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意愿與現實:中國高等院校統一招生英語考試的反撥作用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13269119
- 條形碼:9787313269119 ; 978-7-313-26911-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意愿與現實:中國高等院校統一招生英語考試的反撥作用研究 內容簡介
徐良,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測試),徐匯中學英語教師,徐匯區中小幼研修中心組成員。曾發表學術論文《上海新高考英語對于課堂教學的反撥作用》《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英語口語提高的動機因素研究》《高考英語題庫命題背景下的校本測評-基于完形填空的案例分析》等,出版著作《高中英語詞匯輕松突破》《上外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全解和測評(必修1-3冊)》等。本書為國內**本反撥作用的專著,堪稱語言測試領域的經典作品,本書研究了大規模調查對于全國高考英語在中學教學的預期反撥效應,結論給大規模考試如高考為何無法達到命題人和政策制定者的預期的意圖帶來了啟示。本書適合于碩博士等研究應用語言學領域的讀者群體。
意愿與現實:中國高等院校統一招生英語考試的反撥作用研究 目錄
**章 引言
1.1 研究問題
1.2 研究背景
1.2.1 中國教育體系
1.2.2 重點學校
1.2.3 課程大綱與教材
1.2.4 考試的作用
1.2.5 全國高考英語考試作為選拔工具
1.2.6 全國高考英語考試作為變革推動者
1.3 研究意義
1.4 測試效果有關的術語定義
1.5 組織結構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測試的賦權:反撥效應的起源
2.2 高風險測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2.2.1 測試作為行動的促進動力
2.2.2 測試作為教學模型
2.2.3 對高風險測試的批評
2.3 反撥效應/影響的概念化
2.3.1 關于反撥效應/影響作為效度的一個方面的爭論
2.3.2 以使用為導向的測試和反撥效應
2.3.3 反撥效應的范圈、模式和機制
2.4 測試影響或反撥效應的實證研究
2.4.1 通識教育
2.4.2 語言教育
2.5 對反撥/影響研究范式和方法的批判
2.5.1 研究范式
2.5.2 研究方法
2.6 總結
第三章 方法
3.1 概念背景
3.2 研究設計
3.3 參與者
3.3.1 考試命題人
3.3.2 英語教研員
3.3.3 教師
3.3.4 學生
3.3.5 研究人員
3.4 研究工具
3.4.1 訪談
3.4.2 觀察
3.4.3 問卷
3.5 檢查清單
3.6 總結
第四章 總體意圖的反撥效應和實際的學校實踐——分析和發現
4.1 測試命題人的總體意圖和為實現意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4.1.1 總體意圖
4.1.2 為實現意圖所采取的措施
4.2 高三英語課程的重點
4.2.1 高三英語課程的時間結構
4.2.2 高三英語課程的概念結構:注重語言知識和全國高考英語考試
4.2.3 高三英語課程的概況課堂觀察結果
4.3 高三英語課程的縮影
4.3.1 課堂觀察的目的和所觀察的課程
4.3.2 體現在教學內容、方法和材料上的語言知識和高考英語技能的強化訓練
4.3.3 所觀察課程中對意義、形式和應試策略的顯性注意
4.4 拓展高三英語課程調查結果的普遍性——基于問卷調查結果
4.4.1 教學材料
4.4.2 師生關于課內及課后活動和練習的回答比較
4.4.3 教學內容領域的重點
4.5 考試命題人的總體意圖與學校實踐的比較
4.6 總結
第五章 全國高考英語考試書面表達任務的預期反撥效應——分析和發現Ⅱ
5.1 全國高考英語考試書面表達任務的特點
5.1.1 書面表達任務的交際特征
5.1.2 鼓勵過程性寫作
5.2 寫作行為和信念——基于訪談結果
5.2.1 寫作練習
5.2.2 寫作觀
5.3 被師生忽視的寫作語境——基于問卷調查結果
5.4 寫作課的關注點在哪里?——基于課堂觀察結果
5.4.1 課堂寫作活動
5.4.2 對寫作的不同方面的明確關注
5.5 總結
第六章 阻礙預期反撥效應的因素——分析和發現Ⅲ
6.1 選拔功能阻礙指導功能
6.1.1 考試題型限制
6.1.2 常模參照測試的必要性
6.1.3 詞匯限制
6.2 選拔功能引發評估功能
6.3 全國高考英語考試的三大功能與高三英語教與學的關系
6.3.1 全國高考英語考試的選拔功能強化了提高分數的目標
6.3.2 全國高考英語考試的評估功能強化了提高分數的目標
6.3.3 全國高考英語考試的指導功能被削弱
6.4 應試教學和預期反撥效應
6.4.1 測試構念的實施
6.4.2 針對考試內容的應試教學
6.4.3 針對考試題型的應試教學
6.4.4 自動化的考試表現
6.5 總結
第七章 討論與結論
7.1 本研究的局限性
7.2 討論
7.2.1 全國高考英語考試的預期效果
7.2.2 非預期的長時間的備考活動
7.2.3 微調模型下的測試與教學
7.2.4 阻礙預期反撥效應的高風險
7.2.5 重新定義測試的風險
7.2.6 測試風險與反撥強度之間線性關系的假設
7.2.7 測試預期反撥效應的三個條件
7.2.8 測試風險與預期反撥效應之間關系的倒U曲線
7.2.9 雅思、托福在三個條件下的反撥分析
7.3 結論
7.4 意義
7.4.1 理論意義
7.4.2 實際意義
7.5 本研究的貢獻
7.6 進一步研究
附錄A 訪談指南
附錄B 高三英語課觀察方案
附錄C 寫作課觀察方案
附錄D 教師調查問卷的英文版本
附錄E 學生調查問卷的英文版本
附錄F 教師調查問卷的中文版本
附錄G 學生調查問卷的中文版本
附錄H 全國高考英語考試試題設置一般原則的應用檢查清單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意愿與現實:中國高等院校統一招生英語考試的反撥作用研究 作者簡介
徐良,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測試),徐匯中學英語教師,徐匯區中小幼研修中心組成員。曾發表學術論文《上海新高考英語對于課堂教學的反撥作用》《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英語口語提高的動機因素研究》《高考英語題庫命題背景下的校本測評-基于完形填空的案例分析》 等,出版著作《高中英語詞匯輕松突破》《上外版高中英語新教材全解和測評(必修1-3冊)》等。
書友推薦
- >
朝聞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