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皇城舊影:老北京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907491
- 條形碼:9787551907491 ; 978-7-5519-0749-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皇城舊影:老北京 本書特色
《老城趣聞》系列叢書精心收集、歸類了名家筆下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輔以舊時的老照片,在閱讀散文中充分感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蘊。本書從文化名城的歷史、地理、飲食、風俗等多個角度,進行了全方位的精彩解讀。不僅讓讀者品味老城故事,欣賞名家美文,更是給讀者展示了歷史名城文化豐富的一面,是一套了解中華文化名城歷史淵源和人文風情的經典圖書。 《皇城舊影(老北京)》為該叢書之一。皇城舊影、名寺古剎、節慶風俗、京腔京韻……再現老北京的風貌和百姓生活。
皇城舊影:老北京 內容簡介
本書是“老城趣聞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書中集合諸多名家關于老北京的經典文章,主要描寫了老北京的風土人情和作者的人生感悟。全書行文流暢,可讀性很高,其中不乏老舍、許地山、張恨水等大家的諸多文章,既具有較強的文學性,又具有較好的通俗性,展現了中國二三十年代城市的風貌,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開放和包容,是了解中華傳統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的重要著作。
皇城舊影:老北京 目錄
●北 平 齊如山 001
前 言 001
北平的沿革和形勢 003
前清上朝的情形 006
前清皇帝的生活 014
北平街道與管理 020
北平城內的名勝 030
北平城外的名勝 045
北平的建筑 056
北平的商業 063
北平的工藝 072
北平為中國文化中心 083
北平懷舊 齊如山 092
炎夏苦憶舊京華 092
一年將盡夜 萬里未歸人 101
欣逢春節話故都 106
餃 子 114
元宵花市燈如晝 119
北平小掌故 齊如山 123
燈前談往 123
北平的飯館子 齊如山 155
五月的北平 張恨水 164
北平的春天 張恨水 168
一 168
二 169
北平情調 張恨水 171
天安門的黃葉 張恨水 173
北平的馬路 張恨水 175
天 壇 張恨水 177
上 177
下 178
逛故宮雜感 張恨水 181
天 橋 張恨水 183
游中山公園 張恨水 185
上 185
下 186
陶然亭 張恨水 188
榮寶齋的木版水印畫 張恨水 192
風飄果市香 張恨水 194
聽鴉嘆夕陽 張恨水 196
風檐嘗烤肉 張恨水 198
黃花夢舊廬 張恨水 200
影樹月成圖 張恨水 202
年味兒憶燕都 張恨水 204
冰雪北海 張恨水 206
市聲拾趣 張恨水 208
想北平 老 舍 210
北京的春節 老 舍 214
我熱愛新北京 老 舍 219
北 京 老 舍 223
上景山 許地山 227
先農壇 許地山 232
憶盧溝橋 許地山 235
京城漫記 楊 朔 239
香山紅葉 楊 朔 244
永定河紀行 楊 朔 247
十月的北京城 楊 朔 255
北京的茶食 周作人 260
北大的支路 周作人 262
北平的春天 周作人 265
炒栗子 周作人 269
雨的感想 周作人 273
潭柘寺 戒壇寺 朱自清 277
初到清華記 朱自清 281
北平淪陷那一天 朱自清 284
北平通信 廢 名 287
故都的秋 郁達夫 292
北平的四季 郁達夫 295
談北京的幾個文物建筑 林徽因 301
天安門前廣場和千步廊的制度 302
團城——古代臺的實例 307
北海瓊華島白塔的前身 308
我們的首都 林徽因 311
中山堂 311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313
故宮三大殿 314
北海公園 316
天 壇 318
頤和園 319
天寧寺塔 323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剛寶座塔” 324
鼓樓、鐘樓和什剎海 326
雍和宮 329
故 宮 330
北京菜 金受申 333
日常菜 334
小 吃 336
年節及犒勞菜 337
銀魚紫蟹 金受申 338
雞鳴館 蝦米居 金受申 340
雞鳴館 340
蝦米居 341
北平的“味兒” 紀果庵 343
北平的豆汁兒之類 紀果庵 348
春餅慶新春 陳鴻年 354
黃花兒魚 陳鴻年 356
北京飲饌 黃 濬 358
北京之河鮮兒 冰 盦 361
中秋節近的北平的“吃” 楊蔭杭 369
燕都小食品雜詠三十首 張次溪 372
羊頭肉 372
羊腱子 373
硬面餑餑 373
糖咂面 373
棉花糖 374
豬頭肉 374
牛奶酪 375
羊肚湯 375
驢打滾 375
甑兒糕 376
粳米粥 376
煮豌豆 377
湯爆肚 377
酸梅湯 377
烤羊肉 378
煎灌腸 378
涼 粉 379
檳榔膏 379
扒 糕 379
愛窩窩 380
杏仁茶 380
炒 肝 381
豌豆黃 381
抓梨膏 382
果子干 382
豆汁粥 382
冰糖子 383
蒸蕓豆 383
豆渣糕 384
蘇造肉 384
由乳酪談到杏酪 傅蕓子 385
因喝豆汁再談御膳房 崇 璋 389
北京之飲食店 穆儒丐 393
前 言 001
北平的沿革和形勢 003
前清上朝的情形 006
前清皇帝的生活 014
北平街道與管理 020
北平城內的名勝 030
北平城外的名勝 045
北平的建筑 056
北平的商業 063
北平的工藝 072
北平為中國文化中心 083
北平懷舊 齊如山 092
炎夏苦憶舊京華 092
一年將盡夜 萬里未歸人 101
欣逢春節話故都 106
餃 子 114
元宵花市燈如晝 119
北平小掌故 齊如山 123
燈前談往 123
北平的飯館子 齊如山 155
五月的北平 張恨水 164
北平的春天 張恨水 168
一 168
二 169
北平情調 張恨水 171
天安門的黃葉 張恨水 173
北平的馬路 張恨水 175
天 壇 張恨水 177
上 177
下 178
逛故宮雜感 張恨水 181
天 橋 張恨水 183
游中山公園 張恨水 185
上 185
下 186
陶然亭 張恨水 188
榮寶齋的木版水印畫 張恨水 192
風飄果市香 張恨水 194
聽鴉嘆夕陽 張恨水 196
風檐嘗烤肉 張恨水 198
黃花夢舊廬 張恨水 200
影樹月成圖 張恨水 202
年味兒憶燕都 張恨水 204
冰雪北海 張恨水 206
市聲拾趣 張恨水 208
想北平 老 舍 210
北京的春節 老 舍 214
我熱愛新北京 老 舍 219
北 京 老 舍 223
上景山 許地山 227
先農壇 許地山 232
憶盧溝橋 許地山 235
京城漫記 楊 朔 239
香山紅葉 楊 朔 244
永定河紀行 楊 朔 247
十月的北京城 楊 朔 255
北京的茶食 周作人 260
北大的支路 周作人 262
北平的春天 周作人 265
炒栗子 周作人 269
雨的感想 周作人 273
潭柘寺 戒壇寺 朱自清 277
初到清華記 朱自清 281
北平淪陷那一天 朱自清 284
北平通信 廢 名 287
故都的秋 郁達夫 292
北平的四季 郁達夫 295
談北京的幾個文物建筑 林徽因 301
天安門前廣場和千步廊的制度 302
團城——古代臺的實例 307
北海瓊華島白塔的前身 308
我們的首都 林徽因 311
中山堂 311
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313
故宮三大殿 314
北海公園 316
天 壇 318
頤和園 319
天寧寺塔 323
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剛寶座塔” 324
鼓樓、鐘樓和什剎海 326
雍和宮 329
故 宮 330
北京菜 金受申 333
日常菜 334
小 吃 336
年節及犒勞菜 337
銀魚紫蟹 金受申 338
雞鳴館 蝦米居 金受申 340
雞鳴館 340
蝦米居 341
北平的“味兒” 紀果庵 343
北平的豆汁兒之類 紀果庵 348
春餅慶新春 陳鴻年 354
黃花兒魚 陳鴻年 356
北京飲饌 黃 濬 358
北京之河鮮兒 冰 盦 361
中秋節近的北平的“吃” 楊蔭杭 369
燕都小食品雜詠三十首 張次溪 372
羊頭肉 372
羊腱子 373
硬面餑餑 373
糖咂面 373
棉花糖 374
豬頭肉 374
牛奶酪 375
羊肚湯 375
驢打滾 375
甑兒糕 376
粳米粥 376
煮豌豆 377
湯爆肚 377
酸梅湯 377
烤羊肉 378
煎灌腸 378
涼 粉 379
檳榔膏 379
扒 糕 379
愛窩窩 380
杏仁茶 380
炒 肝 381
豌豆黃 381
抓梨膏 382
果子干 382
豆汁粥 382
冰糖子 383
蒸蕓豆 383
豆渣糕 384
蘇造肉 384
由乳酪談到杏酪 傅蕓子 385
因喝豆汁再談御膳房 崇 璋 389
北京之飲食店 穆儒丐 393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