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創意法則圖卡:創意工具實用包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33709
- 條形碼:9787302633709 ; 978-7-302-63370-9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創意法則圖卡:創意工具實用包 本書特色
一本拿來即用的創意口袋攻略; 運用本書技巧,讓你的創意更吸睛
創意法則圖卡:創意工具實用包 內容簡介
如何輕而易舉就想到好點子?如何讓創意有效發揮實質作用,真正解決問題?如何通 過創意提升美感、提升社交能力?如何讓想創意點子的過程變得更加有序化、專業化?什 么創意才是好的創意?每個創意都可能會遇到什么“坑”? 作為一本易學易用的創意實操工具書,《創意法則圖卡:創意工具實用包》圍繞創意策劃的通用性、文案、視覺以及 鍛煉創意的工具四大板塊,提供了30 余種實操法則,并匹配了大量生動有趣的案例、工 具清單、避坑指南,可謂圖文并茂,能讓你熟練掌握創意生成的“套路”。 《創意法則圖卡:創意工具實用包》適用于所有與創意相關的工作者,包括新媒體運營、產品運營、活動策劃、企業 文化行政人員、影視策劃/ 制作、編劇、脫口秀演員、文案策劃等。
創意法則圖卡:創意工具實用包 目錄
**章 開啟你的創意人生
一、創意能力的重要性
二、對創意的常見誤解
1.唯天賦論——創意不可后天習得
2.創意是坐等靈感空降
3.創意就是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
4.創意只跟創意工作者有關,跟普通人關系不大
第二章 十大通用創意法則
一、時空錯亂也是一種美——創意法則1:穿越法
1.主體穿越:你可以成為任何人,甚至不是人
2.空間穿越;世界那么大,可隨時隨地去看看
3.時間穿越;懷念從前,暢想未來
二、沒有無,就無所謂有——創意法則2:參照物對比法
1.找到“符合傳播目的”+“過人之處”的點
2.以“常規”事物作參照物,進行對比突出
三、面對問題,要么痛苦,要么幽默——創意法則3:痛點法
1.抓痛點,還是抓癢癢
2.極端痛點:在痛點上“撒鹽”
3.戲劇化痛點:把痛點戲謔幽默化
四、逆光而行,也會被光引領——創意法則4:逆向思維法
1.角色換位逆向法——換個角色就能解決問題
2.反義逆向法——偏偏反著來,輕松找到解決新思路
3.缺點逆向法——“問題”也能變“寶藏”
五、一個視角就是一個劇本——創意法則5:視角切換法
1.平面視角——UBC品牌關系圈視角模型
2.“上帝”視角——巨大無比且無所不知
3.微型空間視角——日常難以體會的感覺
六、大,更大,無限大——創意法則6:特征夸張法
1.正向特征夸張;讓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2.反向特征夸張;讓大的變得非常小,讓小的變得非常大
七、身體比文字更誠實——創意法則7:符號橋梁法
1.如何分辨具體信息和抽象信息
……
第三章 文案創意法則
第四章 視覺創意法則
第五章 鍛煉創意力的五個工具
第六章 創意的六大隱藏秘鑰
后記
創意法則圖卡:創意工具實用包 節選
一 創意能力的重要性 創意給人生命與樂趣。 ——李奧貝納 你有沒有留意到,我們生活在一個“騙局”里,這個“騙局”的主題叫作“重復”,背后的操盤手是時間。日復一日,我們吃喝拉撒,工作睡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斷地重復,這個重復的游戲將一直持續到生命的結束。很多人會被這個“騙局”所欺騙,認為人生的真相就是這樣,在重復中變成了會喘氣的機器人,失去了生命本有的勃勃生機和創造力。這樣的人生是痛苦的,而且實在太可惜了! 其實人生是一個不斷與重復抗爭的過程,我們完全有辦法對抗這種重復帶來的吞噬感。辦法是什么?辦法就是超越事件本身去創造意義。人是活在意義世界里的動物,這才是生命的真相。 著名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說過一句話:“人是懸掛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我舉幾個例子你就知道了,比如,在馬路上,你看到紅燈就知道要停步,看到綠燈就知道可以通行,這里的“停步”“通行”就是被你我借用“紅燈”“綠燈”共同編織出的意義;有人在情人節那天給你送了一束玫瑰花,你一定知道對方是在向你示愛,這是你借用“情人節的玫瑰花”編織出的意義;你打電話約朋友喝茶,朋友婉拒了你,此時如果你編織出“朋友可能確實有事,可以改天再約”的意義,你會繼續和她的友誼,但如果你編織出“她在遠離我”的意義,那么你以后就不想再搭理她了;再比如,你在工作中遇到非常具有挑戰性的項目,如果你編織出“這個項目太難了,我肯定不行”的意義,你就會想辦法找領導推掉這個項目,可是如果你編織出“這個項目雖然有難度,但這是鍛煉我能力的好機會,我愿意試一試”的意義,那么你就會激活自己的興奮點,迎難而上。當代哲學家周國平說:“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存在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慶幸為人,因為有意義,所以我們的生活有機會變得廣闊豐盈。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們生而為人,能編織意義,但編織的所有意義不都是對自己的生命體驗有利的,很多時候我們會喪失自己主動創造意義的意識,活在其他人乃至社會規則所編織的意義中,隨波逐流,與世浮沉,所以過得并不快樂。 人生的境界分三種: **種境界是“死亡人生”。這種人在人群中大概占25%,他們是生活在“騙局”中的一群人,關閉了跟外界交流的心門,五感麻木,討生活,混日子,過著每天重復的日常生活,缺乏 生機。他們的人生格言是:“人啊,反正都是要死的,活一天算一天,沒啥意思。” 第二種境界是“苦樂人生”。我們身邊的大多數人屬于此類,在人群中大概占 70%,他們日日奔忙,努力生活;注重編織外在世界的意義,在意他人怎么看自己,其認知和行動容易受外界影響;有很多期待與向往,但受限于種種條件,往往思而不得;安全感較低,總是擔心失去和改變,做出的努力也往往來自對未來的恐懼而不是內心的熱愛;熱熱鬧鬧中充滿悲喜與無奈,正如歌詞里所唱的“仔細看著歲月的眼睛,它記錄了你豐富的表情”。 第三種境界是“創意人生”。這種人在人群中大概占 5%,他們對自己了解更多,強調內在成長,注重意識的發展和對自我生命意義的探尋;擁有提升自己多元視角和思維彈性的自覺性,對外部資源有極強的發掘能力和重構能力,把應對挑戰視作突破自我生命邊界的創造過程,常常散發著一種由內而外的生命力與影響力。他們成事有心法,通過有意識地編織與管理自己的意義之網激發內在創造性,不僅能取得外在世界的成 功,而且內在擁有極高的幸福感,我們可以在很多成功人士身上看到這種特質,在他們眼里,生活沒有“重復”二字,一切都是創造新體驗的過程。他們通過創造力對抗重復乏味的人生,正如被稱為“創新思維之父”的愛德華·波諾所說,“沒有創造力,就沒有進步,我們就會永遠重復同樣的模式”。你現在過的是第幾種人生?你希望自己過上第幾種人生?我相信第三種境界的人生,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很有吸引力 的。我們如何才能過上這樣的創意人生?答案就是“刻意練習”,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對發生在身邊的每一件事,都嘗試多換幾個視角去看待。拿我自己來說吧,本科時我讀的是廣告學,當時知道自己資質平平,不屬于有創意天賦的那種,所以就笨鳥勤飛,為了提升自己的創意能力,不斷拆解國內外獲獎的廣告大片,提煉廣告中的表達結構,哪怕走在路上也留意關注各種眼花繚亂的廣告,感受自己**眼是被什么抓住的,思考這個廣告想傳遞什么,作者借用了什么手法,如果換作是我,我還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來表達這個主題,我要求自己至少想出3 種不同的方式來。經過一段時間的刻意訓練,我明顯發現自己的創意能力和文案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這個習慣我一直保持到現在。當遇到一些問題時,我常常很容易切換不同的視角去看待,會發現自己凡事都能很輕松地看到積極的一面,遇到問題也能比較快速地整合各種資源,找到好幾種不同的解決 辦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意識到創意能力的重要性,并假以時日刻苦練習,很快會發現:自己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再非黑即白、非對即錯,而會更加多元。如果看問題的視角能超越二元對立,那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為人一旦擁有了多元視角,就擁有了更多可能性和選擇權,也就有機會創造更多的喜悅和奇跡,活出生命的精彩。所以,朋友,讓我們一起創造和享受自己的“創意人生”吧!而這本書,正是載你走向創意人生的一葉扁舟,相信你在啟程后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創意法則圖卡:創意工具實用包 作者簡介
張燕玲,四川大學傳播學碩士,15年管理經驗,國際教練聯盟(ICF)專業級教練(PCC)、職業生涯發展顧問、廣東省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著有《圖解數據智能》《人人都離不開的算法——圖解算法應用》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