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漢語介詞語義的演變模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21856
- 條形碼:9787100221856 ; 978-7-100-22185-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語介詞語義的演變模式 內容簡介
本書的主要創(chuàng)獲是提出“首發(fā)”和“后隨”兩種不同類型的演變模式,認為首發(fā)模式中的主要特征對后隨模式起著制導作用,影響力貫串同類演變的始終。從歷時角度看,“首發(fā)者”和“后隨者”之間不是“拷貝”關系,每個成員都走過具有自身特征的語法化歷程。在對演變的語義因素的探究方面,本書分析了語義關系變化、時間關系變化和句子推理意義變化等因素。對產(chǎn)生介詞的結構、介詞的演變路徑以及介詞繼續(xù)語法化的方向和類型作了全面而詳細的分類和描述。
漢語介詞語義的演變模式 目錄
漢語介詞語義的演變模式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馬貝加,生于1950年,祖籍浙江省平陽縣。1978年考取東北師范大學研究生,1981年畢業(yè)。1999年晉升教授。在《中國語文》《東亞語言學報》《語文研究》《語言研究》《方言》《漢語學報》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四十多篇。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三項,專著有《近代漢語介詞》《漢語動詞語法化》《漢語介詞語義的演變模式》等。 譯者簡介: 董靜,1975年出生,浙江瑞安人。溫州科技職業(yè)學院副教授。主持浙江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浙江省“十三五”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浙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溫州市社科聯(lián)文化工程課題等項目。獲溫州市E類人才、溫州市“551”第三層次人才、溫州市優(yōu)秀班主任等榮譽。在《職教論壇》《芒種》等雜志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主編《應用文寫作》等教材三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