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魔都上海的魔力與魔性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59722
- 條形碼:9787532659722 ; 978-7-5326-5972-2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魔都上海的魔力與魔性 本書特色
1.在上海開埠180年的今天,該書是讀者深入了解上海由江南小漁村一躍成為全球國際化大都市的背景、原因的通俗讀本。2.讓讀者深入了解上海故事、上海精神、上海品格、上海文化的學術通俗讀物,領略魔都上海的魔力與魔性。3.為上海建設“五個中心”,打響“四大品牌”,打造國際化大都市提供歷史依據和文化支撐。
魔都上海的魔力與魔性 內容簡介
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風以錯綜迷離的世相稱上海為“魔都”,“魔都”由此逐漸成為上海的代名詞,家喻戶曉。近代上海作為“魔都”,具有高度開放、無所不容,一市三治、各行其是,戰時中立、長期和平,形成中外利益共同體等特性,并由此形成上海超強的集聚功能,助推上海超強的創新能力,造就上海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精神。當代上海城市精神,是近代上海城市精神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上海史專家熊月之以學術為支撐,圍繞魔都上海的種種特殊之處,深入分析了上述特殊之處的種種表現、形成原因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為推進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五個中心”建設,打響上海服務、上海制造、上海購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打造全球性國際化大都市提供歷史依據和文化支撐。本書視野宏闊,史論融合,分析細致,見解獨到,資料翔實,圖文并茂,在諸多上海史研究專著中獨具一格。
魔都上海的魔力與魔性 目錄
一、自然稟賦與人文傳統 14
1.襟江帶海,親近海洋 15
2.長于海運,重視商業 18
3.徐光啟的開明思想 26
4.華夷平等思想 34
二、被動開放與奇特格局 38
1.五口通商,上海獨盛 40
2.一市三治,結構奇異 56
3.戰時中立,利益與共 63
4.順應開放,利用開放 74
5.經濟發達,文化繁榮 90
三、重視法治,信守契約 108
1.法治傳統與居民自治 109
2.四類司法機構 115
3.會審公廨與協商司法 116
4.契約意識,誠信至上 120
四、不甘落伍,自尊自強 126
1.見賢思齊,勇立潮頭 127
2.錯位發展,智慧競爭 139
3.愛國思潮,洪波涌起 148
4.紅色文化,光明搖籃 151
五、兼容并包,各得其所 156
1.外僑眾多,各行其是 157
2.五方雜處,分中有合 183
3.眾教并立,各美其美 190
4.獨辟蹊徑,別開生面 194
5.扶危濟貧,守望相助 197
六、從蓄勢待發到主動開放 212
1.閉關時代的開放努力 213
2.主動開放漸臻勝境 218
3.世博會綻放開放之花 227
4.從華交會到進博會 232
七、創新激發不竭動力 236
1.集中優勢組合創新 237
2.發展思路演進歷程 256
3.制度創新兩大手筆 268
4.開發浦東創造奇跡 274
5.知識創新繁花似錦 294
八、天下意識,云水襟懷 300
1.支援全國,傾情奉獻 301
2.結構轉型,統籌兼顧 306
3.幫助轉崗,眾擎易舉 310
4.支援內地抗災抗疫 313
九、海派風格獨樹一幟 316
1.趨新崇優 317
2.行為敏捷 319
3.周密精細 320
4.追求雅致 326
結語 333
后記 342
魔都上海的魔力與魔性 作者簡介
熊月之,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文史研究館館員、上海史專家,著有《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西風東漸與近代社會》《光明的搖籃》《上海人解析》《馮桂芬評傳》等,主編《上海通史》等。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