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隔籬煙火:湯溪文化漫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2681430
- 條形碼:9787542681430 ; 978-7-5426-8143-0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隔籬煙火:湯溪文化漫筆 本書特色
有了這一本《隔籬煙火——湯溪文化漫筆》,毫無疑問,這是紙上還鄉,這些作者頻頻回頭張望那些消逝或終將消逝的事物。 《隔籬煙火(湯溪文化漫筆)(精)》用熱情但不失客觀的眼光,來關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關注這片土地上的一人一物、一草一木。
隔籬煙火:湯溪文化漫筆 內容簡介
本書是湯溪地方文化系列的一種,以湯溪為地緣,組稿而成的一部文化隨筆,從散文到文獻考據,從回憶到展望,這些文章的內容,包含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也包括了生活的不同的側面。民俗風物、風土人情,在這些飽含感情的文字里都有所表達。
隔籬煙火:湯溪文化漫筆 目錄
序
**輯:朝花夕拾
飛沙|踢著石子回家
云塢山房|上葉村的老戲
云塢山房|又是一年春來到——老家舊時的年味
李開金|故鄉的龍燈
伊有喜|湯溪話
伊有喜|1975年的大水
張乎|洞叭塢的春天
張乎|故鄉的茶園
嚴暢|孫家龍燈
羅帆|去趕交流哦
羅帆|埠頭情懷
羅帆|時光,如江水淌過青陽洲
鄭土有|湯中讀書生活瑣憶
范丹霞|往事如煙:湯齒子弟學校札記
徐巧紅|關于湯中
徐巧紅|當時我們都年少
高阿大|二十年前“鴨嶺頭”
錢浩屹|湯溪往事
第二輯:美食雜談
三川|一襲素衣湯溪椒
云塢山房|湯溪老家的“冬水酒”
伊有喜|冬夜與冬日
伊有喜|毛芋
伊有喜|爛生菜滾豆腐
張乎|鼠耳草
張乎|灰汁糕
張乎|秋來辣醬香
張乎|四月初八,烏飯疊塔
范丹霞|清明粿
范丹霞|芋荷煮青豆
高阿大|湯溪女婿眼中的湯溪美食
第三輯:風物雜憶
伊有喜|郁達夫筆下的湯溪
伊有喜|燈夜
張乎|岱上蓮臺
張乎|青草烏云,高儒停久
張乎|陶家站
楊荻|白沙記
楊荻|千山暮雪
楊荻|詩人、溫泉、九峰山
楊荻|青草村
楊荻|墳巖
范丹霞|下洲,我永遠的鄉愁
范丹霞|又是一年三月三
范丹霞|四月十六趕交流
姜兆龍|定水石
徐巧紅|湯溪,湯溪
徐巧紅|湯溪,我的家鄉
曹志耘|九峰巖
曹志耘|巖下
曹志耘|云中珊瑚
曹志耘|珊瑚的月亮
曹志耘|水竹蓬
曹志耘|從蘇坑到蘇村
戴建東|故鄉的樟樹
第四輯:文史鉤沉
豐建林|徐安貞生平六問
伊有喜|古湯塘鉤沉
伊有喜|古城下伊探源
伊有喜|黃堂豐之冬畈
伊有喜|蓮塘舊聞錄
伊有喜|寺垅的前世今生
伊有喜|陶祠&陶寺
徐崢晨|我和下伊的故事
高阿大|余紹宋的九峰山情結
高阿大|青陽胡——明清湯溪縣屬**望族
高阿大|尚睦門風,由生到死
高阿大|青陽胡明清古墓群
高阿大|青陽胡“隆慶爭祠”始末
傅惠鈞|湯溪話中的“東司”
傅根清|湯溪縣成立緣由暨首令宋約生平行實考
傅根清|胡超籍貫生平著述考證
籬笆打開它的喇叭花(代后記)
展開全部
隔籬煙火:湯溪文化漫筆 作者簡介
主編:伊有喜,浙江金華人,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曾出版個人詩集《最近我肯定好好活著》(陜西太白文藝出版社,2007年)。 副主編:高旭彬,中學高級教師,人民美術出版社高中美術教科書編委,金華地方文化資深研究者,曾在《金華日報》開設專欄,發表文章近百篇。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