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直諫佑蒼生:魏徵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8096843
- 條形碼:9787568096843 ; 978-7-5680-9684-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直諫佑蒼生:魏徵 本書特色
世傳儒業(yè),交游天下
魏徵自小受到父輩影響,以天下為己任,曾以道士的身份交游天下,史稱“多所通涉”“ 落拓有大志”
漂泊無定,五次易主
魏徵雖有才能,但始終未得展示,先后效力于元寶藏、李密、李淵、竇建德,以及太子李建成,甚至曾向李建成建議盡早除掉李世民。
君臣際遇,相輔相成
玄武門事變后,魏徵為李世民所用。他告訴皇帝,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數(shù)次直言針砭時弊,勸諫皇帝偃武興文,以百姓為重,使皇帝對他也敬畏三分,君臣聯(lián)袂開啟貞觀盛世。
《十漸不克終疏》
貞觀之初,太宗勵精圖治,兢兢業(yè)業(yè)。至貞觀中期,有所懈怠,驕縱享樂念頭逐漸滋生。魏徵上千古名篇《十漸不克終疏》,給太宗敲響警鐘。
位極人臣,身后風云
魏徵官至宰相,繪像凌煙閣。他故后,太宗曾感慨:“朕亡一鏡矣!”后因魏徵舉薦侯君集等人謀反,太宗毀掉公主與魏徵長子的婚約及毀掉了當初親自給魏徵提寫的碑文。直到太宗兵敗高麗,不禁感慨:“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后重新修復(fù),再刻碑文。
直諫佑蒼生:魏徵 內(nèi)容簡介
唐太宗的朝堂之上可謂群星閃爍,人才濟濟:杜如晦、房玄齡、秦叔寶……他們是李世民打下江山、登上皇位的班底。和他們相比,魏徵可謂出身低微,迫于生計,做過道士。隋末天下大亂,義軍風起云涌,魏徵為了現(xiàn)實自己的政治抱負,先后效力于元寶藏、李密、李淵、竇建德,太子李建成,在輔佐太子李建成時,曾建議其盡早除掉李世民!靶溟T政變”后,李世民看中魏徵敢于講真話,還是一位治世能臣,便重用了他。 魏徵剛直不阿,屢犯龍鱗,數(shù)百次直言勸諫皇帝,致使太宗以“天下為公”,以“百姓心為心”,任賢使能,偃武修文。君臣二人齊心協(xié)力,開啟了“貞觀之治”,助太宗締造了大唐盛世。魏徵也獲得了“千秋金鑒”的贊譽,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直諫佑蒼生:魏徵 目錄
第二節(jié) 生逢亂世,貧困少年
第三節(jié) 道士游學(xué),心系天下 第二章 亂世落魄,大志難酬 **節(jié) 中原烽煙,群雄并起
第二節(jié) 投身瓦崗,籍籍無名
第三節(jié) 初次降唐,勸降李勣
第四節(jié) 黎陽被俘,二次降唐 第三章 太子之爭,玄武事變
**節(jié) 入幕東宮
第二節(jié) 儲位之爭
第三節(jié) 喋血宮門
第四節(jié) 化險為夷 第四章 初入朝堂,主圣臣良
**節(jié) 安輯河北,開啟新篇
第二節(jié) 忠良之辯
第三節(jié) 君臣傾心 第五章 直諫佑蒼生(上)
**節(jié) 力阻分封
第二節(jié) 偃武興文
第三節(jié) 倡導(dǎo)諫諍
第四節(jié) 選賢能,黜奸佞 第六章 直諫佑蒼生(下)
**節(jié) 阻納鄭女,規(guī)范后宮
第二節(jié) 封禪泰山
第三節(jié) 帝王親情
第四節(jié) 十漸不克終疏 第七章 民本思想
**節(jié) 輕徭薄賦,休養(yǎng)生息?
第二節(jié) 明德慎罰
第三節(jié) 抑制貪腐
第四節(jié) 嚴防驕奢 第八章 大唐風華,貞觀長歌
**節(jié) 編纂《隋書》
第二節(jié) 安撫四夷
第三節(jié) 千古君臣,國泰民安 第九章 鞠躬盡瘁,至死不渝
**節(jié) 儲位之爭
第二節(jié) 太子太師
第三節(jié) *后歲月
第四節(jié) 溘然長逝
第五節(jié) 身后風云
直諫佑蒼生:魏徵 作者簡介
李晨:南開大學(xué)歷史系碩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軍事史研究和教學(xué)工作,同時從事歷史人物傳記和重大歷史題材作品創(chuàng)作,擅長以共情的方式賦予歷史人物以生命力,讓一個個歷史人物從枯燥的文字中走出來,變得鮮活飽滿、栩栩如生。已出版《中國古代北方國防研究》《彭德懷傳》《南線決戰(zhàn):淮海戰(zhàn)役》《新時代中國青年的榜樣》等多部作品。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