究機構的生物學家共同編撰。這又是一套趣味性很強的書,它收錄近180個話題,視角獨特,十分好玩。
如果你想知道:豬八戒是黑豬還是白豬?怎么用DNA復活恐龍?劍齒虎是不是虎?鴛鴦是愛情鳥嗎?病毒感染會讓郁金香變美還是變丑?鯨是不是“話癆”?……那還等什么,快來翻開這套“寶藏”科普書,揭曉答案吧!
這是一套科學性很強的書,它由100多位來自自然博物館、科學研究機構的生物學家共同編撰。這又是一套趣味性很強的書,它收錄近180個話題,視角獨特,十分好玩。
如果你想知道:豬八戒是黑豬還是白豬?怎么用DNA復活恐龍?劍齒虎是不是虎?鴛鴦是愛情鳥嗎?病毒感染會讓郁金香變美還是變丑?鯨是不是“話癆”?……那還等什么,快來翻開這套“寶藏”科普書,揭曉答案吧!
蝌蚪是誰的孩子 內容簡介
“多樣的生命世界·悅讀自然”系列是由上海自然博物館和少年兒童出版社共同策劃推出的青少年科普叢書,列入2023年上海市重點圖書出版計劃,選文內容曾榮獲上海市科普教育創新獎。
本系列成果包括6冊圖書和與之配套的6輯有聲讀物,仿佛一座可讀、可聽、可隨身攜帶的“自然博物館”。
叢書每冊精選約30篇自然科學小品文,以專業嚴謹的態度,輕松有趣的文筆,圖文并茂的形式,向小讀者講述精彩的自然科學知識,帶大家領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蝌蚪是誰的孩子 目錄
海蟹里的“老大哥”
貝殼中的炫彩珍珠
海底“偽裝者”
“海精靈”的拍攝攻略
玩泥巴的魚,怎么畫
親遇大白鯊
史前巨怪
*小的魚
刀魚之鮮天下絕
大自然的電氣工程師
吸引在深淵
雅媒松江鱸
非洲之魚
餐桌上的入侵種——羅非魚
反客為主的大口黑鱸
“海洋別墅”的秘密
給魚兒造公寓
坐“魚梯”洄游
上海青蛙的“家譜”
蝌蚪是誰的孩子
有愛的蛙讓你不孤單
長著胡子的蟾——峨眉髭蟾
是匹諾曹,也是蛙
《白蛇傳》不只是傳說
江湖人稱“野雞脖子”
誰是你說的烏龜
世界龜鱉日快速掃描
爬在玻璃上的大眼萌
變色龍的“大招”大閘蟹,不僅僅是一道美食
海蟹里的“老大哥”
貝殼中的炫彩珍珠
海底“偽裝者”
“海精靈”的拍攝攻略
玩泥巴的魚,怎么畫
親遇大白鯊
史前巨怪
*小的魚
刀魚之鮮天下絕
大自然的電氣工程師
吸引在深淵
雅媒松江鱸
非洲之魚
餐桌上的入侵種——羅非魚
反客為主的大口黑鱸
“海洋別墅”的秘密
給魚兒造公寓
坐“魚梯”洄游
上海青蛙的“家譜”
蝌蚪是誰的孩子
有愛的蛙讓你不孤單
長著胡子的蟾——峨眉髭蟾
是匹諾曹,也是蛙
《白蛇傳》不只是傳說
江湖人稱“野雞脖子”
誰是你說的烏龜
世界龜鱉日快速掃描
爬在玻璃上的大眼萌
變色龍的“大招”
蝌蚪是誰的孩子 作者簡介
總主編:王小明,現任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高層次科普專門人才培養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任上海科技館館長,中國動物學會副理事長、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上海市動物學會副理事長等。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科普文章百余篇,出版中英文專著10余部。榮獲法蘭西共和國國家功績騎士勛章等殊榮,2005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執行主編: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生態學博士,自然科普達人,知名科普作家。撰寫《環游加拉帕戈斯》《達爾文密碼》等,翻譯《鳥類行為圖鑒》《生態學通識》等,主編《國門上的43種珍稀動物檔案》等30余部著作,發表300余篇與自然保護有關的科普文章。在中國科協“我是科學家”等平臺進行過500余場科普講座。曾榮獲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科普之星、福特汽車環保獎、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等榮譽和稱號。
分冊主編:劉哲,上海科技館自博展教中心網絡科普部部長,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博物館公眾教育活動策劃、新媒體科學傳播等工作。主持及參與編寫《一平米博物館:搭建我的恐龍展》《新媒體與博物館發展》等多部科學普及、科學傳播研究方面的書籍,翻譯出版《博物館網站與社交媒體——參與性、可持續性、信任及多元化》。在行業權威期刊上發表文章20余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項目20余項,獲得全國科普場館科普教育展評特等獎、上海市科普教育創新獎等多個獎項。總主編:王小明,現任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高層次科普專門人才培養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曾任上海科技館館長,中國動物學會副理事長、華東師范大學副校長、上海市動物學會副理事長等。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科普文章百余篇,出版中英文專著10余部。榮獲法蘭西共和國國家功績騎士勛章等殊榮,2005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執行主編: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館副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生態學博士,自然科普達人,知名科普作家。撰寫《環游加拉帕戈斯》《達爾文密碼》等,翻譯《鳥類行為圖鑒》《生態學通識》等,主編《國門上的43種珍稀動物檔案》等30余部著作,發表300余篇與自然保護有關的科普文章。在中國科協“我是科學家”等平臺進行過500余場科普講座。曾榮獲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科普之星、福特汽車環保獎、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家等榮譽和稱號。
分冊主編:劉哲,上海科技館自博展教中心網絡科普部部長,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博物館公眾教育活動策劃、新媒體科學傳播等工作。主持及參與編寫《一平米博物館:搭建我的恐龍展》《新媒體與博物館發展》等多部科學普及、科學傳播研究方面的書籍,翻譯出版《博物館網站與社交媒體——參與性、可持續性、信任及多元化》。在行業權威期刊上發表文章20余篇,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項目20余項,獲得全國科普場館科普教育展評特等獎、上海市科普教育創新獎等多個獎項。
分冊主編:余一鳴,上海科技館自博展教中心網絡科普部副部長,入選上海市2023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啟明星項目(揚帆專項),主持省部級等課題項目5項,獲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獎項11項。牽頭策劃“綠螺講堂”、“我的自然百寶箱”、“自然博物館之夜”等知名科普活動,著有《鳥兒不得了》《鸚鵡螺探索筆記·尋鳥記》等書,參與撰寫《自然趣玩屋》系列科普從書。發表昆蟲新物種3種。
分冊主編:宋婉莉,上海自然博物館館員。從事科學編輯、新媒體運營及科普活動策劃等工作,研究基于網絡媒體的科普傳播社會服務模式。先后策劃推出科普文章、動漫、游戲及音視頻科普作品千余次。基于科普創作及受眾特征研究,編著《一平米博物館:搭建我的恐龍展》科普互動書,參與編寫《走進南美動物》等科普書。參與國家級、省部級項目20余項,獲得上海市科普教育創新獎、上海市疫情防控健康科普優秀案例等多個獎項。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