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全球失衡調整的可持續性:一般規律與中國案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820873
- 條形碼:9787522820873 ; 978-7-5228-2087-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球失衡調整的可持續性:一般規律與中國案例 內容簡介
進入21世紀以來,在全球范圍內以美國、歐洲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出現了持續的經常賬戶逆差,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德國、日本和部分石油輸出國則出現了持續的經常賬戶順差,此輪全球失衡一度愈演愈烈,并被認為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本輪危機后,全球失衡呈現“經常賬戶失衡顯著縮減、債務存量繼續擴大”的非對稱性演進特征。在當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國際貨幣體系深度變革的時代,此輪全球失衡的改善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全球經常賬戶失衡是否會卷土重來?中國在此輪失衡調整中扮演何種角色?本書將深入討論此輪全球失衡收縮背后的共性規律,詳細研判此輪全球失衡調整的走向,并有效發掘全球失衡調整背后的中國故事。
全球失衡調整的可持續性:一般規律與中國案例 目錄
**章緒論/001
**節研究背景及意義/001
第二節研究現狀及創新點/004
上篇全球失衡調整的可持續性:一般規律
第二章全球失衡調整的特征事實、驅動因素與有效路徑/023
**節全球失衡調整的特征事實/023
第二節全球經常賬戶失衡調整的驅動因素/035
第三節全球失衡調整的有效路徑/042
第四節結論/047
第三章全球失衡調整的可持續性——基于EBA經常賬戶法的視角/049
**節EBA經常賬戶法簡介/051
第二節實證模型構建、變量的選擇及實證思路/054
第三節實證結果分析/061
第四節穩健性檢驗/075
第五節結論/081
第四章全球失衡調整的可持續性——基于存量與流量框架的分析 /084
**節存量與流量調整分析框架/084
第二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各經濟體存量調整的原因及可持續性/085
第三節存量調整細分項解釋危機后典型國家失衡的演進/089
第四節結論/091
下篇全球失衡調整的可持續性:中國案例
第五章中國經常賬戶演進的原因、趨勢與應對/095
**節中國經常賬戶調整的主要特征/096
第二節中國經常賬戶調整的原因/099
第三節中國經常賬戶走向的前景展望/110
第四節結論/116
第六章新冠疫情發生后中國國際收支的變化、影響與展望 /117
**節新冠疫情發生后中國國際收支的結構性變化/118
第二節新冠疫情后中國國際收支變動的成因/123
第三節中國國際收支變動的潛在影響/130
第四節新冠疫情后中國國際收支走向的展望/132
第五節結論與政策含義/135
第七章非金融企業杠桿率、公司儲蓄與中國經常賬戶調整 /137
**節文獻回顧:失衡與企業杠桿率/140
第二節理論機制與研究假設/145
第三節實證研究:企業杠桿率驅動儲蓄率變動的微觀證據/150
第四節穩健性檢驗/164
第五節結論與政策啟示/177
第八章結論與政策建議 /180
**節結論/180
第二節政策建議/183
參考文獻/190
全球失衡調整的可持續性:一般規律與中國案例 作者簡介
劉瑤,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研究員,美國波士頓大學全球發展政策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研究領域為國際收支、金融開放與財稅政策。近五年來,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在《經濟學》(季刊)、《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財政研究》、China & World Economy等中英文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在《財經》、China Daily等媒體上發表多篇財經評論,擔任多家CSSCI期刊匿名審稿人。
- >
山海經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