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美國歷史教育的困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3232341
- 條形碼:9787543232341 ; 978-7-5432-3234-1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美國歷史教育的困境 本書特色
本書是斯坦福大學教育和歷史教授山姆•溫伯格對于美國歷史教育沉疴困境的深入思考。山姆•溫伯格認為美國歷史教育已經陷入了這樣的兩難困境:或是讓歷史教育延續枯燥無味地死記硬背,或是輕易地把歷史教育的權力交給互聯網。通過大量的實例和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經驗,作者批評了當下的美國歷史教育模式,并提供了一份他和他的同事是如何在這樣一個互聯網時代進行歷史教育的范例。
溫伯格是一位真正的創新者,他比我所知道的任何學者都更深入地思考了歷史與互聯網的相關性。今天,任何對運用歷史和濫用歷史感興趣的人都有責任閱讀這本書。
——尼爾·弗格森,《文明》《帝國》作者
本書提出了一些基本問題,包括我們應該在歷史課上達到什么目標,培養批判性思維模式意味著什么,以及如何讓歷史課變得重要。溫伯格令人信服地批評了常見的誤解,并提出了解決方案。這些問題通常始于學生不知道的一些事實,然后不可避免地導致對事實知識的狹隘關注。他展示了歷史學家知道什么,歷史學家是如何思考的,以及為什么歷史思考比歷史知識對個人和社會更為有利。
——彭慕蘭,《貿易打造的世界》《大分流》作者,美國歷史協會前主席
要了解孩子們如何運用互聯網來理解歷史的,就必須知道孩子們是如何思考的。在解釋互聯網如何影響當今學生的學習以及如何更好地實現承諾方面,沒有人比山姆·溫伯格更有洞察力。
——丹尼爾·T.威廉厄姆,《為什么學生不習慣上學》作者,弗吉尼亞大學
美國歷史教育的困境 內容簡介
我們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但這些信息并不總是正確的。當互聯網世界已經成為我們身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在日常生活、閑聊或是歷史學習時,我們想知道某段歷史、某個歷史評價,可能會采用上網搜索的方式獲取信息。歷史“似乎”已經很輕易地擺在了我們的手機屏幕前。本書作者斯坦福大學教育和歷史教授山姆·瓦恩伯格不認同這一點,他認為我們決不能這樣草率地把歷史教育交給互聯網,而是必須教育公眾,讓他們能夠篩選身邊的大量信息,把事實和假象分開,拒絕匆忙下結論,我們必須給予他們必要的批判性思維工具。作者主要以美國史、歐洲史的教學為例,闡述了上述觀點。本書適合培養學生對信息的批判性思維,尤其是在這個手機上信息爆炸的時代,什么是事實并不是隨便百度或谷歌搜到的東西,而是需要進行思考的產物。
美國歷史教育的困境 目錄
引言
**部分 當下困境
1 為歷史瘋狂
2 致悼十億美元
3 鑒識津恩
第二部分 歷史思維有別于超群記憶
4 顛覆布魯姆分類學
5 喬治•華盛頓所思何意
第三部分 數字時代歷史思考
6 逐間教室改變歷史
7 為何谷歌無以拯救我們
第四部分 結論:歷史之望
8 “美國名人”:美國名人堂嬗變
后記
注釋
參考文獻
美國歷史教育的困境 作者簡介
斯坦福大學瑪格麗特·杰克斯教育與(榮譽)歷史講座教授,她的研究集中在歷史學、認知科學和教育學的交叉領域,她撰寫的大量文章發表在《紐約時報》《時代》和《史密斯雜志》上。2002年,她的著作《歷史思維和其他非自然行為:描繪過去教學的未來》獲得了美國獨立學院與大學協會頒發的弗雷德里克·W.內斯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