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建漢首功:蕭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97079
- 條形碼:9787568097079 ; 978-7-5680-9707-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漢首功:蕭何 本書特色
1. 歷代大一統的王朝中,漢朝是歷史愛好者不可不了解和不可錯過的一個朝代,特別是建漢的名將名相,其歷史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只是,建漢功臣中,普通讀者文必推張良,武必推韓信,但漢初三杰,蕭何的曝光率不如前二者高,這大概跟蕭何主要負責行政后勤工作有關。但對蕭何,讀者肯定需要了解更多。因此,有一定的潛在讀者群。2. 沖鋒陷陣的不是首功,搞后勤糧草的卻是首功,歷代功臣,大概除了蕭何外,沒有第二個。到底是蕭何確實功勞**,還是劉邦有意為之?蕭何做的工作不顯山露水,功勞卻**,而且漢朝功臣善終的卻寥寥無幾,但蕭何不但善終,后代還一再被追封,作為現代讀者,一定要學習蕭何身上的可取之處。
建漢首功:蕭何 內容簡介
蕭何早年任秦沛縣獄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一個永不停歇的實干家蕭何早年入仕秦朝,擔任沛縣主吏掾,秦的苛政加劇了社會矛盾,看似平靜的強秦統治,實則是暗流涌動。隨著大澤鄉起義,各地反秦義軍紛紛揭竿而起。此時蕭何輔佐劉邦在沛縣發動起義,之后隨劉邦加入項家軍、攻武關、過峣關、抵灞上,取咸陽。入咸陽后,蕭何主張對民眾約法三章,將士對百姓毫無秋犯,從而贏得了當地民眾的信任。他“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對今后治國安邦提供的借鑒的藍本。在漢中,蕭何采用取民心、惠民策,致賢人的政策,致使人丁興旺,經濟蓬勃發展,為劉邦奪取彭城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保障。楚漢之爭時,留守關中,穩固后方,為前線輸送兵源、糧餉,戰勝西楚霸王項羽、建立大漢帝國立下了不世之功,名列功臣**,封為相國。根據秦朝六法,蕭何制定《當律九章》,采用黃老之術,主張無為而治,休養生息。劉邦駕崩后,他輔佐漢惠帝、抑制外戚干政,惠帝二年(前 193 年)七月,56歲的蕭何病薨,謚號文終。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后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為漢朝的建立和穩定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秩序。后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后,他輔佐惠帝,并通過曹參延續了自己的治國方針。本書基于史料,以全新的視角對蕭何波瀾壯闊的一生進行了論述,介紹了楚漢爭霸時期的歷史事件,使讀者在品味蕭何的經歷的過程中,對中國古代歷史及當時的社會、人文、經濟、軍事等內容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建漢首功:蕭何 目錄
**節 低調有為的富家子弟
第二節 沛縣主吏掾
第三節 小吏的憂世之情
第四節 拒做咸陽高官
第二章 點炭之人
**節 一個泗水亭長的理想
第二節 劉季的好人緣
第三節 “虛事做實”的呂雉
第四節 “劉氏冠”的號召力
第三章 順勢而為
**節 劉季的惻隱之心
第二節 天下大勢
第三節 奔走芒碭山
第四節 密謀奪取沛縣
第四章 揭竿而起
**節 沛縣聚眾舉事
第二節 加入項家軍
第三節 攻克豐邑城
第五章 韜光養晦
**節 楚懷王之約
第二節 劉邦團隊的軟實力
第三節 擋住“王關中”的誘惑
第四節 緩稱霸的好處
第六章 謀劃天下
**節 心懷建國大業
第二節 收秦律令圖書
第三節 深得民心的約法三章
第四節 頒布求賢令
第七章 薦舉英才
**節 慧眼識韓信
第二節 韓信失意出逃
第三節 蕭何月下追韓信
第四節 韓信的計策
第八章 留守后方
**節 開發與治理
第二節 構建漢中水利網
第三節 招募少數民族兵員
第四節 足額供應軍需
第九章 經略關中
**節 管理關中根據地
第二節 及時補足漢軍缺額
第三節 善用閑置的皇家苑囿
第四節 設法轉運漕糧
第五節 無意引發的“鑄幣風波”
第六節 消弭漢王疑心
第十章 論功**
**節 助建漢王朝
第二節 妥協下的分封制
第三節 劉邦的“絕妙好棋”
第四節 開國**功臣的爭議
第十一章 長安圖治
**節 建兩宮,顯智慧
第二節 修建武庫,設太倉
第三節 藏典籍,興文化
第十二章 韓信悲歌
**節 劉邦的心頭之患
第二節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第三節 血濺長樂宮
第十三章 信任危機
**節 自污以求全
第二節 下獄后的反思
第三節 從異姓王到劉姓王
第四節 白馬之盟
第十四章 全身而退
**節 制定《漢律九章》
第二節 新皇帝的黏合劑
第三節 無為勝過有為
第十五章 蕭規曹隨
**節 舉賢不避仇
第二節 善始者得善終
建漢首功:蕭何 相關資料
大澤鄉起義后,各地反秦義軍紛紛揭竿而起,蕭何輔佐劉邦在沛縣發動起義,誅殺縣令,成全了沛公。
攻武關,過峣關,抵灞上,取咸陽。入咸陽后,蕭何主張與百姓約法三章,將士們對百姓毫無秋犯,贏得了當地民眾的信任。他還“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為日后治國安邦提供了借鑒的藍本。
勸劉邦隱忍入蜀,休兵養士,廣招人才,頒布利民法令,使農業生產迅速得到恢復,建立了穩固的后方,為劉邦奪取彭城提供了豐富的物質保障。
舉薦韓信為大將軍,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率漢軍渡陳倉,戰滎陽,破魏平趙,收燕伐齊,取得了節節勝利,又在垓下設十面埋伏,擊敗項羽,為劉邦平定了天下。
坐鎮關中,征發兵卒,運送糧草,補足漢軍缺額,多次助劉邦轉危為安。
侍奉太子,制定法令規章,建立宗廟秩序,成就了高祖。
能力是一把雙刃劍,既能成為升遷的籌碼,也能成為“震主”的利刃。為了功高不壓主,不讓劉邦猜忌,蕭何將家族中能打仗的兄弟子孫,都送到劉邦軍營中去當兵,作為人質;他還傾家中之財捐為軍需,破財保平安,甚至不惜自毀名譽,終得善終。
建漢首功:蕭何 作者簡介
暢銷書作家。哲理文史寫法首創者。在《北京文學》《啄木鳥》《讀者》等報刊發表作品400余萬字。已出版長篇歷史小說《鳳舞未央呂雉傳》(4部)等13部。部分作品入選試卷。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姑媽的寶刀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